作者/李武忠(醫農研究人員)
2016大選期間各總統候選人均強調要拓展農產品國際市場,然而若仍然依循傳統的行銷思維與做法,恐又淪為選舉口號,無助於農民生計改善。台灣農產品外銷確實是整個產銷供應鏈中最弱的一環,為拓展國外市場,我國政府一向採取參加國際展售會或由首長帶頭出國辦理促銷活動,缺乏完整的行銷規劃致效果有限(免費試吃的人潮≠錢潮),目前國內農產品外銷金額只占總產值的11.4﹪。隨著全球消費形態與偏好的轉變,如何透過科技、網路、配送等新技術來拓展農產品的國際行銷,帶動國內農業結構調整與生產技術升級,是因應貿易自由化,提高農民收益的重要對策。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88論壇粉絲團」看更多!
而積極拓展農產品外銷也是日本政府因應TPP的重要對策之一。為因應國內人口逐年下降趨勢,農地大量閒置,農產品與食品加工品的市場不斷萎縮以及加入TPP、FTA等區域經貿組織對農業帶來的衝擊,日本政府積極推動農產品外銷並將目標設定在2020年之前將農林水産品和食品的出口額從2012年(約4500億日圓)提升到1兆日圓。為達到此一目標,日本政府擬定一系列的方案積極來推動,根據統計2014年日本農林水産品和食品出口額已經達到6117億日圓,對達成目標日本官方充滿信心。日本拓展農產外銷的種種做法包括:官員態度、政府民間企業與農民合作、計畫整合、因地制宜等卻確實值得未來執政團隊參採。
首先日本政府成功將日本和食納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並有計畫培養擬赴海外開設餐飲店的日本人才,根據日方統計2013年海外的日本料理店數量大約為5萬5000家,約為2006年的2.3倍,藉由這些據點協助於國外推廣日本的飲食文化,帶動國外消費者對日本食物及食材的認識與消費熱潮,讓日本高級和牛肉外銷量快速成長,預估到2020年出口數量可以達到4000噸、金額達到250億日圓。。
其次透過政府結合民間企業和日本農會組織建構日本國産品牌農産品出口的新機制,從産地將最新鮮最高品質的農產品向亞洲各國富裕階層家中直接配送,最短僅需5天時間。在運輸方法上也開始利用生鮮食品專用貨櫃來拓展出口業務,與先前在箱子中裝上冰塊和乾冰運輸生鮮食品的小批量運輸相比,成本更低且能更好的保持鮮度。藉由高端物流科技結合新消費形態衍生出高消費價值鏈,在亞洲地區大受消費者喜好,讓日本生鮮農產品出口量與金額大增。台灣農產品競爭優勢在生鮮、高品質政府卻沒有這樣的思維與作法令人搖頭。
再者將食品(包括在地具特色農產品)納入酷日本(Cool Japan)計畫,向國外推廣日本文創產業,例如透過漫畫與電視卡通「在美味大挑戰」美味しんぼ讓國內外漫畫迷感受到日本人對於食材料理的執著與堅持,而不是如台灣各單位各自為政,才能發揮1+1>2的功能。
還有日本政府為鬆綁農產品長期為全國農業協同組合中央會(簡稱:JA全中)所壟斷的模式,一來積極發展集落營農組織也開放商社可以透過契作模式,對市場進行農產品銷售,擴大農產品行銷管道。而台灣卻還是依賴以農會為主體的產銷模式。
最後日本政府鑑於目前農漁産品、食品的出口對象主要集中在香港和泰國等亞洲國家(超過七成),出口到歐美只佔兩成左右。為擴大對歐美農產品出口特別制定新的農産品安全認證制度,大幅強化現行制度(JGAP)的審查體制,希望藉由取得在歐美具高知名度的「全球食品安全倡議(GFSI)」認證,有利歐美市場於出口。此種針對各目標市場量身訂作的行銷模式是未來行銷的新趨勢。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台灣農業改革一向建樹不見林,且政治幹預力強大,能否如日本政府般對農業產銷體系進行結構性改革,建立高MIT農產品品牌,並透過自由貿易談判讓台灣農產品走向國際,是解決台灣加入TPP障礙與當前農業困境的重要關鍵,希望蔡主席的日本行也能有相同的體悟!
●作者李武忠,新北市,博,經濟系教授,醫農研究人員。本文為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88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投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