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語言的關鍵 善加利用正遷移 避開負遷移

我們想讓你知道…「沒有一個語言是為了另一個語言存在」,我們不能用中文的發音習慣去發別的語言。練習發音時,要不定期地觀察自己的外語發音是不是大多落在中文發音上來避免口音。

▲阿翰模仿「阮月嬌」。(圖/翻攝自YouTube/阿翰PO影片)

▲ 阿翰去年曾用角色「阮月嬌」拍攝大賣場中元節廣告,遭到越裔總會連署抗議。(圖/翻攝自YouTube/阿翰PO影片)

● 方彥智/多國語言證照達人

知名網紅透過揣摩不同族群的口音,創造了不同的角色。然而在模仿越南人口音登上電視廣告時,台灣新住民發出嚴正抗議:「以表演之名行霸凌之實正蔓延,每一秒的模仿口音,都是一次次如美工刀般劃過新住民及子女的心;再多的努力與入境隨俗融入,都抵不過口音標籤的岐視化!」

到底模仿口音是不是歧視?這個問題的答案見仁見智,但幾乎每個人學習外語時,都會有口音。有人說口音不重要,語言的重點是溝通,對方聽得懂就好;卻也有人說自己因為口音而被嘲笑,沒有人願意和他做朋友。

這些口音,其實都來自於自己習慣講自己的母語,而導致在說另一個語言時,口腔不習慣動許多從未曾動過的肌肉。因此口音的問題,罪魁禍首就是你的母語。

不僅如此,母語還有更大的威脅,在母語中的習慣,常會不自覺地帶到外語。最常見的例子,是台灣人講日語時,在い形容詞後常會不小心再加上一個の,例如說好吃的蛋糕,很多台灣人會說成「美味しいのケーキ」,但應該說「美味しいケーキ」 ,這就是把中文的「的」的習慣帶到外語的例子。日文的の只能接在名詞後。同樣的道理,中文因為第三人稱發音都是「他」,於是說英文時不少人會將he和she說錯。

▲ 日文的の只能接在名詞後,但台灣人講日語時,受華語習慣影響,在い形容詞後常會不小心再加上一個の。(圖/翻攝自YouTube)

在第二語言習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領域,將人們在使用第二語言時,受到母語知識的語言干擾現象,稱為語言遷移(Language transfer)。標準的定義不限母語,任何學過的語言,彼此之間都可能造成語言遷移。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偶係利板蘭

我們先來觀察每個人講外語的口音,如果你有日本朋友學習中文,他們在自我介紹的時候,你會聽到他們說「/偶係利板蘭/(我是日本人)」,非常尷尬的是,「日本人」這三個中文字的發音,在日文中都沒有,所以他們發成「/利板蘭/」,更切確來說他們是直接用日文發音來讀。

 我  是  日   本  人
/オ シーリー ベン レン /

中文的「我/wǒ/」嘴形由小至大,而「偶/ǒu」嘴形由大至小,可是日文只有/オ(o)/音,導致日本人讀這個音時,嘴習慣不動。所以日本口音說「如果」跟「如狗」,聽起來都一樣,他們都會唸「/ルーゴ/」。同樣中文最難的捲舌音/ㄓㄔㄕㄖ(zhi chi shi ri)/,日本人常發成/雞雞犀利(チチシリ)/,日文在句中很少送氣音,所以日本人說「好吃」很容易不小心唸成「好雞」。日語的母音只有五個,因此對日本人學習外語口音時,會比其他國家的人更挑戰。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越南口音:

 大家好!我是來自越南胡志明市的○○○
/搭家豪!我失來滋約南胡知明失的○○○。/

越南語的母音變化非常豐富,但是子音同樣無法對應中文的/ㄓㄔㄕㄖ(zhi chi shi ri)/和/ㄗㄘㄙ(zi ci si)/,所以上面那句的「是、自、志、市」,越南人都會用越語語尾助詞chứ的嘴形去發這些音。

再來可以發現,所有中文四聲的字,越南人常會發成一聲。這是因為越南語六個聲調:平聲、玄聲、問聲、跌聲、銳聲、重聲。裡面沒有一個聲調和中文的四聲相同。下次聽看看你家附近的越南河粉店的老闆或店員,如果是越南人的話,講中文是不是會有一聲跟四聲搞混的現象。

行く=已哭?

上面看完外國人說中文的口音,不要笑人家,接下來談談台灣人講外語的口音。坊間很多日文老師標榜發音超簡單,五十音「啊依烏欸歐」輕輕鬆鬆就背完了。你再仔細聽日本人說話,他們的「あいうえお」真的是發中文「啊依烏欸歐」的音嗎?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日文表示笑聲的「ククク」,中文大家會寫「科科科」,沒有人會寫「哭哭哭」,因為聽起來完全不像。那麼為什麼行く的發音會有人發成「已哭」?你若觀察日本人說話,日文沒有圓唇音,所以日文並沒有中文「ㄨ(u)」的音,中文嘴巴需要往前嘟出來。但日本人他們發う行音時,嘴巴是幾乎不動的。同理,日文的あ和中文的「啊」發音也有差別,日文開口程度比中文小很多。

