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倫/講晶晶體常遭白眼 語言在台灣仍有貴賤之分

我們想讓你知道…在台灣,如果講話「中英混雜」,就可能會被指責,如果是「北京話+台語」,就沒關係。

▲ ChatGPT 不會因為講話中英混雜而責罵提問者。(圖/路透)

● 作者外國倫看台灣

我前幾天測試了 Chat GPT 的問答功能,我問:「今天台北的天氣如何?」

AI 回答:「台北今天的天氣是晴天,氣溫約攝氏二十度。空氣質量方面,目前是良好的。」

由於在美國的台僑講話經常晶晶體,也就是中文和英文混雜,我就測試一下:

「請問美國加州的 Anaheim 有那些好玩的景點?」

AI 回答:

「加州的安娜海可能是指安那海姆(Anaheim),那裡有一些著名的景點:
1. 迪士尼樂園(Disneyland):世界著名的主題公園,吸引著無數遊客前來遊玩。
2. 加州冒險樂園(California Adventure Park):與迪士尼樂園相鄰,提供更多刺激的遊樂設施和娛樂項目。
3. 安那海姆花園漫步道(Anaheim GardenWalk):一個時尚的購物和娛樂中心,有許多餐廳、商店和娛樂場所。
4. 安那海姆橙郡會議中心(Anaheim Convention Center):經常舉辦各種展覽、會議和活動,是該地區的重要場所之一。」

超強!這應該是會很適合長輩使用的APP。

▲ 加州的安娜海有世界著名的主題公園迪士尼樂園。(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我靈機一動,突然想到:「AI 懂不懂台灣人講的晶晶體啊?」

我再測試一下,我問:「 台北市哪裡有好吃的肉圓?」

我和台灣人一樣,當我說「肉圓」,當然是用台語說的,台灣人說的話其實經常是北京話、台語混在一起的晶晶體。

AI 回答:

「台北有很多地方可以吃到好吃的肉圓。你可以去士林夜市、饒河街夜市或者永康街附近找找看,那裡有不少知名的肉圓攤位。」

哇! AI 也懂!

▲ 作者用北京話及台語混雜的方式,詢問AI哪裡有好吃的肉圓。(圖/記者蔡玟君攝)

我再試一下美國台僑的說話方式:「在台灣開車,可以 U-Turn 嗎?」

AI 回答:

「在台灣,一般情況下是可以進行 U-Turn的,但是要注意以下幾點:
1. 需要留意交通標誌和路牌,有些地方可能禁止進行 U-Turn,比如在高速公路或者特定的交叉路口。
2. 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可能需要事先向警察或交通警示員確認是否可以進行 U-Turn。
3. 在進行 U-Turn 時,一定要注意周圍的交通狀況,確保安全,避免造成交通事故。
總的來說,可以進行 U-Turn,但要根據實際情況和交通規則來操作,確保安全行駛。」

太感動了!

ChatGPT 不會因為我講話中英混雜而罵我:「幹嘛講話故意混英文啊!」、「是不是故意秀英文啊?」

▲ 2024總統大選民眾黨提名副總統參選人吳欣盈講話因常混雜中、英、台語,而被許多人嘲諷。(圖/記者屠惠剛攝)

在台灣,如果講話「中英混雜」,就可能會被指責,如果是「北京話+台語」,就沒關係。

之前那位「細漢時大家愛喝Johnnie Walker」的副總統候選人,她在接受訪問的時候,講話經常中英混雜,一位民進黨議員就在臉書嘲諷她:「天天一爆點,大家說英語!吳欣盈晶晶體,有效果。」

儘管我不喜歡「自我認同是中國人」的候選人,我也認為大選前還自稱中國人,這樣的候選人居然還有選民支持,表示台灣的自我認同有很大的問題。但是每個人因為她過去生活的背景,自然有不同的說話習慣,由於全球化,這種現象越來越常見。

我有一次看蕭美琴的訪談,也發現她經常中英混雜晶晶體,蕭美琴說話的方式就和許多在美國住了幾十年的僑胞一樣。

▲ 作者認為蕭美琴說話的方式就和許多在美國住了幾十年的僑胞一樣。(圖/總統府)

我有一次在天母的 Subway 排隊買三明治,在我前面是一位媽媽牽著一個小朋友,那位媽媽對店員說:

「呃⋯ 給我一個12吋的,要那個 cucumber, onion, pickles…..」

我一聽她說話,就知道她和我一樣,應該是十幾歲從台灣移民美國,因此說中文沒有口音,可是有一些東西只知道英文名稱,所以買 subway sandwiches 的時候就變這樣中英混雜了。

如果你在台灣和別人說話,突然冒一句:「金價猴腮雷啊!!」大家並不會覺得你自視甚高,不會覺得你講話像香港人就了不起;如果你在台灣和別人說話,北京話講到一半,突然轉成台語,也沒有人會覺得:「幹嘛故意講台語?會講台語就了不起呀?」;可是你只要講話混英文,那就一定是想要「秀英文」了!

在美國,語言沒有高低貴賤的分別,在美國的大都市,差不多一半的人口的母語不是英文,大家每天講話「晶晶體」,我們每天出門都會聽到不同的語言,大家早就習以為常,美國的英語也並非「國語」,英文是最常用的語言,但並不是法定的官方語言,美國並沒有規定「國語」,也沒有「官方語言」,我用晶晶體問 ChatGPT,ChatGPT 也不會罵我。

台灣曾經經歷了將近半個世紀的「去母語」教育,以前父母那一代在學校「講台語要罰錢」的過往,造成了許多台灣人至今仍然覺得語言有高低貴賤之分。

▲ 台灣曾經歷將近半世紀的「去母語」教育,造成有不少台灣人嫌台語聽起來很低俗。(圖/記者林東良翻攝)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外國倫看台灣」臉書。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