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中/民進黨大敗!國民黨大勝?

 ▲民進黨選後記者會總統蔡英文致詞。(圖/記者徐斌慎攝)

●張亞中/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孫文學校總校長。

全面執政短短兩年之後,民進黨遭受全面性的大挫敗,但這可以說是國民黨的大勝嗎?

四年前,台灣最大的黨是「討厭國民黨」,造成當年民進黨在地方選舉的大勝,進而在兩年後贏得全面執政。為何那時候可以說是民進黨的大勝?當時馬英九執政,但在核心的價值論述上不僅空乏,甚而拿香跟著民進黨拜。舉兩岸與能源議題來說:第一、兩岸關係不敢觸碰和平協議,不願碰觸兩岸政治定位議題,而以「不統不獨」、「維持現狀」來蒙混。相對的,在野的民進黨,卻以「分離主義」為核心,「愛台灣」、「台灣主體性」為表象的兩岸論述,取得「道德」上的制高點。2014年的太陽花運動即為一例。第二、在能源政策上,執政的國民黨面對「非核家園」的論述,毫無招架之力,最終決定核四封存,形同為民進黨的能源論述的政治正確性背書。

此外,民進黨在歷史教科書的「去中國化」,在「改革」軍公教的退休金上,都是旗幟鮮明。因此,我們可以說,2014年及2016年是國民黨的大敗,且是民進黨的大勝。

天怨人怨

從2016年挫敗之後,迄今為止,國民黨從來沒有在組織與論述上做出全面性的改革,仍是傳統國民黨的面貌。影響這次選舉最大的「韓流」,與國民黨幾乎一點關係都沒有,國民黨不僅一開始沒有將高雄視為可贏的戰場,也沒有認真地推出參選人。民進黨中央執政引發的天怒人怨,高雄地方長達二、三十年的執政,選舉戰略的錯誤,高雄地方建設的不足,韓國瑜本身的魅力,都造就了「韓流」的奇蹟。在選舉期間,韓國瑜拒絕國民黨高層上台助選,儘量減少國民黨色彩,與台中市長與新北市長當選人一樣,都將選舉定調為「人民對民進黨的不滿」,而非國民黨與民進黨的對決。另外,一些核心問題的公投案,都是民間自發性的推動,國民黨最多只是被動跟進。

另一個更有象徵性的例子。在白綠分手後,特別是在選舉後期,民進黨中央積極輔選姚文智後,整個戰略局勢完全有利於國民黨的丁守中,但是選舉結果,丁守中的得票率,卻沒有超越四年前國民黨最弱勢時的連勝文,仍然只有四成。而相對於韓國瑜、盧秀燕、侯友宜與國民黨的保持距離,丁守中卻是與國民黨高層互動最緊密的候選人,多次造勢場合,都可以看到黨內「太陽」的加持。四年前的選舉,藍軍不少人不投票,這次傾巢而出,但是丁守中卻無法超越四年前連勝文的得票率,顯示國民黨這四年來,不僅沒有進步,反而退步。

對症下藥

選舉輸贏是一回事,知道自己為何輸贏是另一回事,能否對症下藥,進行改革是更為重要的。從蔡英文的敗選發言來看,她完全不知道她錯在哪裡,國民黨如果把這次選舉勝利定位在人民對國民黨的肯定,那也不是正確的解讀。

如同四年前,台灣突然出現一個大黨叫「討厭國民黨」,四年後一個新的大黨出現了,叫做「討厭民進黨」,這並不表示「討厭國民黨」就此換位。地方選舉的藍綠逆轉,只是代表台灣民主的成熟,人民不再為政黨所綁架,對政黨容忍的時間愈來愈短。被民進黨視為禁臠的高雄市的失守,民進黨全面執政兩年就迎來全面的大挫敗,正是明證。

當「討厭民進黨」與「討厭國民黨」成為台灣兩大股力量時,對台灣並非是好事。如果台灣社會總是流連徘徊在「比較討厭誰」之間,各政黨缺乏正面性的前瞻論述,其最終結果可能是人民對整個社會的失望。

民進黨的大挫敗代表著民進黨的論述與執行能力都不為人民支持,而國民黨迄今又未能提出新論述,也沒有讓人耳目一新的組織改革。期望2020年的大選,是一個全面改革、全新論述的國民黨與民進黨的競賽,這才是人民之福。

熱門文章》
►「賭濫票」反彈──「韓流」五大致勝關鍵
►韓國瑜給高雄的啓示錄
►國民黨新五顆太陽 民進黨新黨主席

►2018大選揭曉/點我看【全系列觀點文章】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