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偉良專欄

胡偉良

台大土木系畢業,具工、商、法的跨領域學術背景(博士學位),為品嘉建設、尚禹營造創辦人。反對高房價和暴利,講真話、談內幕、不鬼扯。矢志以公正、不偏私的態度和民衆分享正確、專業的房地產和財經知識。

小資族理財》奮鬥是為了創造被動收入 成就幸福人生

不是說不要奮鬥,而是要合理的規劃奮鬥、人生、健康等各個方面的關係;也不是不能買房,而是要合理規劃現金流和負債的平衡。最終,專注於個人成長、財富增長、可支配財富增加、身體健康,最終實現財富自由,用被動收入為家人和自己瀟灑揮霍財富人生,這才是奮鬥的真正意義。

2023-03-30

小資族理財》胡偉良/為什麼窮人越窮 富人越富?

窮人和富人在信心、認知、人脈、時間管理、激情、娛樂這六個思維上有所差距,難怪窮人越窮、富人越富!

2023-03-16

小資族理財》胡偉良/認清「現金為王」 普通人只要存適當備用金

常聽人家說「現金為王」,但是如果我們是單純的把現金拿在手裡不進行任投資,那麼現金是要貶值的,這個時候,「現金為王只會是個坑,而且是個大坑」!為什麼呢?因為現金的購買力正在不斷地縮小,變得越來越不值錢,這可是看得見的,也是逃不掉的風險。

2023-03-04

胡偉良/打垮了房市 面對可能的大地震該怎麼辦?

為了防止2020年之後的房價逐漸走高,政府從2021年開始啓動打炒房措施,只是打著打著,到了中期,竟然演變成嚴苛凶惡的全面打房,在情況愈演愈烈下,打的建商哀鴻遍野、苦不堪言,打房情勢若持續下去,估計全台真的將有半數以上的建商將被迫退場,並留下不少的爛尾樓。

2023-02-15

小資族理財》胡偉良/我是中產階級 要如何脫貧?

長期來講,台灣的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已成必然。但是從短期來看,我們還是會經歷種種危機。特別是中產階級,因為自己身處的特殊環境,在接下來幾年很容易讓自己過去的努力功虧一簣,重返原點。

2023-02-10

住宅正義》胡偉良/打房過激 將帶來嚴重經濟傷害

「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在此刻推出的主要目的應該是在遏止未來房地產的炒作行為,讓民眾可以在正常市場機制下,滿足居住的需求。檢視當前法案中佈下的天羅地網,已讓未來炒房幾乎無機可乘,其實施確當能為往後的房地產發展和「居住主義」奠定良好的基礎。

2023-01-16

胡偉良/平均地權條例修法 過猶不及 重創經濟

「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主要目的在抑制預售屋的人為炒作,配合房地合一2.0的重稅處罰後,預期可以將絕大多數(80%以上)的短期炒作趕出市場,對重建健康合理的市場秩序有甚大助益,也是從「根本上」來杜絕炒房,其未來的成效當可期待。

2022-12-29

胡偉良/危老都更為什麼慢 官僚制度審查失焦

在全球各國力拚行政效能的當下,沒有人會相信我們一些地方政府建管單位的效能是這麼的差。本來就列為政府重大施政項目的危老、都更改建,進到一些地方政府這個衙門,竟然成了「王大娘的裹腳布,又臭又長」,其效能之差令人匪夷所思,身為業者的我們深受其害,啞口難言。

2022-12-20

小資族理財》胡偉良/在對的時間入市 輕易戰勝通膨

富人本身就有一定的資產,所以如果要買房、創業,自己就可以拿出錢來搞定。但窮人不同,窮人沒有錢,想做點事,千難萬難。不少年輕人30幾歲就買了房子,貸款加上日常開銷,薪資剩餘不多,一旦遇到什麼問題,只能向親戚朋友借錢。這就是當今不少年輕人生活的狀態,所以手中握有一些現金是必要的。

2022-12-14

小資族理財》胡偉良/這兩年可能是投資抄底好時機

資本寒冬時代,現金為王的呼聲不絕於耳,但是很多人都誤解了這句話的涵義,以為現金為王就是把錢留在手上,不做使用。在現實的商業世界上,我們可以觀察到眾多的科技巨頭囤積了巨量現金,大量的現金足以讓他們在晚上安眠,並且安穩度過任何危機,甚至支援他們在危機中從事大規模的併購。

