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賴清德偕同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召開記者會,握手合照。(圖/翻攝直播)
●莊清隆/自由評論員
台積電3月4日宣布增加1000億美元(約新台幣3.3兆元)投資於美國先進半導體製造,包含興建3座新晶圓廠、2座先進封裝設施,以及1間主要研發團隊中心,連同原先已投資的650億共達1650億美元,市場擔心台積電會變成「美積電」。
經濟部長郭智輝3月4日出席立法院「施政方針及施政報告繼續質詢」會前受訪表示,他對台積電赴美國投資表示樂觀,台積電是全球性公司,該公司全球布局,會針對其市場做出決定,「我們支持它」,對於台積電恐變「美積電」?郭智輝表示「多餘的想法」。
川普再度上台後即一再放話要整治台積電。指責臺灣搶走了美國的晶片生意,要徵收100%關稅加以報復。台積電這筆投資比投資大陸、日本、德國總合還多,等同把一大袋雞蛋投放在美國籃子裡,其風險是否適當實值得推敲。
把台積電送到美國當人質? 各界怎麼看
從現實地緣政治經濟交織的情勢看,這項投資更像把台積電送到美國當人質,作為美國保護台灣的擔保。現在台灣更需要引資發展國內產業,增加就業,尤其是青年高薪職業的當下,對台積電跡近被逼的投資案,經濟部長毫不評估考慮,不敢稍加置喙,未免太沒肩膀了。
川普聲稱這筆美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單向外來直接投資(FDI),將在未來4年內,為美國帶來4萬個建築工作岡位,以及數萬晶片設計與製造崗位,並在未來十年內創造2000億美元間接經濟產出。
如其效果真如所言,若這筆資金轉投入台灣,足以媲美七十年代十大建設,為台灣再創經濟奇蹟,讓台灣經濟再度起飛。
一向唱衰大陸經濟的財經名嘴謝金河更發文對此台積電投資美國案大加讚賞,甚至吹捧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進入白宮和川普開記者會,「這是台灣第一人,台灣歷任總統也沒有人有這個待遇。」還批評質疑台積電投資美國的人是「積極配合中國統戰部的「疑美恨川」派。還以(5)日台積電的ADR(TSM)上漲,表示反映此項投資是利多消息。
但隔天馬上被打臉,台積電ADR(6)日收盤下跌4.57%,收在175.85美元,且台積電夜盤也再次跌破千元大關。
有「外資首席分析師」之稱的柯克蘭資本董事長楊應超近日接受《下班經濟學》訪問,表示在大國博弈下的台積電,台灣矽盾有可能步上日本後塵。楊應超認為,川普劍指台積電的目的,就是要高端晶片回美國,最好的方式是把Intel救起來,但是很難,所以短期方案就是叫台積電來做,「整個搬來最快,川普的目的是到美國生產就好,誰做都一樣。」
楊應超直言,從商業角度看,台積電去美國完全不合理、沒意義,成本高、缺工缺料,「給多少錢根本補不足成本的高」,這可從台積電日本熊本工廠,啟動要比美國亞利桑那工廠晚半年,但量產卻要早半年。日本速度比美國快一年。去年,台積電推遲了亞利桑那州第二座工廠的量產時間表,稱該工廠將在2028年投產,而非原定的2026年。也就是說,拜登任期內開工的項目,到川普任期結束時才有可能投產。
主要的原因,乃是美國荒廢製造業基礎已久,人才與經驗不足。媒體報導,被派往台灣接受一年培訓的美國工人抱怨工作條件差、培訓不足;臺灣工人則抱怨美國人傲慢,沒有半導體晶圓廠所需的工作態度。美國的工會文化也讓台灣企業吃盡苦頭。
台積電財務長黃仁昭曾稱,亞利桑那晶圓廠的初期建造成本,較台灣本土高4到5倍。再從英特爾(Intel)的落魄看,它可算是台積電的先輩老大哥,如今落得快要關門想要賣給台積電,就表示美國非台積電的「應許之地」,在美國的投資可能成為台積電的「拖油瓶」。
曾當過經濟部長郭智輝EMBA老師的台大管院副教授邱宏仁也表示台積電在未來四年將投入美國設廠1650億美元,除了刨掉台灣晶圓代工的根外,也將令台積電股價劇烈震盪向下,中長線探底500元台幣以下,直言魏哲家必須下台,向台積電股民及台灣全民道歉。
邱宏仁分析,台積電專業代工的成功關鍵,建立在高度紀律及效率的營運模式,這是其先進製程技術優越性的礎石,但這在移轉到美國後,很高的機率是「蕩然無存」。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認為,台積電此舉「做錯了」,應將籌碼交由政府統籌談判,而非企業單獨與美國談判。 吳大任說,美國並未承諾補貼,也未承諾對台灣其他企業降關稅,台積電單獨談判導致「企業被個個擊破」。也使「台灣莫名其妙失去一張最好王牌」,未來政府要談判將更困難。
他指出台積電年度資本支出約300-400億美元,赴美投資高達1650億美元,勢必影響台灣本地投資動能。他認為台積電本可視為台灣與美國談判的最重要籌碼,但這次決議使台灣政府角色被邊緣化,原本可用來爭取補貼或減稅等優待措施,但如今美國直接與企業談判,台灣無法獲得整體產業利益。
▼美國總統川普與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在白宮宣布加碼投資。(圖/路透)
川普施壓得逞 未來台灣不買單後果會如何?
