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安應為先!預算之亂削弱台灣防衛能力 印太區域戰略恐失衡

我們想讓你知道…近期台灣在野黨提出的預算刪減案不僅成為國內政治角力的焦點,也引發國際社會的關注。主要是因為這場爭論,不僅關乎國內財政效率,還牽涉到可能削弱台灣整體防衛能力與印太區域安定的國際戰略地位,影響國際盟友對台灣安全承諾的信心,對台灣未來發展至關重要,不可不慎。

▲▼中央政府總預算  外交國防委員會部分預算  表決  立法院院會。(圖/記者屠惠剛攝)

▲立法院審議114年中央政府總預算引爆爭議,國防預算也難倖免,引起國際關注。(圖/記者屠惠剛攝)

●楊聰榮/中台灣教授協會理事長、台灣師範大學副教授

近期台灣在野黨提出的預算刪減案不僅成為國內政治角力的焦點,也引發國際社會的關注。這場爭論不僅關乎財政效率,更牽涉台灣整體防衛能力與國際戰略地位,對未來發展至關重要。

台灣的防衛能力可能因預算刪減受到影響。在野黨強調財政資源應被更有效運用,然而國防預算的減少可能直接影響軍事裝備的採購與維護,使得國防計畫的執行受到延誤,甚至影響軍事人員的訓練與待遇。這些因素累積起來,可能削弱台灣自我防衛的能力,進而影響區域安全的穩定。

▲愛國者飛彈演練。(圖/軍聞社提供)

▲這次預算爭議,已影響到國際社會對台灣自我防衛決心的觀感。愛國者飛彈。(示意圖/軍聞社提供)

這場預算爭議不僅是台灣內部的政治問題,也影響到國際社會對台灣防衛決心的觀感。國際智庫與分析機構對此表示憂慮,擔心台灣若削減國防預算,將向外界傳遞錯誤的政治訊號,削弱國際盟友對台灣安全承諾的信心。台灣的防衛能力不僅關係到自身安全,也攸關印太區域的戰略平衡,因此國防政策的調整需要慎重考量國際影響。

另一方面,美國政界對台灣的支持也正在發生轉變。近期,共和黨國會議員公開呼籲廢除過時的「一中政策」,顯示美國國會內部已形成跨黨派的挺台共識,反映出美國在戰略思維上的重大調整。這種變化顯示,台美關係正在進一步深化,而台灣自身的防衛決心與實力將成為影響美國政策的關鍵因素。

▲▼ 歷時7小時!國造潛艦海鯤號浮起來了 船體全貌首度曝光。(圖/台船提供)

▲國防預算遭到刪減,削弱了國防實力,國際恐對台灣產生誤解。國造潛艦海鯤號。(示意圖/台船提供)

這場預算討論為台灣帶來了幾點重要啟示。首先國防安全不應成為黨派鬥爭的工具,預算審查應超越政治分歧,以國家利益為優先考量。其次政府需要在確保防衛能力與維持財政效率之間找到平衡,避免削弱國防實力的同時,也確保資源的有效運用。此外國際支持來之不易,台灣應珍惜並積極維護既有的戰略優勢,以確保自身的安全與國際地位。

在應對這場爭議時,台灣可以採取更具前瞻性的策略。政府與在野黨應建立理性對話機制,確保預算審查的過程透明且專業,而非單純淪為政治角力的場域。同時台灣應強化預算監督機制,提高國防開支的透明度與效益,以增強民眾與國際社會對台灣安全戰略的信心。與此同時,台灣也應持續與國際社會保持密切溝通,清楚說明自身的防衛需求與決心,以穩固國際支持。

在當前國際局勢日趨複雜之際,台灣更需要內部團結,確保國防預算的運用既具效率,又不損害安全利益。唯有如此,才能確保台海和平穩定,並為台灣的長遠發展奠定穩固基礎。

這場預算爭議,實際上是一場關於台灣未來方向的重要辯論,期盼各界能夠理性審視,以國家利益為最優先考量,共同為台灣的永續發展做出貢獻。

▲國軍「漢光33號」演習實兵演練,AH-64E阿帕契攻擊直升機發射地獄火飛彈(圖/資料照)

▲國際及兩岸局勢日趨複雜,應該要確保國防預算的運用既具效率,又不損害國家安全利益。AH-64E阿帕契攻擊直升機。(示意圖/資料照)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