2022-12-02

小資族理財》胡偉良/負債即財富 富人和你想的不一樣

很多富人都具備經濟意識,早早地就把自己的錢,轉化成了房子、黃金、基金,這些可以增值或保值的資產,通膨來臨時,這些東西的價值會隨著通膨一起上漲,這就等於讓他們的錢在通膨中裝上了護甲和大炮,所以並不會有太大的損失,而且如果收益跑贏了通膨,反而還會增值。

2022-11-15

胡偉良/行庫祭五大禁令防爛尾樓 建商足夠資金是關鍵

這五大管制令,一些好的建商早已形成內規並行之有年,而且做得更徹底而有效,日後金融機構若能稍加補強並普遍推動,應該能減少爛尾樓風險,也有助於強化購房消費者的信心。

2022-11-09

掌握買房3觀念 政府打炒房也是進場好時機

疫情衍生通膨,而房地產恰是抗通膨的最佳工具,引發民衆的買房熱潮,降息也激發買氣,加上地價、營造原物料上漲、人工短缺等,更加劇房價的上漲情勢。

2022-11-02

胡偉良/實價登錄不是先行指標 引發恐慌大可不必

最近屢屢看到據台南市不動產估價師公會彙整單月份的實價登錄資料,歸納20至70坪住宅的成交量與「中間價」房價,並據此做出一些所謂的「趨勢解讀或預測」。然而,這種「籠統、一刀切」的解讀,不僅有誤,還會產生嚴重的誤導。

2022-10-06

胡偉良/房地產隨便買就會賺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民眾們想要思考的已經不再是如何吃飽、如何穿暖,而是如何利用自己手頭的閒置資金為自己創造更大的財富價值,帶來更多的收益。我必須說像過去那樣「房地產隨便買就會賺」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只有著眼中長期,選對符合趨勢變化的投資標的,才是未來房地產的投資之道。

2022-09-23

花東強震》胡偉良/台北老屋多 若發生規模6以上地震後果嚴重

據筆者估計,如果台北發生規模六以上的地震,應該有五成以上的公寓將嚴重受損。至於依九二一地震之後新規範設計、施工(二〇〇三年後完工)的建築物則是比較安全的。這也可以從二〇一六年二月六日的南台地震、二〇一八年的花蓮地震,都沒有看到依新法規設計施工的房子有重大災損得到明證。

2022-09-19

胡偉良/預售屋跌價的可能性真的不高

近期有關房市走向的臆測不絕於耳,有的是引用了局部的經濟數據去做臆測,有的是根據當前的一些市場現象就做推斷,更有甚者,根本就是憑個人感覺,語不驚人死不休,當茶餘飯後的閒談資料也就罷了,民眾萬萬不要拿來當自己買房的決策依據,否則可能因此做錯判斷。

2022-09-16

胡偉良/「隨買即賺」時代已過 首購族入手正是時候!

2022年起,在全力對抗通貨膨脹下,各國央行開始緊縮貨幣、調漲利率,從而導致經濟走弱,加上我國政府持續嚴打炒房,使得房市交易急轉而下,由2021年的「賣方市場快速轉變成買方市場」,市場買氣瞬間轉為觀望,下一步房市、房價到底會怎麼走?

2022-09-08

胡偉良/全球金融環境趨緊 房價短期內難再飆漲

2020年下半年起在全球貨幣大放水下,引發各國通貨膨脹和資產的大幅上漲,2022年在通膨一發不可收拾的情勢下,各國央央行紛紛採取升息縮表的對抗措施,台灣的房市交易量開始出現銳減現象,作為手頭還有一定量閒錢的潛在買房族,現在還有房地產市場的投資機會嗎?

