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全球化趨勢 地緣政治緊張 為金融界投下深水炸彈

我們想讓你知道…2008年金融海嘯的救世主,現在岌岌可危。國際貨幣基金(IMF)更說全球朝破碎化發展,在此新全球化的趨勢下,將為金融界投下什麼深水炸彈?

▲金研院今日發布台灣金融風險指數。(圖/記者陳俐穎攝)

▲台灣金融研訓院「台灣金融風險指數」(Taiwan Financial Risk Index, TAIFRI)公布,2022年12月最新TAIFRI指數分數為90.2,較11月下滑4.4。 整體來看,國內外金融市場價格波動風險大幅下降。(圖/記者陳俐穎攝)

●陳鴻達 /台灣金融研訓院資深研究員

近幾年對全球金融業可說是多事之秋,歷經疫情的第一波衝擊後,緊接著疫情期間各種紓困救市的後遺症就是第二波考驗。而甦醒過來的地緣政治風險,包括美中爭霸升高與陷入僵局的烏俄戰爭等,除了讓通膨問題更加棘手外,也增強了各種金融風險。也就是說,2008年金融海嘯後留下的金融改革課題都還沒全做好時,又增加了許多新的挑戰。這當中有兩個關鍵因素值得密切注意,其一是在上次金融危機復甦扮演救世主的中國,這次會不會變成全球景氣復甦的拖油瓶?其二是由於地緣政治的緊張情勢升高,造成所謂的「全球破碎化」(Fragmentation),是否將加劇全球金融風險,並減少全球景氣復甦的動能?

上次的救世主 這次能否自救

近日中國房地產龍頭企業恆大與碧桂園無底洞的債務深淵,再次吸引社會的目光。這當中最大的苦主除了是買到爛尾樓的消費者外,應該就屬滿手呆帳的中國銀行業了。過去一向看多中國的高盛公司,日前發布「中國銀行業測試不可能三角」(China Banks-Testing the “Impossible Trinity”)報告,指出由於中國銀行業的獲利日益萎縮,因此無法同時維持「備抵呆帳覆蓋率」、「資本適足率」與「發放股息」。用白話文說就是,過去幾年中國銀行業用發放高額股息的方式來吸引投資者,希望能擋住一再探底的股價,這種作法將升高銀行的經營風險,危及整個金融穩定。一針見血的點出了當前中國銀行業左支右絀的困境。

▲房市,貸款,樓盤。(圖/CFP)

▲中國房企違約事件若持續產生連鎖反應,影響大陸經濟增長。(圖/CFP)

這些年來中國銀行股的股價一再探底,截至2023年7月,A股42家上市銀行股中,僅剩下寧波銀行一家的股價淨值比勉強超過1,其餘均為跌破淨值狀態,且其中13家銀行的淨值比低於0.5。為了護盤股價,中國銀行業用了兩個後座力很大的險招,第一個是發放鉅額股息,例如2022年整體銀行股合計發放股息超過人民幣5,800億元,創歷史新高。今年光是國有六大行合計就發放超過人民幣4,000億元股息,應該將再創新高。惟這些帳上獲利可能是隱藏壞帳而來,這些配息極可能來自本金,沒人相信中國銀行業真的有賺這麼多錢可分紅。即使真的有這些獲利,比較穩健的做法應該用於打銷呆帳或是充實資本,以提高銀行的風險抵抗力。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中國救市絕招 副作用巨大

第二個後座力很大的險招是,透過這些銀行的債務人幫忙為股價護盤。以興業銀行為例,獲得當地財政及其國資股東護盤,目前該行前五大股東合計持股比例將近5成,這些地方政府或地方融資平台,透過貸款或發債從銀行取得大量的資金,現在再讓這些債務人來購買銀行股票進行護盤。股價若被炒起來,當然皆大歡喜。一旦股價不斷探底,越滾越大的債務雪球,所造成的系統性風險也就越大。

根據高盛估計,目前全體中國銀行持有各地方政府與融資平台人民幣94兆元的債權,其中48兆元是債券,46兆元是放款。更令銀行不安的是,銀行的債權中有超過6成沒有擔保品(Non-covered),並且這些地方債還以每年超過10%的速度快速成長。更悲情的是,中國政府一再壓低這些債務的利率,讓銀行的收益更少,但背負的風險卻加大。隨著情勢更加嚴峻,中國政府為減輕地方債破產的壓力,政策性延長貸款期限。例如過去銀行對一般企業的放款很少超過10年,現在政策要求這些銀行給地方融資平台25年期限的貸款,甚至要求頭4年免息,責任與風險都讓銀行來承擔。

高盛在該報告中下調多家國有大型銀行股的評級到賣出,結果引來各方指責,迫於輿論壓力,高盛的說法也委婉一些。這幾年來官方說法都是一再重申,中國銀行股資產品質良好,不良貸款率在可控範圍,撥備覆蓋率充足,因此中長期銀行股價「向下有支撐,向上有空間」。然而谷底真的到了嗎?投資者擔心中國銀行的風險除了整個經濟的動能消失中,另外就是房地產的泡沫太大。以目前情勢來看,房地產的不良貸款還未達高峰,風險還持續堆壘中。

