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識到第三世界國家的偵查手段--台灣有了民主,但法治在哪?

▲▼捲入京華城弊案的前台北市長柯文哲、副市長彭振聲在經過多日的偵訊後,柯文哲無保請回,彭振聲則遭到收押。(圖/記者湯興漢攝)

▲▼捲入京華城弊案的前台北市長柯文哲、副市長彭振聲在經過多日的偵訊後,柯文哲無保請回,彭振聲則遭到收押。(圖/記者湯興漢攝)

馬義/資深媒體人

京華城案鬧得沸沸揚揚,檢察官押不押得了柯文哲,幾乎成了全台灣人民最熱議的話題。檢廉天天大動作,動用搜索、拘提、當庭逮捕、羈押種種堪稱是專案執行天花板的強制手段,還追隨民代和名嘴的爆料,放話給特定媒體誤導案情,塑造輿論帶風向。前總統蔡英文時期召開的全國司改國是會議結論,落實「偵查不公開」和「無罪推定」原則,全被拋到腦後,此刻若是遵守法治原則,反被譏諷為不識時務。

司法改革一直是台灣人民最關切的議題,幾十年來,台灣社會從威權體制走向民主政治,司法體系歷經多次的改革,然而,人民普遍認為「司法不公正」、「政治介入」辦案,以致於司法威信無法建立。從最近檢方偵辦大案的手法,足以證實司法改革不僅徹底失敗,還倒退三十年。

▲▼捲入京華城弊案的前台北市長柯文哲、副市長彭振聲在經過多日的偵訊後,柯文哲無保請回,彭振聲則遭到收押。(圖/記者湯興漢攝)

檢廉偵辦柯文哲涉圖利與京華城案,對相關涉案人強採概括性大規模搜索、疲勞式夜間訊問、不顧嫌疑人身體狀況繼續訊問、手銬腳鐐伺候等的偵查手法,幾乎不敢令人置信這是否為第三世界國家的偵查手段?代表國家偵查犯罪的檢察官,本應掃除貪腐,但絕對不是藉由肅貪之名,成為政治打手,進而犧牲人權應有的保障。

除了偵查手段可議,北檢竟然也模仿名嘴和民代爆料給媒體帶風向。刑事訴訟法明文規定「偵查不公開」原則,檢察官主導犯罪偵查,在偵查階段,基於無罪推定原則,應保障犯罪嫌疑人和相關人的權益,使國家正確而有效行使刑罰權的功能,檢察官對犯罪嫌疑人的偵查工作和內容「不得公開」。「偵查不公開」是偵查刑事犯罪的「帝王法則」,但看看現在的媒體報導,檢廉根本視若無睹,特定媒體天天有最新偵查細節與內容,將犯罪嫌疑人汙名化,甚至引導法院是否羈押的判斷。

▲▼前台北市長柯文哲、副市長彭振聲因涉京華城容積率放寬弊案遭聲押,目前台北地方法院正在召開羈押庭。北院外聲援柯文哲的小草聚集,抗議司法迫害!要聞突發中心請參考。(圖/記者湯興漢攝)

例如,媒體報導被告和辯護人在偵查庭說了什麼,檢廉查到哪些金流和金額數字,連檢方查扣嫌疑人在都發局何時寫的便簽和詳細內容等等都大剌剌呈現,這些都不該是在案件偵結前揭露的內容,為何媒體會有?難道檢方沒有洩密?

檢方關起門來辦案,不擇手段,若不糾舉這種惡質粗暴、非法的辦案手法,日後可能我們每一個人都會遭受不法待遇。總統大選後,台灣有了民主,但法治在哪裡?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