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家興/「背多分」造就不出台灣的吳寶春

▲「多元入學」釋放了填鴨教育的年輕生命。(圖/東吳大學提供)

文/葉家興(香港中文大學教授)

2013年上映的一部生活喜劇片「Admission」(招生),主角是長春藤名校普林斯頓大學的招生部門主Portia。某天她接到來自一所實驗高中的電話,該校負責人John希望她能前來拜訪,原來那裡有個學生Jeremiah天資聰穎但過去成績記錄不好,不過卻很希望能進入普林斯頓大學。電影的主線之一就是:一名天賦異稟但不符傳統好學生條件的青年,是否能夠進入普林斯頓大學?

如果電影的時空背景改為2002年之前的台灣,那麼故事就會退化為日本電影「Flying Colors」(墊底辣妹)一樣的情節-你很厲害?想進名校?那就進補習班認真讀書,讓考試決定命運啊!你奮發向上,從谷底翻身,那就是絕佳的勵志故事啊!(但電影沒交代的是,多少埋沒在補習班的年輕生命,還是沒考上名校。)

所幸,2002年開始台灣針對大學入學制度改革,「多元入學」方案實施至今,已有十年以上的歷史。多元入學,釋放了囚禁在升學主義下填鴨教育的年輕生命,想進名校的途徑不再只有「背多分」一途了。

然而,反對多元入學者往往抬出「公平」的大旗。他們心中的公平就是每個人透過同樣的考試分出高下,哪管公開考試背後是否隱藏著各種看不見的不公平。例如,有錢的小孩可以狂補習、找家教提升入學考試的成績等等。

他們還認為透過「繁星入學、個人申請」等甄選面試制度充滿不公平,因為面試的報名、準備、交通等費用都所費不貲,高社經地位家庭有錢準備漂亮的申請資料,報名多所學校,同時也增加人為關說空間。

►►►接收最新評論觀點,歡迎加入88論壇粉絲專頁!

 

▲靠考試成績,不再是進入大學的唯一窄門。(圖/達志示意圖)

我們每個人都住在自己生命經驗的囚籠裡。可能有人在面試場合,看到有人身上一身名牌,手上精美資料,就直覺以為這種制度有利他們。其實,面試的用意就是挖掘潛能,弱勢的孩子也許沒錢打扮自己,沒錢精心準備材料,但很多面試老師心中都有一把「積極平權」(affirmative action)的尺,對於資源優勢的學生,會問以更適合其背景與訓練的題目,來考驗其真實本領。孔子因材施教,面試老師更是「因材提問」。

窮孩子沒錢補習,能力無法反映在大考成績之中。但如果他對某一領域有熱情,有成績反映不出來的特殊技能,面試老師自然能感受到這些潛質。面試也許無法百分百客觀,但對於找出大考遺珠之憾,還是發揮了相當作用。畢竟,老師們的信念是「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付出寶貴時間為大學甄選人才,為的是爭取優秀學生。有愈多優秀學生入讀,大學的聲譽及良好校風也就愈容易延續。

如果真的超脫於你我個人經驗之外,讓客觀數據說話。實施十多年來的多元入學制度,到底告訴了我們什麼?

最近,在《多「錢」入學?從政大學生組成看多元入學》研究中,政大財政研究所連賢明等教授利用1994-2012年政大學生入學資料,發現多元入學管道的擴張,對中低社經地位家庭學生的入學具有正面影響。多元入學是否造成政大學生愈來愈傾向高社經地位家庭或明星高中?並沒有!

2016年1月號的《遠見》雜誌引述了這項研究,並採訪新竹清華大學以及高雄中山大學,也發現「多元入學≠多錢入學」的證據。換言之,所謂公平性問題的憂慮並不存在。更重要的是,幾個學校的經驗發現,透過甄試制度入學的學生,成績表現最佳,退學比率最低,不分文理科皆是如此。

也許反對多元入學者仍有樣本取樣、選擇偏誤等統計方法上的疑慮。不過,這也正說明相關追蹤研究仍有深化持續的必要。

畢竟,在全球化的年代,老師和學生的國際能動性都提高了。墨守統一考試招生的傳統模式,有可能只是自掘墳墓。大學要維持活力與競爭力,多元入學、甄試招生制度不但不應簡化或廢除,反而還要更加強研究,提高甄選人才的技術,讓適才適所、選才施教的理想實現!

至於資賦優異、充滿怪點子的Jeremiah是否不靠「背多分」能夠進入普林斯頓大學?大家不妨看看這部輕鬆有趣的「招生」。(台灣翻譯片名有點曖昧:為「愛情招生處」)

★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作者葉家興,在香港吐露港灣生活與任教的台灣客家人,出生在《冬冬的假期》電影裡的小鎮苗栗銅鑼,台大電機系學士、經濟所碩士、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精算、風險管理與保險博士。1996年離台前在金門太武山麓服役兩年。譯有《經濟學與社會的對話》、《世代風暴》、《助人為獲利之本》、《當經濟指標統治我們》等。著有《理財與保險--迷思與反思》、《陸生元年》、《未來事件交易簿》。以上為個人言論,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