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宣布對等關稅。(圖/路透社)
●吳嘉隆/總體經濟學家
川普終於在美東時間4月2號下午四點美國股市收盤後,公布了最新的關稅措施,有(1)全面性基準關稅10%。(2)差別性對等關稅,例如中國34%,台灣32%,泰國36%,越南46%,日本24%,韓國25%,印度26%,馬來西亞24%,印尼32%,等等。(3)另外,加拿大與墨西哥根據《美加墨貿易協定》會有些另外的算法。
這樣的對等關稅,把一些非關稅貿易壁壘,還有匯率形成的壁壘,都算進去。也就是說,如果你限制美國產品賣進來,有關稅與非關稅的貿易障礙,那就會在對等關稅的計算上,認為你對美國加了比較高的關稅,那美國打對折跟你對等,就會算出對你這個國家的對等關稅。
美國對等高關稅做法 針對製造業、世界工廠的國家
我看了美國的對等關稅做法,意外的發現了一個契機,那就是被課高的對等關稅的國家,大部分來說,恰好都有製造業,或者是世界工廠之類的國家。
川普一再說,關稅是用來逼外國企業把生產線直接設在美國境內。他還說,這樣子就可以省下關稅了。
他的意思表達得很明白,許多人可能還不相信或者不願意相信,你現在看到他的對等關稅,就知道那些有製造業的國家,關稅稅率相對比較高,意思還是一樣,就是鼓勵你或逼迫你直接到美國來投資設廠。川普這麼說,也這麼做了,你還是要繼續不相信嗎?
另一方面,那些只被課徵基礎關稅10%的國家,例如英國,巴西,新加坡,除了他們對美國的關稅比較低之外,通常他們恰好也沒有什麼製造業可以直接到美國來投資設廠。
▼川普宣布對等關稅稅率。(表/記者陳宛貞製)
美國「以市場換投資」 川普看見關稅3大好處
所以,這樣的一個簡單的觀察,可以看出來美國現在是「以市場換投資」。之前美國批評中國,有不公平貿易行為,因為中國是「強迫性技術轉讓」,或者說是「以市場換技術」,就是說如果你要賣進中國市場,那你要把關鍵技術轉移給中國這邊的合作伙伴。現在在美國學起來,如果你想賣進美國市場,那你最好來美國直接投資,設立工廠或據點。
美國學中國,要利用自己的消費市場做槓桿,做談判工具,來換到其他的好處。這就是說,全球化是真的結束了,以前美國推動全球化,讓其他國家更容易賣進美國的消費市場,有當大哥的味道,對其他國家讓利,現在不一樣了,美國要跳下來玩,這個大個兒要跟其他小個兒同場競技,一般計較了。
中國不守規則,美國也要不守規則,中國彎道超車,那美國也要彎道超車,現在因為中國的不守世界貿易組織的遊戲規則,美國就跟進,讓大家明白有規則還是比較好的,只有這樣才能夠夠逼那些不守規則的人能夠開始調整行為,開始守規則。
總之,川普的關稅,一方面要針對中國,這是美中對抗關係的延伸,二方面要針對有製造業的國家,逼迫他們盡可能把製造業帶到美國來投資設廠,三方面可以取得關稅收入,有助於改善美國的聯邦財政狀況。川普看到這麼多好處,實在是誘惑,然後他說了,也做了,現在金融市場必須適應了。
台灣這邊也不用太緊張,重點在於貿易競爭對手也被課徵關稅,接下來就看各國企業的危機處理能力了。估計台灣這邊會有許多去美國投資的情況。既然川普是認真的,那台灣也要跟著認真起來,該去美國投資的,就趕快行動吧!
▼川普看到關稅這麼多好處,實在是誘惑,然後他說了,也做了,現在金融市場必須適應了。(示意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本文轉載自「吳嘉隆」,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我們想讓你知道…川普關稅,一方面針對中國,二方面針對有製造業的國家,三方面可以取得關稅收入,有助於改善美國的聯邦財政狀況。川普看到這麼多好處,實在是誘惑,然後他說了,也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