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有人提議農曆春節改依陽曆新年一起過,好讓假期能與歐美企業同步。(圖/記者屠惠剛攝)
對多數人來講,春節假期就是聽長輩抱怨的時刻。在各種奇言怪論之中,近年最「ㄎㄧㄤ」的一種,大概就是:「台灣的年味愈來愈淡了,這都是因為政府推動去中國化的結果。」大過年的好像不該罵人,但這種說法實在是「爽過頭」的人才會講的。為什麼呢?
以前過年,百業多是配合整個節慶調整作息,不少單位更是尾牙後就進入半休息或停產的狀態,大家也有餘裕和心情去打掃、採買、布置,準備過年。現在呢?都在上班啊!除了不能停的輪班制公司,奮戰到除夕當天的公司也是一堆,更別說初二初三就開市拚業績的,而且他們還不是專做年節客,只是一般營業店家。這樣怎麼還會有年味?
雖然保守派的在抱怨,但改革派的可沒有停止動作:近來有人試圖推動春節假期調整方案,就是改依陽曆日期來過春節。這票人(以下簡稱「提案方」)可不是因為想「去中國化」才這樣做的,而是基於某些利益考量。他們到底是何方神聖?如果這案子通過了,又會對尋常百姓有何影響呢?
在勞基法修法過後不久,一些政治公關業者就收到特定人士邀約商談「改依陽曆過春節」的政策提案。「提案方」不是要反傳統或是反中國,因為若要「去中國化」,應是完全廢止春節。他們的訴求是保持春節連假,但把放假時間改依陽曆行之,也就是從12月31號開始放,而國曆元旦就是農曆的大年初一。
雖然(依中國北方氣候來排定節氣的)農曆不太對應台灣的地理環境,不過台灣鄉村還是有許多人依照農曆過活,就連記生日都仍以農曆為主,因此若把所有農曆節日都移去陽曆過,勢必會對某些人造成很大的影響。至少也會出現中秋節沒有月圓的「擺爛」狀況,那就真的成了「烤肉節」了。
但亞洲多國也一直面臨「改依陽曆過春節」的提議。日本是最早試著這樣做的大國,他們在明治維新後不久就改依陽曆過節,至今運作上也沒啥大問題,但中、韓、台都還是保持兩曆並行,也都會另外加放春節連假,但這可不代表這些政府沒考慮過要改變。
▲日本為了加速西化好和歐美接軌,於明治維新後不久就改依陽曆過節。(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事實上北伐期間的南京國民政府,就曾經力推廢除農曆,但民間沒啥人理會這個政策。到了民國19年,國民黨更全面禁止農曆春節放假,甚至派出軍警查緝春節時不開門營業的店家,但搞了幾年也都不成功,最後只能宣告放棄。昔日政府會想廢除農曆,是要加速西化的過程,好和歐美接軌。但現在為什麼又有人想要提案改依陽曆過春節呢?這就和「放假」有點關係。
現在台灣的春節法定休假是4天,而陽曆元旦是一天,如果把春節改到陽曆一起過,全年總假期就會直接少一天。因此「提案方」認為,可以採行兩個解決方案:第一,農曆春節仍保持放一天(除夕或初一);第二,兩假期整併,春節改成5天連假。
第一案,也就是春節保留一天,這反而會造成很多問題,因為還有一天假,多數國民可能還是覺得應該回去團圓一下,但因為只放一天,要移動回鄉就會非常困難,更何況初二要回娘家的,又該怎麼辦?
而第二案看來,在立法上比較有誘因,許多民眾較會支持,因為一口氣連放5天(春節4天加原本元旦一天),就等於是7天連假(一定會接到週六、日),運氣好還有機會9天連假,對於安排各種出遊活動更有餘裕。
但這第二案也不是沒有問題。如果只是要讓假期串連起來,那為何不把元旦那天改來加入農曆春節呢?反正元旦對台灣人來說一點意義都沒有,就是只有放一天假,「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假」值很低,頂多就是讓參加跨年晚會的年輕人補補眠罷了。
所以「提案方」的真正理由,並不是讓大家方便連假而已,那只是吸引百姓接受此議的宣傳手段。他們最主要的考量,還是企業經營面的算計。歐美公司總是12月底就陸續放大假,員工鳥獸散,台灣這邊的許多業者就只能空等洋人回來上班;等一月多對方員工慢慢到齊了,業務互動才剛要開始,台灣又近入尾牙季和春節,錯開的情形有點麻煩。
如果改依陽曆過春節,台灣的尾牙季差不多就對到洋人的耶誕節,春節又一起放,那就剛剛好。但這樣就和中國那邊錯開了?在「提案方」眼中,和中國錯開反而是好事,因為台灣業者多數是兩岸都有公司,因此兩岸的人力正好在對方的春節假期可以交互支援(其實就是可以拗人加班),讓整體運作順暢無縫。
▲元旦放一天的「假」值不高,至多就是讓參加跨年晚會的年輕人可以補眠。(圖/記者李毓康攝)
講白一點,就是「提案方」盤算過後,認為這種調整對企業主來說是「方便又省錢」。當然,企業主的利益不見得會和普通人起衝突,這樣改,對一般百姓也的確有些好處,只是如果這修正議案真通過了,那傳統農曆年的年味,鐵定是會更淡了。
有些與年節相關的祭典是依農曆「一個月30日」的制度在跑流程的,但陽曆的12月有31天,這鐵定會造成祭祀上的混亂,許多民間信仰的年度流程也會隨之大亂,因此宗教團體大概會是最主要的反對者。
雖然對年輕人來說,只要「假有放到就好」,而對廠商來說,則是「錢有一直進來就好」,但在「可量化價值」之外,還有一些不可量化的部分,即可能會在這種數字計算下慢慢消失。台灣的「年味」,正是在經濟體系強調效率的狀況下,一點一滴被磨耗掉。
因此改依陽曆過春節的提案,不算是什麼驚世駭俗的「文化大革命」,也是上述這個漫長過程的中間階段而已。別忘了,以前的春節,可是長度接近20天的流程,現在剩3、4天,大家不也覺得很自然?
不論此提案最後是否成功,這種大勢看來似乎不可逆,或許將來「過年」會萎縮成只剩「除夕晚餐吃得好一點」。那吃完了呢?大家就回頭去工作。你是否也覺得,這樣的時代,很快就會來臨呢?
好文推薦
●周偉航,筆名人渣文本,經營粉絲專頁「特急件小周的人渣文本」,輔仁大學哲學博士,專長為倫理學,曾從事政治公關工作,目前為時論專欄作家。本文不代表公司立場。88論壇歡迎多元的聲音與觀點,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