2022-08-30

胡偉良/中南部房價暴漲! 央行豪宅限貸應向上調整

在興建成本大幅上漲的背景下,中南部都會區的房屋單價已經步向4、50,甚至60萬/坪的水準,預售屋房價做為市場房價的定海神針,政府嚴加管控固然有理,但如今總價4,000萬可能已不能再稱之為豪宅,或許豪宅限貸令也應該比照新北市的6,000萬「向上調整」,才比較合理,也比較公平。

2022-08-18

胡偉良/中共軍演下房市 增加收入把握買房時機

2022年下半年開始,全省部分地區的房價出現回落、調整,有些人認為房市反轉了,甚至市場上開始出現崩盤、降價、抄底等論調。在興建成本上漲已不可逆的情況下,「期望房價走跌或低價買房」根本不切實際。既然房屋的成本下降難解,那就只能從「增加收入」和「把握買房時機」去著手。

2022-08-12

胡偉良/選對產業再生錢 成功的投資是自己摸索出來的

雖說職業無貴賤,但是基於現實的分工不同,不同的職業其收入水準也會不同,作為普通人,對於職業類別的選擇和工作專長的培養,就非常重要。不同的產業、公司會有不同的產業生存和競爭環境,從而影響到從業人員的待遇和福利,因此「選擇一個值得投入的好產業、好公司至關緊要。」

2022-07-27

胡偉良/內卷、躺平時代 年輕人三階段實現買房夢

在各種因素的推壘下,房價愈來愈高,大多數的年輕人對買房感到絕望,也因為買不起房,因而對結婚生子產生畏懼,台灣當前的生育率已居全球之最,甚至引發了國安危機。面對這個情況,年輕人應多家投資自己、選對產業,在奠定收入基礎後,才做做投資理財。

2022-07-22

胡偉良/房價短期不會飆漲 現在是買房好時機嗎?

對於中期的房價走勢來說,可用建地(含老屋改建)的數量其實是中期房價走勢的關鍵決定性因素,土地數量越少,地價越不容易走跌,以全省六大都會來看,所剩的可建素地已經愈來愈少,面對「未來民眾的換屋需求」和「剛需族群的購屋需求」,危老改建的成效對未來房價的影響將愈來愈舉足輕重。

2022-07-20

胡偉良/全球房價都在漲 房產反映貨幣現象

今年以來在全球大通膨的環境下,各國政府都被迫反向操作,開始緊縮貨幣及調高利率,也因此使得原本寬鬆 的貨幣環境丕變,引發了經濟形勢的下行,甚至可能導致停滯性通貨膨脹,即通貨膨脹依舊,但經濟卻逐步走向衰退,步入蕭條。隨之而起的就是資產貶值,股市大跌、房地產貶值 ,民眾普遍變窮。

2022-07-12

胡偉良/房產投資思維改變 炒房者很難靠炒作賺取暴利

時代在變化,房產的投資風格也在變。以前三代同堂,於是大房子就成為最具有投資價值的房子。後來大家庭分化成多個小家庭,於是小房子就成為大家追逐的目標。現在大家發現年輕人都開始獨立居住在外,適合年輕人的房子就成為當前投資者的最新風格偏好。

2022-06-30

胡偉良/房屋預售制 不宜魯莽一刀切

近期在興建成本大漲而造成建案爛尾樓日增的情況下,呼籲全面取消預售制的聲音越來越多。但取消預售制,會推高房價、導致大量開發商倒閉,也會使得開發商的資金成本增加,這些成本也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從而導致房價進一步上漲。所以,在必要時就做必要調整,一刀切的做法只是魯莽行事,無益於大局。

2022-06-24

胡偉良/年輕人躺平 不想買房帶來的房市衝擊

這20年來,房子成了民眾唯一抵禦通膨的資產,但你可能不知道,這個通膨正是房貸帶來的!當今的房價太高了,若沒有家中長輩的支持,年輕人根本買不起,不要說是頭期款,連30年的分期銀行房貸都漸漸的付不起。日本當今的房市的兩極化現象在台灣開始顯現。

2022-06-16

胡偉良/科技下滑能源再起 我國科技股占7成須注意!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第三年,美聯儲快速收緊貨幣政策閥門,以遏制通脹,美國股市隨之陷入了巨大動盪,已進入熊市的初始階段。而俄烏之間的戰爭衝突導致全球農礦及能源供應銳減,使得全球相關的供應更加短缺,進一步衝突惡化了當前的通膨情形。

2022-06-10

胡偉良/通膨下 誰的日子更難過?

