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總統蔡英文對柯文哲拋出「台灣價值」問題後,柯則在歐洲議會演講時高談「台北價值」。(圖/記者陳家祥攝)
柯文哲從「白色力量」到「台北價值」,究竟是蛻變進化,還是受困情勢不得不然的轉進?我非常感興趣,想來解析一番。
柯文哲的「白色力量」,會不會只是市長一任的曇花一現?說真的,我看得膽顫心驚,但柯P與他的鐵粉們似乎老神在在。這其中的竅門,該怎麼推敲呢?尤其前副總統呂秀蓮宣布「當仁不讓」參選台北市長,加上先前宣布角逐的立委姚文智,拉攏了上次選舉為柯P跨刀籌謀的姚立民,不管呂、姚這兩位的聲勢如何,他們先後發難,極可能是綠營內部,尤其是深綠一塊對柯文哲的不滿,也是對蔡英文不滿的一發進擊號角!
態勢如果發展成綠營最後被迫不跟柯文哲合作,而是自推參選人,那形勢將演變成藍、綠、柯的三足鼎立,然這對柯P究竟是好是壞?
或許,我們該先問:「白色力量」後面究竟有無「白色價值」的扎實根基?
台灣的政黨政治形成藍綠兩大板塊後,不滿藍、不滿綠的聲音一直都存在。但在藍綠對決,單一選舉制,贏者全拿下,不滿藍綠者很難扮演絕對的份量,因而常常看到的是他們在藍綠之間,尋找著「誰更往中間靠」或「是否獨具個人條件」,來選擇性的支持。
一定程度上,當年陳水扁第一任贏過「連宋配」,馬英九兩任贏過謝長庭、蔡英文,乃至於蔡英文贏過朱立倫,都有往中間靠,因而贏得中間選票淺藍、淺綠的因素在。更明顯的是他們的選戰訴求,也都往中間移動。
柯文哲4年前擊敗連勝文,綠營傾囊相助,藍營部分的倒戈或不出來投票,加以年輕族群趨之若鶩,使得中間選票的傾斜奠定了「柯P旋風」的選票主軸。在這麼複雜的訊息下,要釐清所謂「白色力量」的論述基礎「白色價值」,在贏的時候固然可以大言不慚,然而在聲勢下滑之際,還能抓住「白色力量」嗎?
▲當年幫助柯P競選成功的姚立明(左),痛批柯P上任後沒有遵守選前概念,背棄自己承諾的價值,並宣布將助姚文智(右)角逐年底台北市長選戰。(圖/記者翁嫆琄攝)
我覺得與其說是「白色力量」,不如說是「白色聯盟」比較恰當。「白色聯盟」裡,可稱得上是「穩定的白色族群」,恐怕只有年輕族群!然而這群「白色族群」會不會真出來投票呢?這點恐怕連柯P都要認真的掂一掂。上次,因為對手是「富三代」、「政三代」的連勝文,身為急診室醫師的柯P占盡形象優勢;而今,若藍營是丁守中,而綠營是姚文智等,無一有顯赫背景,儘管他倆形象不突出,卻代表了長期以來藍綠基本的價值,穩固票源可說是綽綽有餘。
然而柯P一任下來,政績普普、滿意度差強人意,能否號召年輕選民跟當年一樣跳出來「改變」現狀,我多少存疑。因為,柯P已是首都市長了,還要「改變什麼」?支持他,不就是一種「維持柯P現狀」嗎?而這更是柯P深陷的論述困境。
何況,柯的麻煩還有蔡英文布下的「台灣價值」網羅。之前,他游走「兩岸一家親」,招致獨派、深綠的圍剿,可能流失綠營票源,但能否被「兩岸一家親」所可能引來的藍營票源所彌補?這不會是個輕易可以回答的問題。至少,昔日的「政治精算師」,上次大選的操盤手姚立民不再為他護盤後,應該也不會「樂觀的」替他估算勝面在哪吧!反而會帶著柯P只能「共患難」的嚴苛質疑,削減了昔日「白色聯盟」的聲勢。別忘了,近日觀傳局長簡余晏的離職風波,以及協助柯P善後此事的副市長陳景峻,似乎也漸顯焦慮與不滿等,都可能讓柯P的「白色價值」被他個人的行事風格爭議,給逐漸吞噬掉!
柯P怎能不審慎以對,不自我反省呢?
從「白色價值」到「台北價值」,看得出前者本來就很脆弱,而且是跟著形勢與對手條件而定的。而後者呢?柯P提出的時間點是在蔡英文考他「台灣價值」之後,而北京又來插一腳,借力使力以柯打蔡,這更讓柯P陷入綠營質疑的「八陣圖」裡難以自清。但「台北價值」不是沒有一定意義的。當年國民黨執政優勢,陳水扁卻殺出當選台北市長之路,即有「台北價值」在內;而後,馬英九以外省二代高票當選台北市長,除挾北市昔日的藍營板塊優勢外,亦有「台北價值」在內。更別說柯P贏過藍營的連勝文,喚起了青年選票意識,當然更有其「台北價值」!
那,此刻呢?柯P的「台北價值」經過4年執政,經營出什麼「台北的意義」呢?在蔡英文的「台灣價值」的催逼下,柯P敢說出什麼不同的「台北價值」,而非流於耍嘴皮的口號嗎?尤其重要的,在中國一路打壓台灣,但卻哄抬柯P的詭異情勢下,柯文哲敢說出怎樣的、有自主性格的「台北價值」嗎?
我在等著柯P的回答。我相信,當年支持他,而今在搖擺的白色選民,也一定在等他的回答!
好文推薦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蔡詩萍,學政治,喜歡文學、藝術與文化。對事物的觀察,總試著保持相對獨立的位置。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88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