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中學生就有一個想自殺! 我的期待不是你的責任

我們想讓你知道…期待是我們個人內在的渴望,外境未必如我們預期;有能力面對失望,是人生裡重要的健康指標。

▲據衛福部統計,青少年族群自殺死亡率連續20年攀升!青少年會有極度負面的想法與行為,這社會到底是出了甚麼問題?(圖/示意圖/免費圖庫pakutaso)

●吳健豪/任林教育基金會諮商心理師

四個中學生就有一個想自殺! 是父母的問題?還是社會與教育的責任?

據衛生福利部統計,青少年族群自殺死亡率連續20年攀升;而國健署110「青少年健康行為調查報告」更顯示:25%國高中生曾認真考慮輕生,甚至有10~16%曾經嘗試或計畫自殺!少子化的現今,每個孩子都是家中的寶貝,竟然會有這樣極度負面的想法與行為,這社會到底是出了甚麼問題?

我的期待不是你的責任 「雙重束縛」讓孩子覺得怎麼做怎麼錯

每當考季前,總會聽聞許多生涯抉擇的煩惱。我在從事補教工作的朋友臉書上,看見他遇到一對父母,聲稱對孩子採民主管教,讓孩子自由發展,但同時卻不斷敘說幫孩子規劃好未來要念什麼學校、什麼科系。這矛盾的現象,讓朋友啼笑皆非,我則聯想到現代父母的悲哀,在管和不管之間滿是矛盾。由於現在父母這一輩多半是在威權式教養下長大,對於民主和放手一事,其實是非常陌生的,然而隨著目前主流親職教育強調尊重孩子,於是很多父母就成了「假民主」。

最常見的像是我聽過孩子抱怨「爸媽都說尊重我的意見,但是每當我提出一個想法和決定,他們都有反對的意見,這樣的情形下,我還有做決定的空間嗎?」

這種矛盾很容易產生「雙重束縛(double-bind)」的訊息──口語上,我接收到「我可以選擇」;但在行為上,我卻接收到「我不能選擇」,這讓孩子感到困惑與矛盾,不知道到底能選還是不能選,有種怎麼做都錯的感覺,所以才稱做「雙重束縛」。這是人類學者貝特森(Gregory Bateson)所提出的,用來解釋造成精神分裂症(現在稱為思覺失調症)的原因之一,更促使了後來家族治療的發展。

悲觀,負面,朋友,友情,吵架,哭,落淚(圖/達志/示意圖)

▲專家認為,當青春期孩子向家長說著討厭,是孩子明白自己擁有關愛的證據。(圖/達志/示意圖)

我在思索,父母不是故意要給出雙重束縛訊息的,背後除了有對孩子選擇的不安與擔心外,還包括對孩子的期待。大部分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能過得健康、平安、幸福,尤其在我們華人以家族為重的集體文化之下,孩子的表現常成為評估父母成就的指標之一,所以我們會聽到人家稱讚說「哇,你女兒考上台大,真的是很會教。」、「你兒子在台積電,很好命耶!」這些都讓父母跟孩子的行為綁在一起,親職實踐的焦點就會放在孩子的表現結果,而不是過程或是關係品質、親密感等隱性指標。

親密關係中,有「期待」是很正常不過的,那是我們對關係在乎的象徵。但期待是我們個人內在的渴望,外境未必如我們預期;有能力面對失望,是人生裡重要的健康指標。然而,如果父母沒有清楚的界線,沒有足夠的自信,就會執著於孩子實現我的期待,當他們做得不符合我期待時,會指責他們「讓」我們失望,這時候孩子就背負著父母的期望。

不同的孩子對期望有不同的反應。有些孩子為了要做自己,就會故意跟父母的期望對抗──「你愈希望我怎麼做,我就愈故意不這麼做。」變成我們常說的「叛逆」;有些孩子希望討父母開心、被父母看重,就會努力達成父母的期望,除了壓抑自己的需求和渴望,還有可能達不到,此時就會非常自責愧疚,形成一個「負向」的自我形象;更多孩子介於兩者之間,就會在做自己和聽從父母之間產生極大的矛盾掙扎感,雖然很想照自己的想法做,但隱隱又對於讓父母失望感到不安,把父母的期待和感受揹在身上。

▲父母一不小心,容易把自己的關心,變成一種判斷強加在孩子身上,造成類似雙重束縛的效果。(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有時候,父母一不小心,也容易把自己的關心,變成一種判斷強加在孩子身上,則會造成類似雙重束縛的效果。像天冷的時候,孩子穿著短袖,爸媽看見孩子穿的少,擔心他們會著涼,就會說「你會冷」。這樣越過孩子的判斷,自主性較強的孩子,可能會為此跟父母衝突,但自主性較弱的孩子,就會對自己的感受困惑「我明明覺得不會冷,爸媽卻說我會冷,我到底是會冷還不會冷?」也會開始不信任自己的感受和判斷。

有些孩子在學校或人際遇到困難,產生了憂鬱反應,父母看見孩子低潮,其實會很難承受,如果直接跟孩子說:「這沒什麼好煩的!」「你有什麼好難過的。」都是直接「否定」孩子的感受,讓孩子不信任自己的感受。

多點同理心 看見「你、我」的不同

要減少這樣雙重束縛的訊息,需要我們對自己覺察,去留意我的感受和孩子行為之間的關連。像是上面兩個例子,其實內在真正表達的是「我看到你穿很少的衣服,我擔心你會感冒」來取代「你會冷」;「我看到你這麼難過,我很擔心,也很困惑,是什麼讓你這麼難過。」來取代「你有什麼好難過的」。這不是短句加長的形式改變而已,而是去看見「你、我」的不同,不用我的感受、想法套在孩子們身上。

▲要減少雙重束縛的訊息,需要我們對自己覺察,去留意我的感受和孩子行為之間的關連。(圖/翻攝自pixabay)

同樣,我們不是要減少對孩子的期待,而是去敏感這個期待背後,我的感受是什麼,是什麼想法或價值觀,讓我有這樣的感受,同時也意識到這個期待是我的,所以孩子可以不完成我的期待。去承認「我想尊重你的選擇」但同時「我有擔心,我的價值判斷可能跟你不同。我想聽聽你的想法,但你也願意聽聽我的想法嗎?」就可以減少言行的不一致。

我願意試試看跟孩子這樣說嗎:「____這是我的期待,但它不是你的責任。你可以跟我的想法不一樣,你也可以讓我失望。」

熱門點閱》

►張延廷/容忍共軍挑釁底線在哪? 速調建軍工作贏民心

►童話.世界》狼師誘少女滾床單 張孝全法庭上怒揭醜聞

►構築反詐防護網 陷阱駭客從源頭斬斷詐騙產業鏈

►胡偉良/實價登錄不是先行指標 引發恐慌大可不必

● 更多豐富的學習成長資源,請上任林教育基金會官網,或來電(02)2778-0703。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