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讀不回傷神已讀不回傷心 被通訊軟體綁架的人際關係

▲滑手機,低頭族,LINE,聊天,app,通訊,手機,用手機,賴。(圖/記者柯沛辰攝)

▲科技的便利讓溝通不是問題,但卻讓人心產生了距離。(示意圖/資料照)

文/謝邦彥

你今天LINE了嗎?互聯網時代,打電話已經成「古時候」的通訊行為,取而代之的是利用即時通訊軟體來溝通。從ICQ到MSN、Skpye,演變至現在的LINE,透過這些功能強大的即時通訊軟體,可以打字聊天、可以打網路電話及視訊,私密又即時,省錢又方便。

LINE目前的全球用戶已達2.2億人,且主要集中在亞洲地區。而LINE在台灣究竟又有多普及?根據尼爾森媒體2016年調查資料顯示:12~65歲的台灣民眾,有將近91%、約1,700萬人都在用LINE。LINE的高普及率及使用率,已成為我們生活中與人溝通的必備工具,更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方式。但除了帶來便利,LINE還給我們帶來些什麼?

每天看到綠色的LINE圖示右上角所出現的紅色數字(未讀),總是充滿期待與驚喜,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會用LINE建立社群。比起打電話容易漏接或受場域限制不便講電話,LINE讓朋友、情侶、家人間溝通零距離。但試想像一個情境:老闆用LINE交代工作,你能已讀不回嗎?(過去電話可以不接);女朋友用LINE問你在哪兒,你能裝傻不說嗎?

即時通訊的「已讀」功能,讓受信息方的「距離感」被剝奪、自主空間被搶奪,也使得發信方「太在乎」。當透過LINE傳送訊息時,若對方讀取,就會顯示「已讀」,而根據臨床觀察確實有人非常介意這兩個字,每天想著:「他明明收到了怎都不回?」或是「他知道我收到簡訊,如果我不回是不是很沒禮貌?」等,尤其容易「想太多」者,以女性居多。

於是,便利的通訊卻導致不少的困擾,因而國際已有所謂的「LINE症候群」,主要就是指因人際關係焦慮而帶來不安與猜疑。此外,日本孩童的網路風險教育研究會也指出,「已讀不回」是許多霸凌和糾紛的導火線。

▲▼ 溝通,講電話,。(圖/Pixabay)

▲即時通訊上的貼圖、動畫,皆無法像講電話時的聲音、語氣能傳遞「溫度」。(圖/Pixabay)

LINE除了是民眾的溝通所需,企業為了行銷商品,會設計貼圖引誘消費者加入官方帳號或LINE@生活圈,也有些是自己建立或被邀請加入的私人群組(同學會、職場同事或各種目的性社團)。以筆者為例,共加入了200個朋友、20個社團,官方帳號10個,每天未讀訊息至少4、500封,手機整天叮叮叮、心情整天噹噹噹。該讀不讀,讀了不回又怕得罪人,乾脆不讀不回,但也延誤了溝通,增加了鴻溝。

於是,通訊軟體雖提升了聯繫的便利,卻無形中拉遠了人心的距離,一、兩句話能講完的事,卻被這些不讀不回、已讀不回、是不是被封鎖等內心戲,延宕了溝通的時間,甚至點燃無形的人際關係導火線。試想: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是否該被這便利的通訊軟體所綑綁呢?

其實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溝通,最重要的莫過於「溫度」。然而,透過文字與貼圖的溝通,又能如何感受到「溫度」?尤其在大量訊息干擾的年代,又該如何正確傳遞訊息,傳遞溫度?其實這種「不讀不回」的行為逐漸形成後,將會產生一些趨勢:

1. 未來企業用LINE來行銷更加困難:除了要有特色、溫度,又能綁定消費者眼球,才能在手機裡的眾多訊息中提升「被讀取」的機率。

2. 科技多加「人性」:科技無法取代「人心」與「溫暖」,一通電話的關懷,每次見面噓寒問暖,無論是眼神或語調,都能把「已讀不回」的猜忌與「不讀不回」的鴻溝消弭殆盡,也因此未來結合VR、視訊的即時通訊將成為主流。

科技雖帶給我們方便,但也造成不便;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而人心卻被科技所綑綁。若不能善用,即易產生「信在咫尺,心在天涯」的疏離社會。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作者謝邦彥,中華資料採礦協會秘書長,益智得有限公司顧問。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本報有刪修權。88論壇歡迎多元的聲音與觀點,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