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有感指數--態度

李武忠

國內民怨沸騰,社會充滿焦慮不安的氛圍,民眾對馬總統與內閣的施政滿意度創歷史新低,一旦對國家領導人失去信心,社會將陷於長期紛擾絕非國家之福。馬總統雖然向陳內閣開出一個月讓人民有感的軍令狀,但是怎樣才算有感,如何評判,馬政府似乎還沒有找到方向和指標,其實官員們傲慢好辯,自以為是的態度,是造成民眾反感的主要原因。因此考評官員們的「態度」應該是很好的指標。馬總統真想要人民有感,應該先管住自己及官員嘴巴,少動口多動手,真正做出成績才能改變民眾的觀感。

當前執政團隊不僅馬總統、吳副總統好辯成性,不善庶民語言又喜歡說教,內閣官員亦不遑多讓(難怪被批喜歡在鏡子裡找人),例如:經建會主委尹啟銘熱衷於寫部落格與民眾答嘴鼓,卻忽略了擘建國家經濟建設藍圖、促進經濟永續發展的重責大任;還有前行政院發言人胡幼偉為了PO iPhone5照片被質疑不愛用國貨,硬扯白色恐怖、草船借箭的不當言論,引發網友反彈,有違當初上任時自許要做有政策行銷能力、懂得掌握民意與媒體報導的溝通者。連向來都自以為瞭解農業與農民的農委會主委陳保基(前台大農學院院長)竟也失言連連,再度印證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所批評學者治國「誤國」。

農委會官員常因失言引發農怨,如「農民一天工作一小時很輕鬆」、「價格不好不要賣換別家」等等,句句「驚點」,已經讓馬總統在尋求連任過程吃盡苦頭,現任的農委會主委亦不遑多讓,更加碼演出,如針對豬農上街反對開放含瘦肉精美牛進口,說出要「豬農上街抗議不如回家養豬」;視察雲林蔬菜生產情形遇蔥農向其反映肥料價格太貴,希望主委能協助調降價格,竟反批該農民肥料放太多,要農民「省著點用」令人為之氣結;近日更因對種植有機鳳梨的年青農民楊宇帆寫信給馬總統,指出政府砸錢補貼返鄉青年務農的政策欠缺遠見,應該要健全農產品產銷體系的建議,回以該農民「經營規模僅3分地,無法產生規模經濟效益,要擴大經營規模才能提升收益」,明顯答非所問被譏為「阿嬤之見」;至立法院經濟委員會進行業務報告,面對委員質詢竟脫口說出「(農民)老了就要把土地交出來,在家領老農津貼就好 」如此傲慢的語調,更是傷透了一生為這塊土地奉獻老農的心,事後再多的解釋又有何用。

在就任短短數月時間內即鬧出如此多的「經典」言論,其背後所顯現出來的是十足的官僚心態、「專業傲慢」和缺乏同理心,讓農民無法產生認同感,更不認為政府是為他們著想,每次只在有所求(選舉)時鞠躬哈腰與農民大搏感情,當選後就高高在上,還不時板起臉孔「教育」人民;同樣的態度也出現在和地方縣政府的溝通、互動,讓地方政府有被訓誡的感覺。試問在這種情況之下,即便再好的惠農政策,也難以獲得農民的信賴與全力支持,施政結果如何已不言可喻。

國際經濟不振,景氣低迷,相信人民也都知曉,只是民眾在乎的是政府官員能否有同理心肯主動為人民著想,深入瞭解庶民生活的困境。畢竟人民的忍耐度是有限的,有感與無感往往只有一線之隔,就看官員以何種態度面對人民。

●作者李武忠,新北市,博,經濟系教授。本文為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

關鍵字: 李武忠 ET論壇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