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式的貿易保護主義再起 全球化恐岌岌可危

我們想讓你知道…川普式的貿易保護主義對全球化造成顯著負面影響,特別是對全球供應鏈、經濟增長等方面產生了改變。隨著的進一步發展,未來新的全球化可能更傾向於在區域內形成「選擇性全球化」,而非單一全球市場。

▲▼美國總統川普。(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不少人憂心,川普式的貿易保護主義再起,全球化恐岌岌可危。(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 李沃牆/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

早在今(2024)年初,《經濟學人》年度特刊《2024全球大趨勢》就指出,決意再問鼎白宮的前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將以過半支持率,贏得這一場戰役,如今預言也應驗。川普以壓倒性的勝利,當選美國第47任總統。曾在經貿外交上採取極端保護主義、強調「美國至上」的狂人川普回鍋執政,勢必掀起千層浪,捲起千堆雪。以致不少人憂心,川普式的貿易保護主義再起,全球化恐岌岌可危。

川普式的貿易保護主義再起

「川普式的貿易保護主義」是指川普政府推行的一系列貿易政策,主要以高關稅、限制進口和促進本國製造業為核心,旨在縮小貿易逆差、保護美國本土產業,並藉此重塑美國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讓「讓美國再次偉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MAGA)。川普曾在他的執政期間(2017-2021)對中國大陸(下稱大陸)發動三波貿易戰,合計對5,500億美元大陸進口產品課徵關稅,進而引發了全球國際貿易、金融市場及經濟震盪不安。

這次自稱「關稅人」(Tariff Man)的川普回鍋,為確保必需品的供應鏈為100%美國生產,揚言調高各國輸往美國產品關稅至10%,要對所有自大陸進口商品課徵60%關稅。若他兌現競選政見,則未來恐有幾個重大影響。

一、供應鏈持續「去中國化」:川普主張公平貿易(fair trade),認為美中之間的貿易不平衡影響國家安全,尤其在科技領域。針對中國企業,特別是涉及敏感技術的企業,進行制裁,並要求本土和盟國企業遷出或縮小對大陸供應鏈的依賴。然而,由於全球供應鏈深度交織,貿易摩擦對全球經濟帶來不穩定性,包括原材料成本上升、供應鏈中斷及通膨上升等問題。

因此,美國等西方國家推動跨國企業將生產線設在較近的國家或回流至本土。不少在中企業為分散風險,這幾年早就將部分供應鏈重新移轉至其他國家,如東南亞或印度,即並從China+1延伸至China+N。這一趨勢讓墨西哥和中美洲等地區成為替代生產地,同時也促使美國政府出台激勵措施吸引本土投資。

二、強化各國的自主供應鏈:自2018年的美中貿易戰後,大陸即不斷地強化自主供應鏈,除了因應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供應鏈去中國化」,另一方面,也是嚴防美國對高科技的「卡脖子」。尤其,執行中的「十四五規劃」(2021-2025)亦強調科技自立自強,要加快推動國內自主研發體系的腳步,打造自身完整產業

供應鏈,降低關鍵技術與關鍵零組件依賴國外供應的比例,以確保產業能持續發展。另根據近日南華早報報導,大陸當局早在美國總統大選前即要求智庫分析川普及賀錦麗未來內閣成員及對中立場,並於年初開始研議如何在川普第二任期做好因應準備。

隨著美中貿易戰的深化,部分國家也開始反思其對全球化的依賴程度,並考慮加強本土經濟的保護措施。例如,歐盟有感於在關鍵技術與領域逐漸落後全球,疫情更加劇歐盟的戰略依存性困境,導致醫藥品與醫療器材、車用電子等關鍵產品發生短缺,如何在關鍵技術與領域上強化戰略自主性顯得格外重要,2021所提的「開放性戰略自主」(Open Strategic Autonomy, OSA)便因應而生,預料在川普當選後將會更加強化。全球經濟的不穩定也促使一些國家效仿川普式貿易保護政策,並設置關稅、非關稅壁壘或進口配額,以防範過度依賴進口對本國經濟的潛在風險。

▼隨著美中貿易戰的深化,部分國家也開始反思其對全球化的依賴程度,並考慮加強本土經濟的保護措施。(圖/路透)

▲今年上半年中國大陸已不再是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了。(圖/路透)

三、刺激大陸祭出更大規模的貨幣與財政政策:川普若確定對大陸加徵關稅,短期必然對出口構成壓力,外貿受阻,經濟成長空間將再度受到壓制。也因而,大陸當局提出提振內需等政策的必要性與可能性將跟著增加。君不見,大陸除了於9月24日起宣布降息、降準及相關的救市政策後,又於川普當選後的11月8日宣布,未來5年將為地方政府發行10兆人民幣專項債,用以化解地方政府的債務。據此,未來應該還會視川普的實際對中行動後,再採取有力的貨幣及財政政策。

四、全球貿易及經濟增長放緩:高關稅和各種貿易壁壘增加了進出口成本,使得商品價格上升,壓縮了消費者的購買力。美國與大陸之間的貿易戰進一步加劇了這種影響,導致雙邊和全球貿易減少,從而影響了全球經濟增長。再者,貿易摩擦加大了市場的不確定性,企業在投資決策上更加謹慎,尤其是跨國投資的減少。由於企業擔心貿易政策的不穩定,許多項目被延後或縮減規模,削弱了全球經濟活力。

▼美國與大陸之間的貿易戰進一步加劇影響,導致雙邊和全球貿易減少,從而影響了全球經濟增長。(圖/攝影師陳耀恩授權ETtoday新聞雲使用)

▲▼四川,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長江,中美貿易,瀘州港,水運,臨港片區。(圖/攝影師陳耀恩授權ETtoday新聞雲使用)

舊全球化岌岌可危 新全球化正萌芽

如前所述,川普式的貿易保護主義對全球化造成顯著負面影響,特別是對全球供應鏈、經濟增長、以及跨國企業營運方式等方面產生了深遠的改變。隨著美國採取高關稅、限制進口等保護政策,全球貿易體系和供應鏈的穩定性面臨挑戰,進而推動一些國家和企業重新思考全球化策略。進一步言之,伴隨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全球化的理念也受到挑戰。一些國家和企業更加注重「本地化」生產,優先

考慮本國的經濟穩定與安全,將全球化發展的重心從追求低成本轉向風險管控。傳統製造業因貿易保護政策受到影響,部分國家和企業將資源投入到數位經濟和服務業。數位化和科技創新產業反而加速成長,這也使得全球化的範疇逐漸轉變,以數位技術驅動的「新全球化」正在形成。

所以,「全球化已死」並不意味著全球化完全消失,而是指傳統的全球化模式在轉型,全球經濟正從「一體化」走向「多中心」或「區域化」、「數位化」的模式。傳統的全球化強調全球勞動分工和最低成本生產,而新的趨勢更注重供應鏈的安全、環境永續性以及國家主權需求。隨著技術、政治、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未來新的全球化可能更傾向於在區域內形成「選擇性全球化」,而非單一的全球市場。

▼川普式的貿易保護主義對全球化造成顯著負面影響,特別是對全球供應鏈、經濟增長、以及跨國企業營運方式等方面產生了深遠的改變。(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古生物學家伊恩.韋伯斯特發明一種互動地圖。(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李沃牆專欄

李沃牆專欄 李沃牆

現任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專任教授及兩岸金融中心副主任,亦為富華創投及兆豐第一創投董事、品豐投顧榮譽顧問。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