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小將雖於冠軍賽敗給了美國隊獲得銀牌,但他們能從中學習體驗,才是最大的收穫。(圖/記者黃克翔攝)
由世界棒壘球聯盟(World Baseball Softball Confederation,簡稱WBSC)舉辦的第四屆U12世界盃棒球賽(U12 Baseball World Cup),日前在台南球場落幕。雖然複賽曾大勝美國隊,但在決賽時中華隊仍以2:7敗北,讓美國隊連續3屆抱走冠軍盃。除了說明美國基層棒球運動實力堅強,相信所有參賽國家的小選手們,也從比賽中獲益良多。
中華隊和日本隊在決賽和季軍戰中雙雙失利,也都流下不捨的眼淚,但當中華隊小球員們繞場一圈達謝球迷時,各國參賽小球員紛紛用雙臂搭起人橋給予鼓勵的畫面,是歷屆比賽至今最感動的一幕。輸贏只是一時,小球員們能以球會友、互相學習棒球知識和禮儀,才是最大的收穫。
今年3月,美國於棒球賽事最高殿堂──世界棒球經典(WBC)中奪冠,已證明其棒球界的霸權地位。但有些球迷可能會認為:美國三級棒球,無論是過去的威廉波特世界少棒賽、蓋瑞城世界青少棒賽或是羅德岱堡世界青棒賽時期,不是常被中華隊打好玩的嗎?事實上,這些由世界少棒聯盟(Little League Baseball,簡稱LLB)所舉辦的比賽,美國大都以分區名義組成5支球隊(美東、西、南、北、中)參賽,再邀亞太、歐洲和拉丁美洲等區域的球隊與賽。而當時經亞太區賽事,和日、韓強國廝殺一番拿到代表權的中華隊,實力本就高出一截,加上那時的青少棒和青棒都是組全國聯隊,要贏自然容易許多。
然目前全世界最高水準的棒壘球比賽,都是由WBSC主辦或合辦,像是世界棒球經典賽與大聯盟合辦、奧運棒壘球比賽則和國際奧會合辦,就連U12、U15、U18到U23世界盃棒球賽,以及世界棒球12強賽等國際賽事皆是如此。因此,美國現已改派全國菁英組隊出賽。如本屆的U12美國隊,就是由全國訓練營或選拔賽先選出36人,集訓後再從中選出18人參賽。若以美國廣大的棒球人口來看(特別是有許多中南美洲後裔),其選手的實力怎會不強?
▲本屆經典賽中華隊的表現雖讓球迷失望,但也看出棒球選手從小的訓練與養成影響深遠。(圖/記者黃克翔攝)
除了棒球實力,美國的棒球文化和教育也有許多值得學習之處。像是美國隊在複賽中雖曾遭中華隊以5支全壘打「海灌」16分,終場16比2提前被「扣倒」,但美國隊的總教練要球員馬上忘記比賽,明天重新開始。如此積極的心理建設,以及看淡輸贏的比賽態度,才能讓這些小選手們在重要比賽中發揮實力。所以個人認為,如果決賽是中華隊贏球,美國的小朋友們應該不會掉眼淚,因為,這只是一場比賽!
值得一提的,就是日本隊本次在季軍戰時輸球,總教練說出:「當你踏進球場,一切都要靠自己!」如此嚴厲的語氣,可見東西方對棒球運動的認知真有天壤之別。
事實上中華隊和日本隊都是對贏球欲望極為強烈的隊伍,所以日本隊常以投手車輪戰方式應戰,一有狀況就換投手,但是這樣的調度,容易讓選手們少了危機處理的磨練。而中華隊教練團則愛下達戰術,比分大大超前還要選手觸擊、遭逢危機時也不信任球員的解決能力,雖然想多擠出那麼一丁點的得分機率,可卻忘了比賽過程才是球員應該享受、學習的精華!
另一個需要思考的,就是從少棒到成棒的球員養成,身體素質、棒球技術與觀念,以及面對比賽的解讀能力與心態都得到位,如此棒球實力才會進步。按照目前亞洲的棒球趨勢來看,日本仍依循一套細膩扎實的訓練方法,不僅造就亞洲第一的投手素質,打者也因為與許多好的投手交鋒,打擊實力不會太差;而韓國則已走向美式球風,球員的體型壯碩且具速度和爆發力,這也是為何韓國打者在大聯盟人數眾多的原因。
台灣目前的好球員都希望往美、日發展,只要有天分、肯努力加上機運,不論投、打在兩國職棒界都可能出頭天。但若留在台灣,想看到成績進步似乎不容易,有時不過是曇花一現。尤其每個旅外球員若干年後身材都愈顯壯碩,投手球速也都變快,美、日或韓國等棒球強權的訓練方式到底有何高明之處?
縱然我們的U12少棒乃至U23的成棒,都還能與世界列強一搏,但為何一到了職業級的經典賽卻總是差了一截?究竟是國內訓練出了問題,還是球員安逸偷懶,或是飲食不對?我看,恐怕連比賽前的點心都該想想,吃肉羹麵配雞排到底適不適合了。
好文推薦
●閻大富,政戰學校新聞系畢,曾任職國防部軍事新聞通訊社、漢聲電台,6年中華職棒轉播經驗,退役後任中廣記者,現為文字工作者。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88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