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士清
2013年博鰲亞洲論壇所設定的議程,圍繞全球經濟充滿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下,亞洲各經濟體如何邁向永續發展,革新、責任、合作成為尋求亞洲共同發展的象徵,達到短期內經濟的快速成長已非主要目的。對於北京當局而言,「保八」作為成長動能的指標,雖具高度政治意涵,但不具實質經濟意義,若主動放緩經濟成長率及積極加速產業轉型,針對擴展內需及技術創新做出結構性調整。歐債危機的蔓延及鄰國貨幣寬鬆政策的發酵,過往依賴低成本、低品質、大市場的傳統出口導向模式將無以為繼,中國製造業的成長已到達極限,將陷入瓶頸。
中國製造業得利於對外市場的開放,加上充沛人力資源的優勢,全球製造業產業逐步向中國轉移,今日中國超過200多種以上的工業產品產量高居世界第一,佔全球製造業產值由1995年的 5.1%,上升至2010年則佔據15.6%,亮麗的數據表現不僅打敗了工業老牌的日本與德國,到了2012年的數據更高達19.8%,一舉超越美國19.4%。毫無疑問,中國製造業的產值仍然豐厚,”Made-in-China”的輝煌容景,卻因面臨持續增長的人力成本、原物料價格上漲、東南亞新興市場更低成本的競爭衝擊下,許多企業將資金投入於金融與房地產來賺取更大利潤,「辦廠不如買房」成為一種理性的投資行為,但無法專注於技術研發及產業升級的投資,存在很大隱憂。
中國過去以廉價勞動力成為世界工廠,國際市場對中國廉價成本和低廉價格的青睞,背後是付出鉅大社會成本的血汗交織,企圖把世界工廠提升為世界市場的期待,乃前因不對後果的虛幻,中國成為世界市場仍尚待努力和驗證。當局時常以管制和補貼作為政策工具,但製造業若不思進取,爭相以實業融資方式,投入高風險的金融與地產,賺取短期的高額利潤,週而復始地投入實業擴大融資,但製造業的整體生產價值鏈,仍在低階與中階徘徊。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導致民營企業爭相投入虛擬經濟,無法專注實體經濟的研發技術提升或生產流程創新,加上品牌價值的加乘效果過低,缺乏邁入國際市場競爭的雄心壯志。
中國在經濟總量上是大國,卻還稱不上經濟強國,世界前五百大的中國企業,仍無法與通用、西門子、豐田等世界級企業抗衡,從品牌、技術、管理、盈利等綜合指標衡量的差距仍大。未來的十年,即便中國頂著世界第一出口大國的光環,經濟戰略價值卻會不斷萎縮,加上人民幣匯率無法操之在己,導致中國企業在出口的利潤擠壓依舊持續,倚靠出口的製造業廠商的經營風險將顯著提升,就整體中國製造業的概況分析,中國製造業的生產仍以勞力密集型的產品為主,距離技術密集、資本密集及創新密集的目標太遠,處於國際全球產業垂直分工體系的末端,中國製造業在參與國際分工時,仍是話語權不足的綠葉。
自從中國加入WTO後,歐美進經濟體早已放棄與中國這個新興經濟體在產能的較勁,轉向以尖端技術與品牌定位對產業鏈上游的控制,來建構自身的競爭優勢。美國經濟成長的品質純度較高,科技進步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高達80%,但中國科技進步的貢獻率卻不及50%,若無法有效藉由提昇自身的核心技術能力,來強化製造業的品質及競爭力,利潤不斷降低的出口產品,將受到嚴重的限制與壓縮,民營製造者將融資投入金融與地產進行資本炒作,亦為無奈之舉。從經濟戰略意義而論,中國希冀成為世界經濟大國,這對一個處於經濟成長的發展中國家並非難事,但是大並非等於強,經濟成長的品質更重要於速度,過於重視產能的提高,而忽視核心競爭優勢的累積,太過依賴外資技術供給是中國製造業發展的隱憂,畢竟量變不會導致質變。
●作者林士清,台灣經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本文為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ETtoday新聞雲》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