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月入七、八萬的願景,斜槓勞工做的卻是與安全背道而馳的賣命工作。(圖/記者邱中岳翻攝)
●趙哲聖/開南大學資訊傳播學系助理教授
國慶連假一連發生兩起食物外送員車禍送命事故。「外送員之死」的高風險職業警示,終於換到勞動部的注意,直到昨天才認定外送員與平台間的關係為雇傭,而非承攬,在外送員滿街跑的當下,格外諷刺與難過。
外送員送餐,是科技設計成癮下的使用行為,民眾買外食的途徑及反射動作,早就質變。「效能分工、職業外包、時空分離」等後現代趨勢,隨著「手機指使外送化」最大特色,科技讓工作與生活更具彈性,讓勞工根據自己時間安排一或多個任務,不必被綁死固定職務。
為何諷刺?職業外包為巨型公司省去大量人事升遷退輔保障,UberEats、Foodpanda成為「打工即生活」樣板,長期雇用關係的保障瓦解,獎金制度、限時收入,成為這些平台大數據未來「財測」的唯一考量。這一大群背著保溫袋,日曬雨淋盯著手機接單外送員的宿命,與台灣機車大軍綁在一起,「勞動孤兒」因有錢賺而不在意,科技平台打著方便與獲利的冠冕而剝削勞工,食客更只因抵用券或系統優惠,而與這些勞動孤兒短短的目視交易,給錢走人,徒留外送員勞安的無奈。
騎車滑手機有安全風險,這些外送員更不是單純的只有滑地圖,還有系統訂單、搶單,甚至線上回答的任務,這樣靠手機工作的出事風險不高嗎?何況不論車子是否靜止,當汽機車發動且拿起手機來滑,使用人就已經違反法條,會被開罰。
看著月入七、八萬的願景,斜槓勞工做的卻是與安全背道而馳的賣命工作。但國家或統治者,漠視或茫然此系統殺人的牛步化思維,必須趕快對勞安與食安及這樣新經濟模式,訂出新勞動法規,保障這些四不像勞工的權益。而外送體系早該自行吸收替外送員投保意外險等,作為企業宣傳,給搏命演出的參與者一些保障。
現在最怕的形式上的優勢,外送已經深化至年輕人的手機行為,許多熱門名店也樂於與外送系統交集,當外送平台勝過市場操控的能量,又有消費者滑到底的支持,而只看到錢的摩托車外送員,沒有生死交關的警惕,這外送員之死的恐懼,很快就遺忘,無奈。
熱門推薦》
►「餐飲外送平台」應有具體管理機制
►外送員與外送平台間的法律關係?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聯合報》,請勿任意轉載。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台,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