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互惠關稅表出爐!美中貿易戰繼續 台灣需嚴肅面對

我們想讓你知道…台灣確實不能沒有美國,但真的不能把“希望”美國或是其他國家講道義,守護台灣利益是政府和政治人物的責任,大家的生計都會受到嚴重挑戰,面對32%的關稅,哪一個政治界的老大可以告訴百姓,一切都會沒有問題?

▲▼川普宣布對等關稅。(圖/路透社)

▲川普宣布對等關稅。(圖/路透社)

●翁履中/美國德州Sam Houston州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川普政府上任後,加速推動「互惠關稅政策」——強調對那些對美出口課高關稅的國家,美國也要徵收對等的比例。根據最新記者會公布數據,台灣被列入關稅比例 32%,與中國(34%)與越南(46%)同屬高風險區。

以下是目前曝光的川普互惠關稅提案表(依關稅比例高至低排序):

國家 關稅比例
柬埔寨 49%
越南 46%
孟加拉 37%
泰國 36%
中國 34%
印尼 32%
台灣 32%
瑞士 31%
南非 30%
印度 26%
南韓 25%
日本 24%
馬來西亞 24%
歐盟 20%
以色列 17%
菲律賓 17%
英國 10%
巴西 10%
新加坡 10%
智利 10%

 

短評

川普版本的「互惠主義」不是理念性的外交語彙,而是精算過後的貿易懲罰表格。即使是盟友,只要數據上看來不對等,就會進入清算機制。這是川普「交易式外交」的核心思維。

而從結果來看,台灣被放在與中國(34%)幾乎同等的關稅區段,高於許多東南亞國家(例如柬埔寨49%、越南46%、孟加拉37%),但輸給南韓(25%)、日本(24%)與以色列(17%)等美國核心盟友,對台灣產業競爭力造成衝擊。

更具體來說,令人擔憂的包括,台灣與川普政府的對話管道?以色列在公布前即主動調降對美關稅,爭取到關稅友善待遇。日本、南韓比台灣更有競爭力?

台股的下一步 重擊將至如何反彈?

這份關稅表格一旦實施,台灣的出口導向產業首當其衝,尤其是電子、機械、金屬、原物料等關鍵項目。台股勢必面臨集體下挫壓力,不只是投資信心問題,更是結構性風險的反映。特別是那些「以出口美國為主力市場」的上市櫃企業,恐在短期內面臨獲利模型重估與產線轉移壓力。

我們應該預期接下來會有,指數短期回跌,投資人信心動搖、外資可能調整台灣權重配置、政府需緊急提出「穩市機制」與「出口保護補充方案」。

值得全台灣思考的三個核心問題

1.政府如何立即進行產業衝擊評估?32%的稅率意味著什麼?哪些產業風險最高?能否立即啟動出口融資、保險、退稅、租稅減免等複合工具來緩解?

2.台美關係是否仍處於「相互理解」的極佳狀況?在攸關全產業命脈的政策中,台灣是否像過去幾年一樣有暢通的溝通管道?是否也機會透過台美溝通網絡盡快溝通?

3.美國對全球宣告關稅戰開打的同時,台灣手上的談判籌碼是什麼?台灣的晶片、地緣戰略價值是否能換來「經濟友善」?還是我們已經流失了籌碼?

互惠關稅是新一輪美中經濟博弈與產業重組的起點。台灣雖然與美國關係密切,甚至被川普在記者會上再次提到,魏董事長帶領台積電投資美國是好事,但仍被納入高級距的關稅名單,代表未來台美經貿對於台灣產業,尤其中小企業界的挑戰將會更多,是否會跟台積電一樣,因為客戶需要而出現產業赴美外移的狀況,台灣需要謹慎面對!

無論軍事或貿易,台灣確實不能沒有美國,但真的不能把“希望”美國或是其他國家講道義,而不面對現實的想辦法在壓力下勇敢說不,守護台灣利益是政府和政治人物的責任,人民也需要思考當台灣產業遇到挑戰,大家的生計都會受到嚴重挑戰,當政治人物在相互競爭誰當老大,面對32%的關稅,哪一個政治界的老大可以告訴百姓,一切都會沒有問題?

▼無論軍事或貿易,台灣確實不能沒有美國,但真的不能把“希望”美國或是其他國家講道義。(圖/路透)

▲▼ 美台,台美,美國國旗,台灣國旗。(圖/路透)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本文轉載自「Dennis 的全球政治筆記」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翁履中專欄

翁履中專欄 翁履中

旅美政治學者,希望以不分黨派的中間觀點,連結學術研究與政治現況,憑藉證據剖析時事,盼更多人能就事論事,了解到意見可以不同,但願意接納歧見的台灣才會有共同的未來。

翁履中最新文章

more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