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問核四--回答「反核者」的質疑

丘福隆

帝王時代不再,當今做官者在知識上没有士大夫階級的壟斷性優勢,在權力上也没有凌駕百姓的特權。事實上,政權轉移與資訊發達反而使執政者處於易曝其短的劣勢。奈何馬英九總統不識時局,依舊憑恃一己之力,片面地在眾官員的建議中勾選窩心計劃,從而頒佈命令,希望萬眾擁戴,盛讚英明。

馬總統自許為賢士,故不能禮賢下士;馬官員們秉承上意不敢有異,故若遭民意反彈,因不能自主應變而惶然失措;馬策士們因汲汲於申辯政策反制異己,既不能提出論述與證據以說服民眾,亦從未直接回答問題以釋民疑。故此,政府無能已成共識,國家社會困耗不前。

去年,民進黨立委夜宿立法院數日,以癱瘓國會手段阻止無藥可醫的美國毒牛進口台灣。但此長年抗爭卻只因“國際食品標準委員會(CODEX)宣佈「萊克多巴胺」的殘留允許值定為10ppb”戛然而止,並非因新的科學數據或新的安全事證浮現所致。亦即,馬政府當時沒能直接答覆反美牛者的質疑以釋民憂。若當時馬政府能明確說明“(1)「萊克多巴胺」是被誤導成毒品的合法動物用藥。(2)數億美國人食用含微量「萊克多巴胺」美牛逾十年,迄今安全無虞,這就是最好的臨床證明。(3)政府會採取把關措施以保證進口美牛的品質和美國人民所吃的美牛一樣。”則人民對美牛的憂慮勢必大減。可悲的是,如今美牛可長驅直入台灣,但政府並未為消費者爭取到買家的權益,亦未在美牛議題攻防中自美方獲取任何政經利益。

無獨有偶,馬英九連任總統前,核四建廠的民意支持度過半,連任後則因施政遭到民意反彈,導致核四建廠支持度銳減。這種變化也不是因為出現新的科學證據或不安全事故所致,而是人民對馬政府生氣了,轉而對核四議題做更嚴格的追究。這次,馬政府若依舊只能加強宣導,不能正面答覆反核者的質疑以除憂慮,國家社會又將平白慘遭重創。

有鑑於此,作者不揣鄙陋,試著回答一些反核者所問,冀能藉此抛磚引玉,使事實更為明確,避免無妄之災。

問題一:如果核廢料不可怕,可否放你家?

回答一:可以,但你要付我處理核廢料的國際公道價錢。我保證只會聘請我國核工專家設計與處理核廢料,也保證完工後會住在核廢料貯存地的上方。可是,我不能保證在國際禁止核武擴散條款約束下,可以順利地拿到處理核廢料執照與土地。

唯有核能是能源使用者必須負責處理使用後所產生的廢料。處理核廢料没有技術上問題,只有肯不肯付錢的問題,以及是否肯現在就付錢的問題。目前大多數國家對處理核廢料採觀望態度,因為暫時還能拖,而且再處理技術不斷推陳出新,延後處理既可省錢又更安全,往後甚至可以賣核廢料賺錢。例如:美國比爾蓋茲最近訪問韓國女總統,目的在推銷可使高階核廢料(用過的核燃料棒)延長利用價值的第四代核能技術;日本的新核廢料處理廠可自使用過核燃料棒淬取鈽,目前已將近竣工營運階段。

大型核電廠每年約產生30噸用過的核燃料,體積約三立方公尺。依目前回收技術,可產生97%再生物,剩下3%是必須長期嚴密貯存的高階核廢料,約700公斤。順此一提,玄武岩能防火與阻絕輻射線,可以抽絲聚束取代鋼材,做成防火衣、防彈衣、航太飛行器、坦克車外殼等,既輕巧又便宜,未來可運用為處理核廢的包裝材料

問題二:根據名嘴轉述專家的估計,台灣已有近一萬六千束用過的核燃料棒,可產生相當於三萬顆原子彈所產生的核輻射;核廢料的總核子含量可製造三百萬顆原子彈,台灣怎麼不危險?

回答二:核廢料不等於核子武器原料,就好比酒瓶底玻璃不等於攝影機鏡頭玻璃一般,質量、性能、科技、工藝都相差太大了。核廢料堆積再多也不會發生核爆。若原子爐發生熱氣爆炸,其主要禍害是把核廢料的氣化物擴散到大氣層,飄散全球。至於名嘴引述所謂專家的估計,恐怕觀念不清或轉述有誤,完全胡言失真。

台灣非核子武器製造國,没有大量高階核廢料。所有用過的核燃料棒目前均貯存於核廠內。40年的貯存可使已用過燃料棒降低至原先強度的千分之一以下。至於處理現有核廢料成適於長期貯存形式的設備與廠地,預計在兩年內完成。若核四加入行列開始運轉,非但六十年內用過的核棒不必外貯,而且可以提供緊急週轉的貯存空間。

問題三:核四已經耗費將近三千億元,續建還要投資更多,而且核廠操作複雜營運費錢,讓人怎麼相信核能既便宜又好用?

