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水產試驗所發表透過分子標誌能培育出100%雄性的台灣鯛魚苗且保有高成長的特性,應即刻有償或無償提供國內台灣鯛養殖戶來飼養,全面提升國內養殖台灣鯛水準。(圖/農委會提供)
文/李武忠
台灣鯛(改良優質化吳郭魚)從旗艦產業淪為急待救援的產業,讓人感嘆政治力對產業影響之大。吳郭魚(tilapia)曾經是國人動物性蛋白質的重要來源。由於該魚種養殖有早產及多產二大缺失,且雄魚比雌魚成長快(吳郭魚雄魚成長比雌魚快一倍,體型也比雌魚大三分之二以上),因此養殖業者多喜歡購買全雄的吳郭魚來飼養。過去國內外研究顯示,以雄性歐利亞種吳郭魚與雌性尼羅種吳郭魚雜交育成之子代全為雄性魚苗(在正常情況下,公母的比例是1:1),但因台灣尼羅種吳郭魚純度有問題 ,無法得到百分百雄魚,養殖業者只好運用人工選別(辨別生殖突起(孔)之差異)挑選雄魚,以達到單性(雄)養殖目的,但是仍有人為偏誤,造成養殖上的困擾;後改採取於魚苗飼料中添加甲基睪固酮(methyltestosterone )可以讓吳郭魚苗達到百分百變性效果,儘管使用時間短且劑量相當低,應無食安上的疑慮,但外界仍有質疑聲音。如何透過新的科技或方法來擺脫賀爾蒙使用,成為吳郭魚研究的一大挑戰。
國內水產試驗所早在2013年即對外發表已經培育出超雄性(YY)基因的尼羅吳郭魚,培育出超雄性(YY)的種魚再與雌魚(XX)交配,生產雄性吳郭魚比率高達97%(不是基因改造,也不是雄性激素誘導生產單雄性魚苗),且養殖期間可縮短半年生長期,取肉率也從31%提高至39%。今年水產試驗所再度發表透過分子標誌已經成功找到一區雄性決定控制區,能培育出100%雄性的魚苗且保有高成長的特性。在當前國內台灣鯛養殖正面臨國外養殖吳郭魚及替代性魚種(如巴沙魚等)強力市場競爭,產銷及價格受到嚴重衝擊之際,該消息確實讓民間業者相當振奮。屬公家機構的水產試驗所,理應利用研發技術及設備,生產具多項優勢的新品系吳郭魚魚苗,有償或無償提供給國內台灣鯛養殖戶來飼養,全面提升國內養殖台灣鯛水準。不宜透過技轉方式給私人公司來生產該新品系吳郭魚魚苗,原因在於好不容易研發的技術可能因而外流,且培育須耗費時間,無法解國內養殖業者的燃眉之急!
台灣鯛曾經是扁時代的旗艦魚種風光一時,就如同馬政府時期的ECFA樣板──石斑魚,如今卻淪為瀕危養殖產業。蔡政府應該立即提供水試所多年研發出來的優質新品種台灣鯛來挽救台灣鯛產業,別讓台灣鯛淪為棄嬰!
好文推薦
●作者李武忠,博士,經濟系教授。本報有刪修權。本文不代表本報立場。88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投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