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憲/華人與印尼人 兩種膚色兩個平行時空

▲▼印尼,華人,印尼人,購物。(圖/視覺中國CFP)

▲印尼是個多元民族融合的國家,但因華人的社經地位高,至今仍存在種族差異甚或歧視等問題。(圖/視覺中國CFP)

有次在印尼雅加達某餐廳吃晚餐時,有華人家庭大聲吆喝要拍團體照,吸引了我的目光。身穿藍色制服的印尼保母,抱著孩子站在一旁。當我心想:為何不讓她和孩子加入時,爸爸走向保姆,把孩子抱走帶入鏡拍照,而保姆則在一旁看著他們,雖然臉上掛著笑容,但似乎帶點無奈。

場景轉換到另一間餐廳,印尼保姆正餵著年紀6、7歲的孩子吃飯,華人家庭的聚會聊天,保姆前方的桌子除了孩子的晚餐,我沒有看見她的餐點。或許有時是因為有豬肉,穆斯林保姆不能吃,但很多時候,看起來就是沒有幫她們點餐,又或是點了相對「簡單」的餐點。

這是一種很矛盾的情緒,換位思考若今天我是那名保姆,照顧的是別人的孩子,看著這家人歡樂聚餐,自己卻與家人、小孩相隔兩地,那種心情有多麼複雜。

在印尼社會,華人的社經地位高,請傭人打掃或保姆照顧小孩非常普遍。我曾聽華人朋友聊天時脫口而出,對於那些能自己照顧小孩的人感到非常不可思議,也就是說有了小孩就要請保姆照顧的觀念,早已深植華人心中。在印尼請一名保姆或傭人,依地點及福利一個月約新台幣3,000至8,000元不等,這金額對大部分的華人來說根本不成負擔。

不過這也衍生許多問題,像是小孩容易被寵壞。我就曾經目睹一個讀幼稚園的華人孩子放學後,朝媽媽飛奔過去時直接將書包甩在地上,而保姆則跟在後面追著並撿起書包,令人傻眼的是小孩的母親沒有斥責,就連一句教訓的話都沒說。

而另一種影響,就是兩種膚色、兩個世界、兩個不同階級的對立印象。尤其對這些孩子而言,這觀念似乎從小就扎根。照理說,通常年輕一代對於種族差異比較不會那麼強烈,但幾天前我遇到一名中年華人卻對我說:「千萬不要跟印尼原住民結婚,否則你會被看不起!」並再三強調他說的是實話,提醒我找對象時無論如何都要找華人,不要找印尼本地人。

而這些根深蒂固的觀念,對老一輩的人來說更是無法改變。外島的印尼華人稱本地人為「番人」,稱印尼語為「番話」,這些字眼都帶有歧視他們沒受教育的意味;而在雅加達,有些購物中心上門的顧客通常以華人為主,所以我的印尼朋友就曾對我說,他不喜歡和我約在這些Mall裡,因為這麼多華人讓他有種格格不入的感覺。

曾經歷排華,還曾遭禁華文數十年的印尼華人,雖與印尼本地人的距離正逐漸拉近,但那隔閡似乎仍很難打破。當然,族群和諧共處始終是印尼政府自立國以來所不斷強調的,也一直希望華人與印尼本地人能求同存異,但兩個種族至今宛如生活在兩個平行時空的現象,依舊存在印尼社會中。

好文推薦

李宗憲/華人奢華、穆斯林莊重──印尼婚禮的趣味觀察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雲論作者周立軒。(圖/周立軒提供)●李宗憲,現居印尼雅加達,任職於印尼電視台。期待透過文字抹去台灣人對印尼的偏見,重新認識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國家。臉書粉絲團《小記者在印尼的日常閒話 Zachindo》。本文不代表公司立場。88論壇歡迎多元的聲音與觀點,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