除此之外,房地產泡沫的外溢風險也相當驚人。例如許多房地產公司積欠其供應商巨額款項,例如建材的提供商、機具設備商與運輸業等等,都可能得不到貨款而面臨倒閉風險,因此銀行也拿不回給這些周邊產業的放款。同時消費者也因為投入畢生積蓄,結果換來爛尾樓,侵蝕了其消費能力。也就是說過去用高槓桿來拚績效的副作用開始顯現,什麼時候才能走出谷底,也都還看不到一絲曙光。

全球化何時開始逆轉

過去一百多年來全球化的程度起起伏伏,最近一波快速成長是在柏林圍牆倒塌與WTO的成立,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也放慢了全球化的步伐。德國著名的經濟研究機構ifo在2019年5月發表一份各國經濟學家對全球化態度的報告指出,主要已開發國家的經濟學家,對全球化已經到了容忍的極限(Reached the limit of acceptance)。該報告顯示,法國經濟學家對全球化持負面看法的比例高達85%;美國、捷克與奧地利也將近7成;英國與德國超過6成。但部分出口導向的亞洲國家,則對全球化持較正面態度,他們相信自己在全球分工中扮演世界工廠角色,他們的國家將受益於全球化。例如韓國高達83%、中國77%的經濟學家對全球化持較正面看法。該報告還有一個有趣的發現,那就是對全球化的態度竟然跟對中國的直接投資高度吻合,例如美國與歐盟對全球化持保留的國家,同時也對來自中國的直接投資持批判態度。德國等對於中國投資收購該國企業,進而取得高科技,頗有微詞,這也難怪在美中衝突升高之後,中國多次以全球化的捍衛者自居,指責美國破壞全球化。

安全與韌性重於一時的低成本

事實上,世人早已注意到供應鏈過於集中與單一所造成的風險。例如從2011年的日本大地震、泰國水災、美中貿易戰、新冠疫情,甚至貨輪在蘇伊士運河觸礁,都造成供應鏈中斷的危機。因此早在地緣政治衝突升高之前,業者就開始規劃供應鏈的多元化以增加韌性,只是美中衝突更加速供應鏈重組的步伐。歐盟央行總裁Christine Lagarde在一場演說中表示,「今日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意味著全球經濟正在發生變化。價值體系的選擇,以及各種聯盟的組成,正在塑造全球新的經濟關係地圖。」雖然目前還無法確定這將如何發展,但我們已經可以看到全球貿易中出現了3個明顯的轉變。這些轉變包括:從依賴到多樣化的轉變、從效率到安全的轉變以及從全球化到區域化的轉變。

當然由於通訊科技與運輸成本的大幅下降,這裡的區域化已經不再是指地理距離的靠近,而是指地緣政治距離的靠近。由於疫情的教訓,人們不再依賴線性的全球供應鏈,而是尋求供應鏈的多元化。只有多元化還不夠,另外一個趨勢是從效率到重視安全考量。由於美中競爭的白熱化,使得供應鏈在策略上必須納入地緣政治的考量,不能只追求低成本,例如美國現在的供應鏈策略就是友岸外包,關鍵的供應鏈必須在友好陣營的掌握下,這也難怪在全球各大企業的財報等公開訊息中,供應鏈轉移、產業回流和友岸外包等關鍵詞,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

金融破碎化是必要成本 兩個有麥當勞國家不會有戰爭

近來有些人一再強調地緣政治緊張引發的金融破碎化,認為不管是金融限制或科技脫鉤,都將影響以跨國布局來分散風險的選擇,降低透過國際風險分攤的機會,結果將加劇金融波動,例如進行國際金融制裁,對資本流動和支付進行限制,或對國際資產進行凍結。這些對投資者的限制,將影響跨境資本配置,並導致資產價格下降,造成金融機構獲利能力轉弱,從而威脅到宏觀金融穩定,同時通過對國際貿易和技術轉移的限制、對供應鏈和大宗商品市場的干擾,將助長通貨膨脹壓力,且對非金融企業的流動性和獲利能力產生不利影響,將增加銀行的放貸風險,從而破壞宏觀金融穩定。

柏林圍牆倒塌冷戰結束後,地緣政治進入冬眠期,因此也一度出現「歷史的終結」之說,天下將進入太平盛世。知名作家佛里曼(Friedman)更是多次闡述,在全球化供應鏈的整合下,兩個有麥當勞的國家不會有戰爭。但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麥當勞退出俄羅斯,也喚醒了西方國家地緣政治風險意識。原來過去30年的平靜,是因為地緣政治進入沉睡期,而不是永遠的終結。過去我們忽略了一些風險意識,沒有付出提高韌性與分散風險的成本,但並不表示我們永遠可以規避這些成本。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台灣銀行家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