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生晴一郎/禁不起批評 現代日本人的玻璃心

▲▼批評,指責,批判,責怪。(圖/視覺中國CFP)

▲現代日本人禁不起批判、指責,且對缺點視而不見,如此不僅難以保存既有優點,更容易囤積弊病。(圖/視覺中國CFP)

最近在日本,常會看到稱讚日本人素養或日本社會優點等電視節目。然而,這些都不是以外國人主為受眾的宣傳節目,而是以日本人為主要閱聽者的文化娛樂節目。在中國,因媒體僅是中共的宣傳機關,所以稱讚自己國家的節目不少,但是日本的媒體並非政府的宣傳機關,也因此看到稱讚自己國家的電視節目不斷增加,自然會認為是因觀眾們希望看到這樣的節目。

不少人「批判」這樣節目的大量出現,會凸顯日本人的「封閉」,甚或被「其實日本也有很多壞人、不講文明禮貌」等言論炮轟。而他們也直指會看這些節目的觀眾,都是些沒有從事社會活動的老人,或是「不會思考」的公司職員、家庭婦女等。雖然我不知道這些人是否為主要收看者,但可以確定的是,「批判」這些節目的人,大多是日本社會中積極活躍的人士。有可能喜歡這些稱讚自己國家節目的日本人,的確是退休族群或社會低端者,那或許就可以說,這些人是希望藉由這些節目,好激發「我住在非常優秀的國家」的自豪心。

我不是「批判」這些節目的人,只是單純認為這些節目所介紹的「優秀日本」,在某方面是正確,但在另一方面卻又不正確。例如在日本的教育、職業倫理、交通執行系統等方面的確優質,這些我都同意,但若稱讚這些優點的節目持續受歡迎,事實上這樣優點必定逐漸消失。因為,形成和保持這些優點的關鍵,就是常常「批判」本國的「昔日的日本人」。

事實上,當今日本的「愛國史觀」,跟這些節目有相同的傾向。「愛國史觀」的濫觴,約於1990年代初期,此時正逢日本經濟低迷之際,而在我印象裡,1980年前的日本,稱讚自有文化的情況較少,反而常「批判」政府、社會、人民、等。而「愛國史觀」者,則把知識分子和教育家常「批判」二戰前的「日本帝國主義」做法,視為「自虐史觀」,他們同時主張,讓日本人產生愛自己國家的教育是必要的。雖然他們的想法也有些道理,但我認為「批判」並不相當於「自虐」,尤其在過去的日本,很多「批判」意見在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上,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難過,悲傷,鬱悶,失意。(圖/Pakutaso)

▲接受批判才有挑戰的動力,然現今許多日本人卻只能在讚美中尋找挑戰的勇氣。(圖/Pakutaso)

而這不僅是為了國家的發展,更是為了督促國人成長,因為對於現狀完全滿意,是不會帶來任何進步的。其實「批判」等於「挑戰」,「我有什麼樣的問題」意味著「該如何克服這些問題」,唯有如此才能實踐自己的目標。所以在1980年前的日本,雖然批評自己國家的意見很多,但當時的日本卻非退化,而是不斷進步。

不過,面對當前的日本社會,我們卻應重新思考「批判」和「成長」的必然關係。例如,在大學講課的時候,我常會指出日本和中國所面臨的各種課題,然後跟學生們說:「你們可以把這些課題作為將來挑戰的目標,」但卻有不少學生會說:「我們不這樣認為。」因為在這些學生的心裡,「批判」和「挑戰」是兩回事,如果被受到「批判」,就會沒有達到目標的動力了。

事實上,要能把「批判」視為「挑戰」的課題,人就必須抱有一定程度的積極性。那麼,怎樣才能獲得這種積極性?我認為,這應該在我們每天的生活當中努力實踐,但不少人不能或不敢那樣做,他們只能從稱讚自己國家的電視節目中才能獲得「挑戰」的勇氣。也因此,這些電視節目的充斥,意味著目前日本社會缺少能使其前進的積極性。所以談及這些節目時,必須考慮到這些精神層面的因素。

好文推薦

麻生晴一郎/過年氣氛式微 日本人仍難忘的正月情懷

麻生晴一郎/振興地方不能複製貼上 有獨特性才重要

麻生晴一郎/日本的言論自由是否走向「中國化」?

►►►►►掌握最新觀點,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麻生晴一郎,畢業於東京大學國文系。1987年在哈爾濱打工,開始關注中國議題,著有《找中國「草根」》等。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88 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