當下,全球疫情仍在發酵,「去全球化」也將成為未來二、三年的趨勢,由此,我們基本可以確定,在疫苗施打逐漸普遍,但病種不斷進化下,可能又打亂了世局,從薪資的角度講,「高薪階層和高薪行業的員工」的日子會更難過,從資產的流動性講,「高槓桿家庭」的日子更難過。

2022-06-08

胡偉良/逆全球化趨勢成形 該學習理財投資自己

俄烏戰爭所帶來現代戰場之外的金融戰、能源戰、經濟戰等等的衝擊,對維繫原本這個世界絕大多數國家經濟貿易和經濟往來執行的全球化,造成了前所未有的衝擊和破壞,各國逐漸走向各自為營,以自身利益和財富安全為優先,逆全球化的趨勢正在逐步形成。對民眾而言,注重財富和個人能力的積累,是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做的事。

2022-05-27

胡偉良/經濟動盪投資者變謹慎 資產價格反而暴漲

貨幣的出口只有兩個,一個是商品市場,一個是金融市場。如果洪水流向商品市場,體現物價的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和PPI(生產物價指數)就會上漲,如果洪水流向金融市場,進入股市,則股價上漲,進入房市,則房價上漲。

2022-05-20

胡偉良/高房價帶來的後遺症已顯現 讓房奴住有所居!

高房價改變了這個時代,也改變了當今的人們。高房價社會下,房子成了財富的代名詞,成了人們生活一切的重心,背房貸買房的人成了房奴,而沒房的人則成了租奴,高房價也成為很多人不敢婚、不敢生的主要原因。要解決這些問題,一是抑制炒房,二是提高百姓收入,三是大力發展公共住房。

2022-05-13

胡偉良/通膨下 怎麼利用經濟週期買房、買股以避免變窮?

資產配置的原則基本上屬於一種逆向投資。正確的分散投資應該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好的投資人會隨著經濟週期的變化而提前做好準備,也就是主動的管理投資組合,而不是被動的應對市場,當然前提是你得像農民一樣知道,冬天過去後春天一定會到來。

2022-05-06

胡偉良/政策嚴打炒房下 這個時候到底該不該買房?

從近期新推出預售屋的建造規格來觀察,不難發現很多新建案的建造規格較過去提升了不少,在新建造規格升級的催化下,新屋占比將日漸提高;而中古屋,尤其是老舊公寓價格將日趨下跌,這也將是房市、房價分化的結果。

2022-04-27

胡偉良/在疫情的房市新情勢下 這時該買房嗎?

在疫情下,各國陸續展開資金上的大放水,大量資金流入市場,但全球供應鏈卻出現卡關現象,也因此衍生通貨膨脹。營造成本上漲已是不可逆的趨勢,因此有居住或換屋需求的自住客有必要勤勞看屋,並及時進場,利用此一「政府壓制房價」下的好時機,慎選理想好屋。

2022-04-20

胡偉良/通膨房價上漲 房地產不再是暴利行業

不斷惡化的通膨環境和房價的高速上漲,引發史上最嚴厲的打炒房措施,炒房之風大致已銷聲匿跡,但打炒房下,房地產業也正面臨新的危機。當前的房地產業已不再是暴利行業,房地產業已進入到一個須講求營運管理、創新商業模式的新時代,在這樣的發展下,預計有大半的建商將面臨倒閉或歇業、轉業的命運。

2022-04-13

胡偉良/抓住經濟週期脈動 才能掌握財富人生

現在50歲左右的人,會發現自己的過去有四次發財機會,第一次在2008年金融風暴以前,那之前買房的人都賺到了,而且愈是都會區賺的愈多;接著,在股市,在2011年8月、2015年8月、2018年10月、2020年3月的4次股災,在股災後勇於迅速進場的,也都賺到了,抓住一次,人生即翻盤!

2022-04-07

胡偉良/政策嚴打炒房 這個時候到底該不該買房?

