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巴兩邊人民仇恨由來已久,跟台灣的情況不同,料敵從寬就是以色列這次失敗的原因,不設限敵方的任何行動可能才能真正事先防範,若台灣能料敵從嚴,集思廣益換位思考敵人的行動,才有機會在下一場衝突立於不敗之地。
2023-10-17
面對化學災害,第一要務是「知道化學物質可能發生哪些危險」。而這次明揚國際公司重大意外顯現出我國與國際接軌「GHS化學品全球化學品統一分類和標簽制度」時出現的幾項重要問題。
2023-09-26
烏克蘭反攻作戰時,若以Mission Master自主車輛支援,無聲接近俄羅斯防線偵查,標定所有的火力點重武器等,並以搭載的武器直接摧毀,Mission Master上面的反無人機系統還能隨部隊行動防止敵方小型無人機,又會大大改變戰場攻防型態,用於防守等於以一當百,大幅減少所需人力。
2023-08-31
中科院於今天上午在九鵬基地實施飛彈試射,共發射兩枚愛國者二型防空飛彈、一枚雄風二型反艦飛彈及一枚雄風三型反艦飛彈,第一枚發射的愛國者二型防空飛彈於發射後4秒時自炸,國防部於今日的例行記者會表示相關的原因仍待查證。
2023-08-15
這次國軍的處置有褒有貶之處,官士兵初階急救訓練有落實,這值得肯定!但戰傷救護訓練SOP仍有落差,國軍太習慣承平時期的作為,如今強調結合民力因應戰時情況,那訓練時就要完全考量戰時情況,擺脫表演給長官看的思維,國軍才能真正脫胎換骨更加精進。
2023-07-28
漢光演習今年主要項目是關鍵基礎設施防護,有2/3兵力用於相關演練,也納入許多與警力民力協作的項目。24日晚上裝憲營的夜間機動到橋下掩蔽,是先期戰力疏散的一部分,26日凌晨憲兵第202指揮部則於台北車站實施安全防護實兵演練。
2023-07-27
兵役3+1政策不完備急就章丟出,無非是為了選舉,先不說男女不平等,正常的大學4年學分要求3年修完,使否嚴重影響學生生活,加上現行大學學分制度常會造成學生想修也修不到的情況,教育部不先解決自身長年沉痾,又丟出毫無配套方案的制度,多傾聽民意,才不會又出現「何不食肉糜」。
2023-07-05
國軍近期發生的軍紀事件層出不窮,先是有T91槍機遺失,接續又發生45手槍掉包案件,而二膽島的陳姓上兵失蹤,軍方搜尋未果後,3月10日傳出該員在廈門獲救,在未查證前就傳出該員疑似叛逃投共的臆測消息,結果未出卻已嚴重傷害國軍形象與民眾信心。
2023-03-17
歷經九二一大地震、八八風災、台南地震及高雄氣爆、八仙樂園塵暴等自然、人為事故血淚教訓,《災防法》先後10次修正,各級主管機關防災相關法令、計畫措施、經費預算、設備訓練等也漸上軌道。但現階段最大缺陷是台灣防災體系僅能應對各種天然人為災害,卻無法應對惡意勢力蓄意製造的大規模複合性災變。
2023-03-02
軍事作戰沒有人可以以一家之言獨步天下,歷史上獨尊儒術、佛道、巫蠱⋯大家各取其所信,也就是我所說的「國王新衣」。其實就是一句話:「打贏的寫準則,打輸的背準則」。真希望這次大家能把軍事和政治緊密的想在一起,不要偏信一方所言,獨尊片面之辭。
2023-02-02
在政府無力解決台灣少子化的狀況下,想以恢復1年役期,解決「台灣軍隊人力短缺嚴重」問題,可能只是短期的麻醉劑。降低台海緊張局勢,堅持台灣利益,勿將台灣淪為強國博弈的籌碼,更是完全執政的政黨應該作的事。
2022-12-29
雖然人體有調節機制,但當環境氣壓、氣溫、風速、下雨濕度有變化,或身體變化,像是高齡及年幼、罹患疾病虛弱、服用神經調節相關藥物、飲用酒精類飲品、過度活動消耗體力,下視丘的調節就可能hold不住了,所以早期發現低體溫、早期緊急應變才是王道喔!
2022-12-19
「你們到底需要什麼?」這個問題一再被當面提起,美國至今也沒得到明確的答案。這裡要談的,不是誰的ODC如何,也不是我們需要買什麼武器,而是為什麼這麼直截了當的問題,卻沒法得到簡單明瞭的答案?兩個原因:一是還不知道需要什麼,二是被問問題的人沒獲得授權,噤若寒蟬,深怕說錯話。
2022-12-13
要延長役期,一定要有全面改革(特別是新兵訓練和部隊管理)的配套認知和決心。延長兵役的目的是希望為國家安全加分,若無深度系統思考,凝聚共識,妥善規劃,僅憑「民氣可用」貿然施為,如仍然延用陳舊落後的訓練、管理方式,必將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審慎為妥。
2022-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