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國防大學政戰學院院長余宗基認為,軍人榮譽感的提升有賴國家對軍人的「待遇、福利、出路」。(圖/ETtoday資料照)
● 鄧鴻源/台大物理博士、大學教授
前國防大學政戰學院院長余宗基認為,軍人榮譽感的提升有賴國家對軍人的「待遇、福利、出路」,提出制度性保障如下:
1.待遇方面:可以考量美國和新加坡的軍人薪資做為對照基準,目前國軍整體薪資約是上述了兩國的3分之1左右,因此還有相當增幅空間。
2.福利方面:提供職務官舍或房屋津貼,要能使官兵生活兼顧家庭照料,家眷也能在營區內或周邊地區就近謀職,幼兒有專人照顧。
3.出路有職前訓練與輔導就業。
筆者認為,目前以上三方面已經比以前好很多了,尤其是待遇,台灣怎麼能與美國和新加坡比?人家是高收入國家,且軍人忠於自己國家,不像我們有軍人國家認同錯亂的問題。
▲ 台灣不是歐美等大國,有眾多企業家與上班族可以繳稅給政府招募足夠的職業軍人,否則財政遲早被拖垮。(示意圖/國防部發言人粉絲專頁)
若要比待遇,應該與以色列軍人比,他們職業軍人只有10%,待遇與我們職業軍人差不多,其他90%的義務役軍人,第一線義務役軍人待遇平均約六百美元(約台幣兩萬元),二線義務役軍人平均待遇約四百美元(約台幣一萬元),人家還是高所得國家,軍人待遇卻並不多。
台灣不是歐美等大國,有眾多企業家與上班族可以繳稅給政府招募足夠的職業軍人,否則財政遲早被拖垮。台灣比較像以色列,理應實施徵兵制,才足以保家衛國,更重要的是要讓人人以服兵役為榮,認為當兵比升學或賺錢更重要,否則一旦國家亡了,甚麼都是零。
何況台灣職業軍人與義務役軍人的比例恰好相反,是90%都是職業軍人,而義務役軍人只佔10%,如何再提高軍人待遇?難道要上班族多繳稅養他們嗎?
至於如何提升軍人的榮譽感呢?只有靠教育,如以色列教育部,常要求各校老師帶學生去參觀國內外各地的納粹大屠殺紀念館或哭牆,以史為鑑,知所警惕,因為人只有參透為何,才能迎接任何,所以以色列是中東常勝軍,連IS也聞之膽寒,不敢隨便招惹他們。
▲ 以色列人知道沒有國就沒有家,所以1947年建國後,他們將保家衛國看得比自己生命還重要。(圖/路透)
以色列人從軍沒有在計較待遇與福利,因為他們歷經歷史慘痛教訓,知道沒有國就沒有家,只能任人欺負與屠殺,所以1947年建國後,他們都將保家衛國看得比自己生命還重要。以色列人認為服兵役比升學或就業更重要,只有服完兵役,才能升學或就業,沒有人抱怨,但是以色列的科技與經濟發展沒有因此比別國差。
反觀我們呢?尤其是自私自利又貪生怕死的人!有些人只是為了待遇與福利才去從軍,一看敵人比自己強就下跪求饒,毫無軍人武德可言,近年來許多人如此,他們卻認為自己很偉大,真好笑!
因此我們教育當局也應這麼做才對,如要求各校老師與教官常帶學生去參觀各地的二二八事件遺址、白色恐怖紀念館,或人權博物館,讓學生知所警惕,這樣才能有危機意與國家認同,日後能以從軍保衛國家為榮。若只是花大錢募兵,沒有給予危機意識與國家認同教育,效果將很有限。
瑞士與台灣一樣,也是由多國籍與多民族的人組成,比台灣更複雜,主要有法、德、義三族,然而他們民眾沒有幾人表示要與哪個鄰國統一,因為他們滿意自己的生活方式,有生命共同體的觀念。
瑞士的鄰國都已經是自由民主國家,瑞士人都不願意與鄰國統一了,那自由民主的台灣人與共產威權的中國呢?
目前許多人之所以不願意服兵役,關鍵在於我們欠缺危機意識與國家認同的教育,而要人民認同國家,除了落實自由民主與人權法治外,更要落實轉型正義,拆除所有威權圖騰。
總之,提升軍人的榮譽感的方法是,加強危機意識與國家認同的教育,還有撤除所有威權圖騰,軍人才有榮譽感可言。
▲ 目前許多人之所以不願意服兵役,關鍵在於我們欠缺危機意識與國家認同的教育。(圖/軍聞社)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我們想讓你知道…目前許多人之所以不願意服兵役,關鍵在於我們欠缺危機意識與國家認同的教育,而要人民認同國家,除了落實自由民主與人權法治外,更要落實轉型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