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不靠美打贏六日戰爭 美在中東角色由被動變主動

我們想讓你知道…埃及、敘利亞、約旦三個阿拉伯參戰國有共同的缺點:將士無法同心協力、軍事部署失當、後勤補給作業緩慢,政治與軍事領袖的觀念步調不一。

▲ 1967年6月5日, 184架以色列軍機起飛。以色列只花了六天的時間,在6月10日前,分別擊潰了埃及、敘利亞、約旦及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聯軍。(示意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 作者/張良任

1967年6月5日清晨7時45分, 184架以色列軍機起飛,ㄧ舉摧毁埃及的空軍,開啟了第三次以、阿戰爭。以色列只花了六天的時間,在6月10日前,分別擊潰了埃及、敘利亞、約旦及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聯軍, 佔領了大批的土地,對中東地區未來的政治、社會、經濟、戰略帶來了巨大的變革。美國在中東地區所扮演的角色也由被動變為主動,由消極被迫轉為積極。

56年來,以、阿之間的很多衝突就是來自於1967年這一場經典的戰爭, 它是以、阿衝突的歷史轉折點。

由當時各國的內政來看,戰爭的爆發純屬意外。主事者在戰前既無預期,也未著手規劃進行全面戰爭。主要的參戰國埃及不論在軍事、內政或外交方面都不具備進行全面戰鬥的條件。敘利亞在激進的復興黨高壓統治之下大失民心,統治地位脆弱,必須找一個讓不滿群眾能轉移注意力而又受歡迎的目標,那就是對以色列進行戰鬥。約旦國王胡笙做了錯誤的戰略判斷,戰爭發生前一個星期與埃及簽訂共同防禦條約,必要時,約旦軍隊由埃及統率。當時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運動則是依附在敘利亞羽翼之下。這三個國家可以說是錯估了形勢,做了錯誤的軍事判斷與動作,在政治上也是合謀而不同心。三個阿拉伯參戰國有共同的缺點:將士無法同心協力、軍事部署失當、後勤補給作業緩慢,政治與軍事領袖的觀念步調不一。以色列為了生存,以高度之機動與信心,以攻代守,發動奇襲,而獲得最後的勝利。值得強調的是,以色列以寡擊眾,常備部隊較少,主要是靠臨時徵召的後備軍人,在兩天之內把他們投入到戰鬥的崗位。

以色列雖然在六日戰爭中重創敵人,獲得全面的勝利,但其最高目標——獲得阿拉伯國家的外交承認,卻無法憑藉軍事的勝利而達成。

▲ 以色列在六日戰爭時,以寡擊眾,最終獲勝。(示意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六日戰爭結束後,以色列所控制的土地比原來大了四倍,使其安全大為改觀,首次擁有了防禦的腹地。在北邊的戈蘭高地,控制了一片1200 平方公里的土地,炮口直指大馬士革。以色列也控制了約旦河的西岸地區,包括耶路撒冷在內;在西南邊控制了西奈沙漠以及最南端的迪倫海峽,給以色列帶來了最佳的安全屏障。

但在以色列的佔領區,有54萬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另外有50萬約旦 人、埃及人及敘利亞人,這些人都變成了難民四處逃竄,流離失所。巴勒斯坦游擊組織就從難民營中逐漸發展出來。

今天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之間幾個主要的問題都來自於1967年這一場戰爭,其中包括以色列應否從佔領的的戈蘭高地撤退、耶路撒冷的地位與歸屬、東耶路撒冷的屯墾區及多年來已經增長到多達5、6百萬的難民,他們的返鄉權利如何?

在戰爭中,美國並沒有出兵援助以色列,當時詹森總統並不主張美國採取高階層的密集外交斡旋,一方面美國在阿拉伯的世界影響力有限, 另一方面,在越戰吃緊的情況下,美國沒有餘力去進行。因此主要的外交努力在聯合國體系內進行。但聯合國成效不彰,反而美國逐步加深在中東地區的介入。六日戰爭之前,蘇聯既提供情報、武器,又提出口頭保證,使埃及、敘利亞兩國錯估了其意向。戰爭爆發前,蘇聯卻要求埃及克制,不要首先發難,結果吃了大敗仗。戰爭中,蘇聯給阿拉伯國家的援助遠遠少於美國對以色列的援助。戰後,蘇聯在阿拉伯國家的地位也引起了疑慮,削弱了它的地位。

▲ 1967年六日戰爭後,美國在中東地區所扮演的角色也由被動變為主動,由消極被迫轉為積極。(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1967年的六日戰爭對台灣可以有一些值得參照之處,如以色列的戰鬥機的奇襲,ㄧ舉摧毀埃及大部分停在地面的戰鬥機,奠定了勝利的基礎;對敵人軍事部署及動態的精確掌握;電子作戰干擾及摧毁了敵人的情蒐功能;後備部隊迅速到達指定戰鬥位置;以色列當時的國防部長戴揚(Moshe Dayan)及參謀總長拉賓(Yitzhak Rabin)都是經過戰爭洗禮的優秀戰略家與指揮官。最重要的是以色列並沒有要求或冀望美國出兵援助,而是倚靠本身精良的訓練,以寡敵眾,成功禦敵。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