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競/半島風雲起 莫要嚇自己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東北亞因金正恩與川普不斷隔空「嗆聲」,使得情勢有一觸即戰的可能性。(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朝鮮半島再次風起雲湧,金正恩與川普相互點名叫陣,引起各方關注。但在戰雲密布之際,吾人究竟要如何看出此中虛實,才能讓生活不致失序,利益不會損失?其實,要秉持「多看基本盤,少聽消息面」原則,如此方能避免任人操弄。

國際局勢兩國爭鋒必然是有其標的,許多表面上冠冕堂皇的理由,其實都不是真正目的。國家對外爭戰用兵,有時係為化解內部壓力,因此從爭議標的物及整體過程布局來觀察,就能發現這場武裝衝突看似一觸即發,然不過只是虛張聲勢,最後仍會如今年年初危機情勢般回歸平靜。

所以,當平壤提出要針對關島周邊海域發射導彈時,華盛頓立即還以狠話。仔細想想,若真要用兵解決軍事威脅,為何金正恩要捨近求遠?若僅是表態威嚇,彈著點選在夏威夷海域,不是媒體曝光度更高?跳過日韓來個「小蝦米挑戰大鯨魚」,金正恩係在意於鞏固內部領導,而川普隨之起舞,亦何嘗不是在執政失利之際,企圖營造政治聲望的好方法?所以儘管開戰聲勢甚囂塵上,但最中肯的建議就是:聽聽就好。

值得一提的,就是平壤與華盛頓雙方雖在政治上打假球,但卻對國際金融與資本市場產生真衝擊。不過,這些都只是暫時性現象,最後還是要回歸基本盤。然臺灣相關產業活動會不會有感於朝鮮半島經常性的動盪,而決定調整其全球產銷架構?這點則具深入研究與思考空間。

誠如多位國際金融分析師業已指出,近年朝鮮半島多次的情勢動盪,對於國際資本市場僅產生暫時性的衝擊,因為南韓與日本身為國際重要經濟體,若受戰火波及,對於國際重要商品的產銷活動自然產生影響。一旦局勢明朗,各界就能理解平壤的許多高調叫陣,只是針對美韓雙方年度定期演訓的空洞恫嚇。尤其金正恩知道自己並無本錢執行實際軍事挑釁,因此許多市場的不安與觀望臆測,很快就會無疾而終。

試想,2017年初,朝鮮半島情勢緊張之際,南韓政治風潮完全未受影響,群眾抗議推翻朴瑾惠的進程持續進行,全無大敵當前必須鞏固領導中心的論調出現。此外,首爾市民生活如常,金融與市場秩序穩定,因此就算國際媒體高聲示警,南韓幾乎無人加以聞問或與之唱和。從此等蛛絲馬跡可以看出確實是「別人喝水外人喊燒」。國際媒體消息亂發,雖導致旁觀者迷,但當事者卻老神在在,此次看來亦將舊事重演。

▲南韓三星醫療醫療研發部(圖/視覺中國CFP)

▲一旦東北亞情勢急轉直下,台灣或許能藉由支援南韓戰時的生技醫療需求,穩固國內的產業與經濟發展。(圖/視覺中國CFP/示意圖)

儘管各種跡象顯示,朝鮮半島情勢目前雖不致於失控,但金正恩畢竟是個性格不穩定的領導者,相對上川普亦無大國領袖風範,未來情勢實在讓人無法釋懷。所以未雨綢繆先作規畫,就政府與企業來說倒是件需著眼準備的功課,免得未來假戲真作,原先無意開戰卻弄假成真時,亦能有個錦囊妙計用來應付變局。

我國與南韓、日本的產業關係相當密切,對於同質性製造具競爭關係者,不妨考量如何運用朝鮮半島動盪情勢在國際社會爭取接單,將韓商取而代之,以便消化我企業餘裕產能。對於依賴南韓供應上游零組件再行加工生產者,就必須先考量如何找到替代供應商,以便在朝鮮半島情勢轉劣,韓商輸出秩序失調時,能維持產銷的穩定運作。

若是由我出口供應南韓之商品,就必須注意到若朝鮮半島發生武裝衝突時,能否找到替代市場好消化我原先輸出的商品,以保持製造能量,不致於受戰火波及而被迫閒置。當然,除商品製造業外,許多服務業往來與委託營運關係,以及金融合作網路,亦須先行列表分析,以便在發生變故時,能掌握資訊因應變局。

最後就是要注意到,就是「槍聲一響,黃金萬兩」,假若朝鮮半島情勢不穩,美國與北韓真有交鋒時,就會產生諸多與戰爭活動相關的商機與消費活動;特別是醫療材料與商品,以及與軍事相關的戰略物資,甚至還會有以租賃及召募方式進行之勞務活動,這些都是政府與業界可以提前思考之課題。

看他國開戰,卻成為我們的獲利商機,大發別人的國難財雖富貴險中求,但若事先缺乏規畫與準備,其風險將會更大。看看別人檢討自己,當兩岸關係轉向低迷之際,不知是否亦有他國正在把我們當作商業算計之標的物?若是執迷不悟,願將白花花的銀子拱手送人,豈能怪得了別人?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雲論作者張競(圖/張競提供)●張競,中華民國榮民,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績優畢業生,英國赫爾大學政治學博士,曾任海軍中權軍艦艦長,現於大學任教國際關係課程,經常針砭時政評論國際現勢。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88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