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奧正名】曾清淡/運動員的擔憂:台灣能否再踏上國際舞台?

▲亞運空手道女子金牌文姿云。(圖/記者林敬旻攝)

▲亞運中華健兒返國,圖為空手道女子金牌文姿云。(圖/記者林敬旻攝)

當亞運健兒帶著17金19銀31銅,以史上次佳成績從雅加達風光凱旋回國之際,「東奧正名台灣」公投行動小組等團體也向中選會遞交52萬6千餘份連署書,大幅跨過第二階段門檻。接下來這項公投若成案,可以預見我國在國際體壇將陷入另一次會籍動盪的泥沼中,運動員們將為了可能再度喪失國際舞台而恐慌。

這項公投案一旦成案,將於11月24日合併在九合一選舉時付諸投票,姑且不論屆時能否衝破四分之一的公投門檻,但是從此時開始已經面臨一項風險極大的挑戰。主要的風險來自國際體壇的制裁,尤其是中國大陸的打壓,難怪體育界人心惶惶。

中國大陸已經運作封殺了台中市明年舉辦東亞青年運動會,接下來勢必頻頻出招,而任何動作都可能會牽動我方運動員往後參與國際賽的機會,最令人擔憂的莫過於2020年東京奧運會。

喪失國際會籍而無法在正式國際賽一展身手,正是體育界的惶恐。回顧過往,我國運動員已因會籍或其他因素,錯過了1976年蒙特婁及1980年莫斯科兩屆奧運會,以及1974至1986年間先後在德黑蘭、曼谷、新德里、首爾舉行的四屆亞運會缺席;至於各單項運動的世界或亞洲錦標賽,受到影響的更是難計其數。

從官方到民間的體育組織,其實都深切體會國際運動舞台的重要性,各單項選手在協會和教練團的群策群力協助下辛勤苦練,目標就是渴望在國際舞台發光發熱,而不管是田徑、體操、舉重、羽球、桌球等等的項目,頂尖選手的黃金歲月通常不會超過10年,有些項目的巔峰期甚至更為短促,一生也許只有一次亞運會或奧運會的參加機會,所以他們格外珍惜每一場國際賽。

蔡英文就任總統以來,兩岸關係一直陷入僵局,而影響所及,東奧正名公投案更牽動了兩岸關係最敏感的神經。執政的民進黨雖然聲稱對這項公投案不設立場,但眾所皆知,站在連署第一線的田徑女傑紀政是總統府國策顧問;圍繞在紀政身旁搖旗吶喊者,盡是獨派人士。

連署過程的這幾個月,政府完全忽視體育界的心聲,而一些政客更以可能喪失國際會籍的風險來換取競選的籌碼。譬如正欲尋求台中市長連任的林佳龍在東亞青運舉辦權申覆未成後,轉而宣示要舉辦首屆亞太青年運動會,他卻沒說明亞太青年運動會在國際間如何定位?會有哪些國家支持?

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的附和也令人儍眼,他提到總統蔡英文指示他到台中表達力挺,要綜合政治、經濟、社會及文化實力,證明台中市有能力擧辦國際大型賽事,行政院並將召開相關會議,全力支持台中市,不論是經費、人力或外交部全部動員,「讓台中從挫折站起來,爬得更高」。

林佳龍的說法其實是一種競選語言,就算有民進黨背書力挺,就算有足夠的財力灑大錢,號召亞太各國組隊前來參加,那也只是友誼賽性質,而平心而論,我國運動員根本不缺國際間的友誼賽,不缺體育大拜拜的嘉年華會,缺的是正式錦標賽,因為唯有正式錦標賽才是頂尖運動員揚名立萬的舞台,尤其是奧運會及亞運會的兩大殿堂。

至於民進黨籍高雄市長參選人陳其邁,此時也信口開河,聲稱他若當選就要申辦2030年亞運會。這根本是痴人說夢,欺騙善良百姓罷了,因為中國杭州已經接下2022年亞運會舉辦權,2026年決定在日本名古屋舉行;至於2030年,亞奧會也已屬意由菲律賓馬尼拉承辦。高雄市究竟有什麼本事翻轉亞奧會的決定?況且,東奧正名風波有可能隨時使我國國際會籍不保,高雄市如何提出申辦亞運會呢?

這項正名公投案成案後,仍需由全民投票,即便過關也必須由中華台北奧會向國際奧會提出,而根據國際體壇種種情勢顯示,國際奧會同意我方更名為台灣的機率近乎零,國際奧會也早於今年5月初就在執行委員會議中決議,「不予核准」中華奧會變更名稱。

另一方面,國際奧會也許會在違反1981年「洛桑協議」的情況下,先將我國停權,直接衝擊我國運動員參加兩年後舉行的東京奧運會,而這起公投案就形同浪費民脂民膏,還撕裂了國人之間的感情。

自從東奧正名公投展開連署以來,體育界的心聲早已響徹雲霄,憂心喪失國際舞台的顧慮也表達得很清楚,但推動者始終無動於衷,不願剎車。既然已經走到這個地步,只好訴諸公投,但願,今年雅加達亞運會不致於淪為我方運動員的末代亞運!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曾清淡,資深體育記者,金質推手獎得主。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論壇歡迎多元的聲音與觀點,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