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世足賽只有愛爾達轉播,有線寬頻業者抗議並要求開放。(圖/路透社)
體育賽事轉播為什麼這麼多爭議?
最近爭議的爆發點在於世界足球賽,一向積極爭取國際體育賽事轉播的愛爾達,在世足第一天就出現網路大塞車、直播大當機的慘劇,只好匆匆改成免費直播。
為什麼會這樣?是事先沒有估算好網路流量嗎?還是技術上確實有難以克服的瓶頸?
正因為體育賽事轉播出了問題、存在爭議,有新聞爆料說行政院由副院長出面召集通傳會、文化部、公平交易委員會、體育署、公廣集團、中華電信等單位一起開會討論,除了檢討無線電視台為何很少爭取重大體育賽事的轉播權,還可能責成公視爭取接下來的東京奧運轉播。不過此一會議後來又因故取消,有官員還否認有此會議。
另一方面,台灣有線寬頻協會也呼籲為了保障全民收視權益,政府應該出面協調,依照國際奧運規章的規定,力求普及、甚至做到免費播映。
愛爾達立即反駁說運動賽事轉播是基於商業考量,政府不該介入。通傳會(NCC)也說這是私領域的商業交易,因此不會介入。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其實這項爭議不複雜,因為包括體育賽事轉播等傳播產業,基本上當然應該尊重市場機制,但是在此同時,也不能忘記《通訊傳播基本法》第一條的要求,要「促進通訊傳播健全發展,維護國民權利」。
所以重大體育賽事轉播,只能是私領域的商業交易嗎?當然未必。基本原則是透過健全的市場機制,滿足最多觀眾的最大利益。
但是市場機制有兩大問題:第一,市場機制主要用於境內,國際授權未必適用,以免業者爭取輸入時競相拉抬買價,或是推動輸出時搶著壓低賣價,結果都會損害國民利益。現在有沒有這個情況,當然可受公評。
其次,市場常有失靈,最怕不公平競爭。愛爾達的資本額1.8億元,轉播世足的授權費卻超過2億元,而且發生當機危機就立刻改成免費,居然若無此事。難怪有人好奇背後是否有富爸爸在偷偷補貼。果真如此,那就不是健全的市場機制了。
要解決體育賽事轉播的爭議?很簡單,涉外時應該有協調平台,以免業者自相殘殺而損害國內觀眾權益,對內則要確定市場機制的健全運作,不容許存在真補貼、假競爭的情況,這樣才能創造觀眾的最大利益。
面對體育賽事轉播爭議,政府應該做什麼?第一,維護電視市場的健全運作與公平競爭;第二,設法促成涉外的協調平台,保護觀眾權益不受剝削;第三,認真把收看重大體育賽事當成國民權利,進而提出有助於推廣普及的公共政策。這麼一來,就能讓所有觀眾都能透過最便利而普及的方法、最合理而廉價的成本,看到自己想看的重大體育賽事轉播。
好文推薦
●賴祥蔚,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中華傳播管理學會理事長。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88論壇歡迎網友參與,投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