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革命後,「鐵血十八星」一度為「中華民國國旗」。(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文/夏瑋
在非國民黨執政時期或地方,節日掛不掛青天白日滿地紅、掛多少,總是會被放大檢視。誠然,青天白日滿地紅乘載了許多人的家國思懷,但若說要以懸掛這面旗幟慶祝或表彰武昌起義的雙十節,則肯定偏離史實。
事實上,十月十日的武昌起義本來就是場意外,更與「國父」孫文毫無關係。1911年10月9日,在湖北漢口俄租界的一個革命組織「共進會」與武昌「文學社」相繼被破,為防出事,清軍加強查夜,卻因為陸軍第八鎮工程第八營後隊二排哨長(即排長)對所屬小兵金兆龍、程定國一句「幹什麼?想造反啊?」引發不滿,嗆了句「造反就造反,你能怎樣?」一槍打死了排長,又陸續打死了幾個來勸解的軍官,軍營一亂,共進會的總代表熊秉坤乾脆鳴笛集合,一不小心,就造反成功,又因為無軍官可領導打仗,便去將躲在參謀家裡怕被革命黨殺的清軍協統(相當於旅長)黎元洪推上了民國舞臺。
▲雙十慶典,大家大方的展示國旗。(圖/記者林世文攝)
當時孫文人在國外,對於武昌起義成功,「看報紙才知道」。因此,武昌起義雙十節是共進會的事,不是同盟會的功勞,更不是當時還沒成立的國民黨的功勞。
共進會,是以湖北為基地,其旗幟當然不是廣東孫文同盟會的青天白日,而是「鐵血十八星」,十月十日當晚武昌起義成功後,十月十一日開始,在革命軍佔領區內,包括中華民國第一個政府--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飄揚的就是這面旗子。當時的《申報》直接稱「鐵血十八星」為「中華民國國旗」,與青天白日滿地紅,完全沒有關係。
「鐵血十八星」是以紅色象徵血、黑色象徵鐵,中間的九角星代表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的「禹貢九州」,十八顆黃色圓點星則是象徵「關內十八省」,也就是山海關以內,漢人的十八個行省。因為共進會的目標是「驅逐滿虜,恢復漢族」,東北是滿人的地方,自然是要被「驅逐在外」的。
隨後,1912年五月在北京召開的臨時參議院,將紅黃藍白黑「五色旗」訂為中華民國國旗、「鐵血十八星」中間加一星象徵國家統一變成陸軍旗、孫文的青天白日滿地紅則是海軍旗,直到1928年,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為止,青天白日滿地紅才成為飄揚在全中國的國旗。
歷史向來是由勝利者詮釋,隨著青天白日滿地紅趕走了鐵血十八星,孫文變成了國父,莫名其妙武昌起義好像也變成跟國民黨有關了。
所以,用掛青天白日滿地紅來慶祝一個跟這個旗幟無關的雙十節,甚至還要為此起爭執,這肯定是搞錯了什麼吧!
對了,不論是武昌起義還是北伐成功、東北易幟,當時的台灣飄的都是,日本旗。
▼東海大學附屬高中一年級學生王紹翔參與碧潭空軍公墓「插中華民國國旗」活動。(圖/王紹翔授權提供)
●作者夏瑋,政大外交畢,曾任人力銀行發言人、廣播主持人、今周刊、商業周刊及國內外企業主管。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論壇歡迎多元的聲音與觀點,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