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不是能源問題唯一救星 重點在建構主力能源配比

我們想讓你知道…除了在現實條件下不可能再大幅擴充的部門(如大型水力發電),台灣能源議題真正的重點應該是,如何化解能源配比中(技術已成熟)主力來源所面臨的各類挑戰。

▲ 台灣在討論能源轉型與淨零轉型議題時,缺乏共通的資訊基礎是主要的障礙。(圖/記者屠惠剛攝)

● 戴興盛/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教授

台灣在討論能源轉型與淨零轉型議題時,缺乏共通的資訊基礎是主要的障礙,使得人們通常僅能憑藉價值信念來吵架。為了彌補這個鴻溝,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對全局有起碼的理解,因此,我試著簡短勾勒出能源與淨零議題的整體圖像。

為了達成2050淨零的目標,台灣目前的能源政策(電力部分)初步規劃如下:

再生能源發電量將占60%~70%, 並搭配 9~12%之氫能,以及使用搭配碳捕捉的火力發電20~27%,以達成整體電力系統的去碳化。

這個目標,細部當然會有很多不同的排列組合情境。以下以其中一個情境(試算情境,非政策定案)來做為討論基礎:

風力發電:裝置量43 GW,發電量1907億度

太陽光電:裝置量60 GW,發電量751億度

地熱發電:裝置量5 GW,發電量274億度

海洋能:裝置量6.1 GW,發電量308億度

水力發電:裝置量2.2 GW,發電量52億度

生質電力:裝置量1.6 GW,發電量98億度

氫發電:裝置量7.6 GW,發電量374億度

火力(CCUS/碳中和LNG):裝置量40 GW,發電量1167億度

抽蓄水力:裝置量2.97 GW,發電量21億度

儲能:發電量121億度

▲ 風力與太陽能估計的裝置量是否適宜,是討論能源議題時,可考慮的問題之一。(圖/港務公司提供)

當然,上述只是一個可能情境,關於哪一個組合會是對台灣的最佳(或較佳)情境,這是台灣社會到2050年間需要持續討論與動態調整的。上述情境估算的知識與現實基礎,各界也會有不同看法,例如,地熱實際上可以提供多少?海洋能有機會達到6.1 GW嗎?技術上可能嗎?環境社會面適宜嗎?風力與太陽能估計的裝置量適宜嗎?CCUS可行、有必要嗎?等等,有非常多的議題尚待討論,其答案也會隨著技術、社會、經濟、環境、價值判斷等層面的變化而動態演變。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正視能源配比 了解綜合狀況

但是,即使還有那麼多的變數與不確定性,我還是會呼籲台灣社會要嚴肅看待上述的估算,並可以以此為基礎繼續討論修正,因為,這些數字也並非胡亂提出,它綜合了各個不同領域的狀況,大致上還是勾勒出了整體的圖像(儘管由於未來的變化還是有相當程度誤差、不確定性與修正空間)。

這些數字可以讓大家思考自己關心的議題。例如,若有人力主張海洋能,那麼他們可以有自己的期待與估計,但人們也必須理解,自己以外的整體專家圈、政策圈如何評估自己的主張與期待,以及自己的期待實際上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貢獻於能源與淨零議題上。辯論應該持續進行,但應該立基於現實、有根據的基礎之上。

非核不可? 要有具體作法

▲ 核四若重啟,一年估計可以發212.9億度的電。(圖/台電提供)

同樣的,在大選之前,核能議題一定仍會是台灣社會的關注焦點之一,我們同樣需要基本的討論基礎。上述模擬情境因為當前政府政策是以無核家園政策為基礎,所以並沒有納入核能。我們理解台灣社會有很多人對核能有高度期待,那麼這個期待也可以以數字來評估其可能性與可行性。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在三月公布的《淨零之路:台灣的雙贏策略》報告中也考慮了納入核能的可能性:核四一年可以發212.9億度的電(若順利重啟的話)。

若核四基於各種考量不應或無法重啟,考慮核三延役的話(但能否持續延到2050年當然是個問號),那麼一年可以提供約140億度電。

我的看法是,無論是核四重啟的212.9億度電,或是核三延役的140億度電,當放到上述的整體圖像時,其實其扮演的角色都很小。所以有部分人把核電當作台灣能源問題的救星或主要解方,其實是因為不理解整體議題圖像所導致的誤解。

根據整體圖像,我的建議是,除了那些在台灣現實條件下不可能再大幅擴充的部門(如大型水力發電),台灣能源議題真正的重點應該是,如何化解能源配比中(技術已成熟)主力來源所面臨的各類挑戰,包括風力、太陽能、地熱、氫能。大家若能調整認知,把主要討論問題與解決問題的量能放在這些主要選項上,這個做法對於解決問題的貢獻,將絕對遠遠大於繼續糾結在核能議題上。

▲ 台灣能源議題真正的重點應該是,如何化解能源配比中,主力來源所面臨的各類挑戰。(圖/侯友宜競選辦公室提供)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戴興盛」臉書。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