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新聞系、新聞研究所碩士,台灣資深媒體人,曾任中央社董事長、選委會委員、《自立晚報》總編輯、《中國時報》總編輯、《中時晚報》社長、北市政客家事務委員會委員、時報育才董事長。現為傳媒顧問。
對柯文哲而言,藍白合不合各有利弊。如果合,他只能成為副總統候選人,不能「以民眾黨總統候選人的身分奮戰到最後一刻」,失去奪取總統大位的機會,也將使他「母雞帶小雞」拉抬不分區立法委員選情的功效減弱,甚至影響民眾黨超脫藍白兩黨污黑形象與惡鬥不絕的超越性。
2023-11-21
藍白合看來已經胎死腹中,真實的腳本是柯文哲在徵召轎夫,他希望國民黨及其他有利用價值的組織與個人通通為他所用,充當抬轎者,把「新娘」柯文哲抬進總統府當總統,把民眾黨抬進立法院成為關鍵少數。
2023-10-31
藍白合應該是個共組團隊的議題,卻被柯文哲操作成藍白權力博弈,不斷高姿態放話,要國民黨屈服、成全他。柯文哲自恃民調不輸侯友宜,又擔心藍白合會使民眾黨被吃掉,因此堅持要當正的,拒跟大選比較近似的初選,也不考慮萬一選上總統能否順利執政的問題。反正一切唯我之意是從,大不了拉倒。
2023-10-19
在野黨及侯柯郭都知道非整合不可,非綠各方也催促趕緊整合,有人甚至情急萬分,催婚聲聲急。奈何彼此心願不一,各有憧憬,甚至情不投意不合,連勉為其難聯姻都還辦不到。郎有情,妹也並非無意,但論及婚嫁就考慮多了。
2023-09-26
蔡英文已將訴求主軸設定為反中與護主權,聚焦於此,攻擊韓國瑜的和中路線與經濟優先的兩岸政策。這個攻防主軸是藍綠對抗的意識形態接戰點,也是選票市場的區隔線。
2019-09-17
每位總統候選人都以高亢聲調揭示2020年總統與立法委員選舉的重大意義。美中兩強近期對台灣的動作越來越多。在總統大選之際,兩強是否積極介入台灣政治?
2019-08-22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敗選出國散心返國當晚,傳出台北市長柯文哲將於8月6日創立「台灣民眾黨」(簡稱「台民黨」),眾人皆相信兩人可能藉此攜手合作進軍2020大選。
2019-08-01
這次登革熱疫情引來的政治過招,有人失守,有人得分,但別忘了,韓國瑜和民進黨政府之間的攻防鬥,勝負判定權不在自家或對方手中,而在民眾心裡。
2019-06-21
歷經千辛萬苦,蔡英文以壓倒性票數取得參選連任的權利。民進黨中執會、各方諸侯與在朝權貴用力保駕,三度延後初選時間,多數頭面人物表態力挺蔡英文優先連任,並責罵賴清德破壞團結,修改了初選辦法。
2019-06-13
2020總統大選是台灣在天堂與地獄叉路上的一次抉擇?兩黨主要候選人都這麼說。蔡英文一直說,守得住台灣就是守住民主自由;世界都在看台灣面對中國的壓力,台灣人有沒有決心守住民主自由主權?
2019-05-28
宋楚瑜在國民黨、共產黨與民進黨之間尋求平衡與依託。他有時取得寄身處所,但也失去了可資信靠的精神資產;畢竟,不斷變色的橘子,多數人難以吃得安心。
2019-05-03
以目前台灣的處境而言,對於沒有正式關係的國家,外交上的期望值必須務實以待,而不要有非份的妄想;而且必須把有限的資源用在實處,而不要做虛工。
2019-03-11
金正恩此次來越南,如果不能說服川普解開經濟制裁的桎梏,讓朝鮮融入國際社會,獲得經濟發展的活水,同時推進百廢待舉的經濟改革與發展,則無以解人民倒懸之苦。
2019-02-27
台灣經濟持續低迷的狀態,雖然不像韓國瑜說的那樣,「混了二十年」,但苦於轉型升級緩慢且路徑迷惘,已被韓國等原先的四小龍遠遠拋在後面,還有新興經濟體緊追而來。民主的台灣難道是以經濟的滯後為代價?
2019-02-20
必須先擺脫老人政治的格局,揚棄老朽而僵化的政策慣性以及老舊的思維模式。那些沉醉於成功必須在我的老朽們走下舞台,讓位給中壯代,無疑是國民黨邁向新生的第一步。
2019-02-13
朱立倫先表態,王金平明說「緣分到了就宣佈」,吳敦義則動作頻頻,語帶機鋒與譏諷。競爭態勢已成,但連對於產生總統候選人的遊戲規則都吵成一團,好像非經一場刀刀見骨的廝殺不可。
2019-01-11
蔡立基於台灣的國族立場上,擺明把台灣圈進美國為首的「民主同盟」中,不但不認同中華民族,還要挾外以自保與自重,這和中共立場恰成極端對立。
2019-01-02
行政院當局和一幫「拔管」悍將,其實愚蠢至極,既然選民已經揭露拔管不得人心的訊息,現在葉部長勇敢地清除了禍根,一掃民進黨鴨霸的惡劣形象,則大可順勢而上,讚賞其善舉。
2018-12-25
吳敦義是蔣經國時代就被提拔的才俊,幾乎歷練過政治人物所有能歷練的職務,其儀表、口才、見識、能力、功績、操守,無疑都是佼佼者。然而,無論在何時、以何種方式與問題、由何種結構所做民意調查,他都遙遙落後,令人為之嘆氣。
2018-12-18
民進黨遭受選民嚴厲教訓,黨政要員檢討敗選原因眾說紛紜,但都未觸及癥結;其實,歸納民眾對民進黨政府林林總總的不滿,多可歸結到一點:黨天下。
2018-12-04
其實政治人物根本就是藝人,不法黨派顏色,私下每個都好相處。但上了新聞,他們不得不扮演另一種人,把對方罵到像殺父仇人,讓兩邊選民分裂拉扯...
2018-11-19
台灣數十年來的民主政治發展,始終與台灣意識的覺醒與深化同步發展。兩者並肩同行,固然添增了民主發展的動力,但同時也讓許多民眾面對兩岸問題的思考...
2018-11-14
美國期中選舉結束,更令人擔憂的是,原本應該嚴守中立性立場的選務機關、情治單位單位與文官系統,竟然也罔顧體制規約,不顧中性原則,紛紛跳出來助拳幫襯...
2018-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