 

▲ 日文沒有圓唇音,在發う行音時,嘴巴是幾乎不動的。(圖/翻攝自http://chibimaru.tv)

所以我觀察一個日文老師在發音上有沒有下工夫,最簡單的基準就是觀察他う行音的發音是否正確,日文有大量的動詞結尾是る,只要他在講解動詞時大量動嘴部發出了中文「滷」的音,就知道他當年在背這些字的時候,沒有搭配音檔來練習,而是靠自己腦海裡錯誤的印象去練習。

再來看台灣人說英文的例子,舉一個很多人童年的回憶:

 I  am a  student.
/癌 AM 噁 死 丟 等/

因為中文是一個字一個字讀,但英文其實是連音的語言,上句的「I am a」都會連讀成「I'ma」,因此只要一個人讀英文,沒有靠搭配音檔練習去模仿連音,中文口音就會特別重。其次是student的咬字,結尾無聲的t一定要發出來。如果他的咬字和音調是「死丟等」,那就一定是錯的。

最後是語調(intonation),中文只有四個聲調,但英文卻像在唱一首歌,有高低起伏。我判斷一個台灣人講外文口音有多重,有一個判斷的基準:如果他的咬字和音調,大部分都落在中文的發音和一二三四聲上,那這個人的發音基本上就是不標準的。——因為「沒有一個語言是為了另一個語言存在」,我們當然不能用中文的發音習慣去發別的語言。練習發音時,要不定期地觀察自己的外語發音是不是大多落在中文發音上來避免口音

遷移不只發生在口音:認識華語和台語之間的遷移

▲▼南韓書法家在國立民俗博物館以漢字寫下對聯。(圖/CFP)

▲ 通曉漢字,是學習韓文及日文的助力。圖為南韓書法家在國立民俗博物館以漢字寫下對聯。(圖/CFP)

談完語音的遷移,看起來母語對外語學習造成的影響,似乎百害而無一益?事實上,所謂的語言遷移可以再更明確定義。母語造成學習語言時產生的干擾現象,稱為負遷移(negative transfer),無論是發音、語法、用字習慣,都有可能造成干擾,因此要小心避免。但母語不全然是造成負面影響,如果是正面影響,則稱為正遷移(Positive Transfer),例如對於漢字的理解、相近的語法、類似的用字習慣,正遷移可以加速學習。

請你翻譯這段日文給我聽:

「朝ご飯を食べてから、学校へ行きます。」

即使沒有學過日文的台灣人,看這些漢字也會猜「吃早餐後去學校。」

再來看這句德文:

「Meinen Geburtstag ist in dem Oktober.」

如果你知道Geburtstag意思是生日Birthday的話,只要會基礎英文的人,也會猜「我的生日在十月」。

所以美國人學歐語,絕對比台灣人學歐語要輕鬆不少,因為文法規則類似,但美國人學習日語就不吃香了。同樣的道理,日本人學韓文非常輕鬆,但學習歐美語言則是叫苦連天。

▲ 講「台灣國語」的人,會把「房東」唸成「黃東」。(圖/翻攝自YouTube/阿翰po影片)

不少台灣人能同時使用華語和臺語或客語,因為這幾個語言間語法大致相同,而且有大量的共用字,因此當然存在正遷移,互相學起來都比歐美人士省力很多。而有人華語比較流利,有人則是台語或客語比較流利。如果我們去觀察「台灣國語」,便會發現存在許多語言遷移的現象。

因為台語沒有捲舌音,所以講「台灣國語」的人,很少捲舌也不會兒化音。「房東」會唸成「黃東」,因為台語沒有ㄈ(f)音。他們唸「國語」兩字唸起來像「狗蟻」,因台語沒有「ㄨㄛ(uo)」的音,也沒有「ㄩ(ü)」。

同理,一個只會講華語的人,他唸台語的「台語/tâi-gí/」,會唸成「呆藝」,因為華語裡沒有台語的濁音g。同樣因為華語沒有入聲字,也不習慣大量變調,因此只講華語的人在台語的入聲字和變調都要花上更多心力練習。

再來談到語法上的遷移,台灣人會說:「不要用跑的!」聽起來沒什麼大問題吧?但在華語教學領域,「用」的後面接名詞,表示手段、工具、方法。用的後面其實不能接動詞。可是台語語法卻是說:「莫用走的/Mài īng tsáu—ê/」,這就是台語影響到華語的例子。

華語其實也影響到台語,台語說「一邊……一邊……」的句型,例如「邊走邊看」是說:「那行那看/ná kiânn ná khuànn/」,但是受到華語的影響,後來「一面行一面看/tsi̍t-bīn kiânn tsi̍t-bīn khuànn/」也變成了可以用的台語語法。

正因為語言遷移是一體的兩面,我們不必因為語言的負遷移而感到壓力,相反地,如何正面地看待遷移,「善加利用正遷移,小心避開負遷移」,便是學習語言的關鍵。

▲ 方彥智(Zack Fang)著,《外語腦升級革命》,時報文化。(圖/時報文化提供)

● 本文獲出版社授權,摘自《外語腦升級革命》。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