回答三:能源產生的電力大都現產現用,因為儲存電力不易。即使有場地與設備可將多餘的電力轉換型式儲存,這種程序也一定耗費不貲且效率很低。因此,靠天吃飯的能源如風、水、太陽、洋流等均不能穩定供電,不若核能供電可以隨機應變,開之即來關之即去,小大由之没有浪費,最適於做為全天候運轉供電的基載電力。

興建核廠確實昂貴,但做為能源原料的核燃料棒卻很經濟,核廠長期營運可提供最便宜的電力。再者,核棒可一次購入三年需要量,不必日以繼夜地輸入能源原料,也不必擔心國際能源原料價格波動或發生斷貨危機。

能源戰略是國家戰略,半世紀以來美國不斷地為能源開戰,大陸習近平主席一上任便訪俄以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一上任便訪美也都是為了尋求能源。這也同時證明投入重金與長期研發迄今都未能找到具有商業價值的新能源。亦因此,美國未來開採的頁岩油與頁岩氣必定用來增加美國產品競爭力與改善美國經濟,不會以降低國際能源價格為優先考量。

問題四:目前核能僅佔總供電能力12.6%,(實際供電力達18.4%);火力發電廠目前只有部份在運轉便達76.8%供電量。核四供電能力不過5.5%,台灣那有缺電與非核四供電不可的問題?

回答四:台灣目前若排除核能,雖然仍有足夠的電力可用,但實際上卻完全不可行,因為火力發電所佔比例太大,除了排碳量太高外,電力成本升高會使產品價格過高而失去國際競爭力,同時使國內物價飛漲傷害民生。此外,因再生性能源供電不穩,容易造成斷電。若以增建火力發電廠避免斷電,整體的問題反而更為嚴重。

全球先進國家均以便宜穩定、操控容易並且排碳量極低的核能與水力為基載電力,然後配以其他能源。核能供電比例愈高,其產品競爭力愈強,因此,即使是勞力低廉充足的大陸,目前亦積極增建56部核能機組。台灣是四面環海的能源孤島,經常缺水且不能購電輸入,故不能講求水力發電或高度依賴再生性能源,目前必須重用核能。特別是台灣許多產業屬於成熟的製造業,若產品製作成本高於競爭對手3%,很難有生存的空間。

養成良好習慣與實行節能計劃可減少能源需求,但不能降低能源價格以及提高產品競爭力。基本上,國家能源政策須根據資源與國情,採多元組合的方式才會便宜、安全、穩定。若能源組合得當,產品競爭力強,經濟繁榮;若能源組合不當,產品没競爭力,多做多賠;若科技領先,產品附加值高或有獨佔性,則人民收入豐厚,能源組合的限制性很小。

比較台灣與韓國的核能發電佔總發電量的比例(核電比),我們可以得到下列資訊:1984年台灣的核電比為50%,韓國的核電比為20%,台灣經濟飛躍超前;2010年台灣核電比18%,韓國核電比30%,韓國經濟勝出;2030年台灣擬退役核廠使核電比降為5%,韓國擬增建核廠使核電比升為60%,韓國經濟勢將遙遙領先。很顯然地,若台灣没有創新科技與配套措施而驟然廢核,屆時或可成為新桃花源寶島,卻將是化外之地。

問題五:核四建廠荒腔走板,品質不保何能續建?

回答五:成品推出前的查驗管制對產品品質最具關鍵性。既然大家對核四營建過程有質疑與憂慮,政府更應遵照核安專家林宗堯先生的建議,對營建過程從頭到尾查核檢驗以確保品質與功能。如果發覺有任何問題應立刻糾正或換新,不可遲疑將就。新式核電廠和新式波音飛機一樣,都是從全球各先進零件製造者買入的零件組合而成。因為建核電廠是成熟的工業,建核四不是台灣的第一次,也不是由預鑄零件急速拼湊而成,只要核工專家經驗老到,没有不能替換零件的問題。專業技術與經驗無可替代,核安檢測當以台灣核工專家為主幹,輔以國內外工程與機械學者業界,使查驗更為完整,複核更為客觀。再者,因林先生經驗豐富言出肺腑,政府應多方請其指教參與。

問題六:日本福島核災的教訓難道不足以說明反核的必要性?

回答六:海嘯對平原與盆地的人、畜、地、物會造成滔天的災禍,但對核廠的損害則甚小,而且海嘯襲中核四的機率遠小於飛行物命中核廠。福島的災難是人為因素所致,核四已建立多方防範措施,故福島核災不會在核四複製。雖然如此,未來發生意外的最大可能仍在人為因素,諸如:藍綠惡鬥影響核安作業、政權轉移造成刻意使核廠出包難看、人事傾軋外行領導內行、經濟疲乏以致用工讀生取代專家等荒誕不經的作為。

問題七:我們欲藉公投表達反核訴求,為何政府操作公投為核四續建解套?

回答七:人民有權政府有能是民主制度的理想結構。以公投選擇生活方式是人民的權力,必須由人民發起,不應由政府啟動以解決施政窒礙,或被政黨與政客團體藉以攫取利益。政府應致力於公投無法解決的核安作業,不應操作公投。

台灣因油電雙漲引發一聯串的經濟、政治、民生與社會問題。雖然如此,政府仍然不能插手代行民意,黨政的分際務必遵守。再者,政府的施政技巧與謀略不能完全公開,舉世皆然,否則國家利益無法維護,政策亦難推行,這些基本原則為政者應常存於心,卸任之後亦無權敍述。

日前,反核立委邱議瑩獸性大發,舉腳踹破法務部長大門,侵犯門內人民的自由與隱私,使其內心產生恐懼與羞辱感。該立委事後表示「部長躲在室內顯示心虛,可見得他是小人;我踹門是執行立委職權,没啥好怕」,顯示「犯法無罪,造反有理」為其認知。

總之,能源政策攸關國家前途與民生福祉,由公投以決定取捨自屬當然,但切莫讓等而下之的立委或不知法律為何物的暴徒們脅迫安檢成員、領銜風潮、主導民生大計。

●作者丘福隆,美國洛杉磯,生物科技業。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