美國國防部次長柯伯吉於美國聯邦參議院聽證會上,表示台灣軍費應占GDP10%。 川普對受美國保護的歐日韓盟友增加國防支出的立場非常強硬,台灣如以2025年GDP 預估值26兆4493億元為基準,10%是2兆6449億、占2025年中央政府歲出總額3兆1325億的比例84%。
美國國防預算只不過占GDP的3.2%、川普還宣稱以後美國還要逐年遞減,以色列5.2%、歐盟不到1.5%、中國也不過是1.7%;要求台灣增至GDP的10%,台灣的軍火又是100%購自美國,美國作此要求完全是吃定台灣。
此次川普施壓台積電投資案完全得逞,要是接下來要求台灣軍費應增至GDP10%,台灣如何應對,且從川普與澤倫斯基會談破局看,川普是個不順其意就會翻臉的人,台灣如不買單,後果如何?實不容樂觀。
所以吳大任教授說得有道理,台積電既被視為「護國神山」,川普又視晶片產業的盛衰為國安問題,所以台積電投資美國應交由政府當籌碼談判才是上策。且根據《產業創新條例》相關規定,台灣公司於國外投資達新台幣15億元以上者,應事前向中央主管機關申請核准。
但此1000億美元(約新台幣3.3兆元)投資案竟由業者自行談妥後,政府閉著眼睛背書,實在夠瞎。楊應超說「說美國什麼都好,美國最看不起這種人的!」強調「跟老美打交道你要據理力爭,要講道理,有時候你可能還要兇一點,反而如果什麼都說好,什麼都溫良恭儉讓「就完蛋了」,這樣就會被川普欺負到底。」
但楊應超也知道台積電不可能不去美國,因此認為「去的話做得越慢越少越好,就是拖」,如果被逼著做快一點,「技術也越少越好,最好要留在台灣」,所以台積電最好的因應之道就是「越不先進越好」、「越少做越好」。反正美國政局多變,能拖過川普任期後再說。
台積電是亞洲市值前三大企業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晶片製造商。其主要業務涵蓋晶片製造、封裝、測試及技術服務。憑藉先進的製程技術與持續創新,台積電在國際市場享有盛譽,晶片製造市占率居全球首位,並為聯發科、蘋果、NVIDIA、AMD、OpenAI(ChatGPT的開發公司)等知名企業供應先進的高效能晶片。
所以台積電一旦在美國落地生根,免不了會將將技術、生產、研發移往美國,甚至誘使關聯產業也投入美國形成產業鏈,那對未來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可是一大威脅,如到時美國又祭出要對非使用產自美國的半導體產品重課關稅,那台灣就賠了夫人又折兵,被打落牙齒還要和血吞,台灣失去「護國神山」的加持就悔不當初了。
總統賴清德與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3月6日於總統府聯合召開記者會,肯定台積電在美投資案,可說完全背書。是禍是福,是對是錯,實在難料。
▼到時美國又祭出要對非使用產自美國的半導體產品重課關稅,那台灣就賠了夫人又折兵(圖/路透)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我們想讓你知道…台積電一旦在美國落地生根,對未來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可是一大威脅,如到時美國又祭出要對非使用產自美國的半導體產品重課關稅,那台灣就賠了夫人又折兵,台灣失去「護國神山」的加持就悔不當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