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6遊行,年輕人上街高喊公平正義救台灣。(圖/記者李毓康攝)
● 杜聖聰/銘傳大學副教授兼廣播電視學系主任
七月十六日遊行本來就是柯文哲的場子,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相較柯文哲和郭台銘的痛快發言,較為溫和,當選戰模式從傳統以政黨為主,轉變為不斷拋出議題,製造議題戰場,快速收割各族群選票的情況下,侯友宜的溫敦形象就顯得吃虧。
對國民黨支持者來說,九合一縣市長大選後獲勝,在新北市痛宰林佳龍四十六萬票的侯友宜,當然是藍營第一人。沒有想到,侯被提名後卻發現,侯不耐打而且國民黨內部整合紛亂;過去他的「侯侯做代誌」聚焦新北市政,卻讓黨內同志認為,侯習慣「明哲保身、歲月靜好」。
加上侯對於兩岸、國防、外交的國政方針並未做足功課,對於網路媒體運作進入不了狀況,無法搶佔媒體話題權;在二十到四十五歲選民心中,成為異次元空間的存在。因此,侯的民調墊底,一直找不到翻轉的契機。
國民黨路線之爭 泛藍基本盤估計640萬人
接下來我們要問,國民黨到底可不可能「換侯」?如果不「換侯」,未來侯有沒有翻轉戰局的機會?
從國民黨內部來看,黨內兩條路線的鬥爭始終沒有停過。講白一點,以黃復興、韓粉、洪秀柱的集團堅持的是「中國國民黨」路線;以朱立倫、地方派系大老等人堅持的是「台灣國民黨」路線,並自栩為「理性藍」。
上次大選韓流得勢,竭盡所能取得約552萬票,加上宋楚瑜約61萬票,在投票率74%的情況下,泛藍動員的極大化票源約為613萬票。至於2016年朱立倫381萬票,宋楚瑜157萬票,投票率為66 %,泛藍加總票數約為538萬票。就算把當年拒投的8 %選票全加到泛藍身上,也難以跨越640萬票的紅線。
所以,明眼人一看即知,不管泛藍是如何整合,開出來的票數頂多就是613萬票或640萬票,均不如團結綠營的689萬票與817萬票。更何況,現在一分為三,完全沒有勝算。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換侯是個假議題 歷經換柱風波 朱立倫再痛也不會換掉侯友宜
在掌握票數的基本規律後,回過頭去看「換侯」這個議題,這其實是一個「假議題」。
看在中間選民和年輕選民的眼????,柯郭侯只是三個「各懷鬼胎」的侯選人罷了。他們之所以會支持這三個候選人,除了這三個候選人有各自值得支持的特質之外,最重要的是,「下架民進黨」的憤怒需要一個出口。
至於國民黨在2016年「換柱」風波後,透過大數據量測朱立倫敗因的關鍵,就在於「朱立倫承擔所有國民黨的駡名」。用白話文來說就是,當時朱立倫最大的敵人和威脅,就是「國民黨」這塊招牌。這已經成為朱立倫及團隊心中最痛楚的傷痕,豈可能在八年之後重蹈覆轍?我們有理由相信,朱立倫再苦、再痛、再難,也不會換掉侯友宜。
▲國民黨總統提名人侯友宜與中常委牽手喊口號,團結黨內下架民進黨。(圖/記者林敬旻攝)
「下架民進黨」深得民意 複製新竹市長選舉模式
接著,回答第二個問題。如果不「換侯」,那麼泛藍陣營有沒有可能出現選舉的轉機?
目前看起來,幾乎所有的數據都顯示,泛藍不如泛綠的選票板塊。似乎只有在「下架民進黨」的民調數字,可望衝破五成。
因此,泛藍可能的機會除了「藍白合」或「白藍合」之外,泛藍陣營還得扣緊或深化對於民進黨執政的憤怒,尤其是對於兩岸兵凶戰危的焦慮。
至於現階段,不管是哪個泛藍陣營都應該採取「兄弟登山,各自努力」策略,等到選舉前半個月民調封關之前,看到那個候選人民調穩居第二再全部梭哈押注,複製新竹市長的選舉模式,泛藍陣營容或有一線生機。
問題是,新竹市選舉是真的贏了?問問新竹市民,他們有感覺自己是選舉的最後贏家嗎?未來一連串的地方民調,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最後,從七月十六日遊行的人數規模看來,民眾固然對於綠營執政迭有怨言,卻遠遠構不成「下架民進黨」的民意沸騰。看來,泛藍操盤手的策略對症,但「藥方對了,藥的劑量卻遠遠不足」,還差了幾分火候!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我們想讓你知道…「下架民進黨」的民意沸騰。泛藍操盤手的策略對症,但「藥方對了,藥的劑量卻遠遠不足」,還差了幾分火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