華人愛投資買房、炒房是出了名的。很多國家的都會房價都被華人炒的翻了天,也使得華人成了這些地區的人民公敵。華人為什麼愛買房?國人對房屋產權的宗教般狂熱是高房價的根本原因。歸根結底有三方面原因。

2022-03-29

胡偉良/從三大核心因素 看未來五年房價趨勢

2022年在政府政策嚴打炒房下,未來房價會漲還是跌?如果這幾年不買房,5年後房子會更買不起嗎?要回答上述問題,其實並不難,關鍵還是要摸透影響未來5年房價走勢的三大核心因素:庫存、供求關係和營建成本。

2022-03-23

胡偉良/近期房價為什麼會不斷飆漲走高?

前年開年以來,房市出現小陽春,但不久之後受疫情影響,房市交易隨之呈現消退,當時筆者即主張是剛需族進場時機;第3季開始房價及交易量齊揚,至去年5月台灣疫情爆發,國內正式進入三級警戒,看壞房市成主流,但當時實則國際疫情已逐漸受控,筆者當時再預測房價將漲,第3季末,國內房價果然大幅飆升。

2022-03-17

胡偉良/少子化、老齡化將長遠改變房地產樣態

隨著社會的變革,越來越多的家庭逐漸呈現單身化趨勢,對於家庭的生存依賴也在減少,養兒防老的觀念已經無法適應當前的社會發展。由於社會人口流動性增加,以往的「三代同堂」共住的局面被打破,大量的子女不會選擇與父母居住,這樣的情形造成「入口減少,但戶數卻在增加」的現象。

2022-03-10

胡偉良/建材價格翻倍 疫情開啟「萬物皆可漲」時代

疫情後,國際原物料價格不斷上揚,不只鐵礦砂價格創下歷史新高、銅的期貨價突破2011年以來新高點,就連運送原物料的波羅地海乾貨運價指數BDI也突破十年高點;種種跡象顯示全球不分產業的大漲價時代即將到來。

2022-02-25

胡偉良/為什麼有些人買了房子 卻寧可空著也不出租?

關於買房的需求,主要就是居住需求與投資需求。一般來說如果是出於居住需求,大家買了之後就會進行裝修,然後入住。若是出於投資需求,人們則可能會選擇裝修之後把它出租。但是現在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很多人買了房子之後,自己不住,也不拿出去出租。那麼房子空著不租的人,到底是精明還是傻?

2022-02-18

胡偉良/為什麼這一波蛋白、蛋殼區的房子都熱賣?

為什麼這一波的蛋白、蛋殼區的房子都熱賣?去年第四季開始,全台房價普漲,至連一些蛋白、蛋殼區的房子都熱賣,很多人都大惑不解,奇怪這些以前很難賣的房子,怎麼現在都成了熱銷產品?

2022-02-10

胡偉良/「炒房客」為什麼不怕房價下跌?

在當前疫情下,中小企業的確是處境艱難,裁員、延發工資,一切都是為了自救。但另一方面,那些為了自己的房貸、車貸而努力的人,他們也同樣在賣命工作。這個時候,整個社會都是緊密相連的,牽一髮而動全身,沒有誰能在疫情之下獨善其身。

2022-02-02

胡偉良/為什麼「危老改建」的房子通常會更貴?

從前兩年開始,危老和都更就已經躍居雙北新推建案的主流,台北市今年老屋改建的占有率並已超過70%以上,這種情形也將成為日後台北市房地產的發展新趨勢。

2022-01-27

胡偉良/成為富人的捷徑:合理融資+良性負債

每一次普惠大眾的機會,其實都不是機會,就比如房子漲了,所有人的房子都漲了,紙面財富增加了,實際上並沒有增加真正的財富。但是倘若你沒有房產,你就會因此變窮。但如果合理地運用了融資貸款,交了兩套房子的頭期款,讓一套房子變成兩套房子,那麼房價的上漲,就是真正的財富增長了。

2022-01-22

胡偉良/政府打房措施 加劇房地產「爆雷」危機

把時間軸拉長來看,房價總是上漲的,這是經濟成長和貨幣貶值的結果。30年前房價1千萬的房子,縱然當時的房價嚴重偏高,但伴隨著時間的流逝知貨幣貶值,現在價格還是會遠遠超過當時的價格的,也就是房產相對於貨幣是保值的,只要貨幣貶值、經濟成長,房價一定隨之上行。

2022-01-18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