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夢成真:搶救國片大作戰?

陳去非

最近台灣電影最夯的話題,就是魏德聖大導演擔任監製的大部頭電影:《Kano》,它的話題性來自三個方面:

(一)第一部不講普通話(國語?)的日語系電影

(二)由日本影星擔任主角的台灣產電影

(三)宣稱台灣島內必須有「六億票房」才能打平的天價電影

就前兩個方面而言,這部影片雖然忠於日治時期的族群語言(日台原民)實況,但對於多數不諳日語的台灣觀眾而言,這部電影其實是個全新的挑戰。可是如果角色們都改成說普通話(國語?)和台語原民語,難免會招徠更多的揶揄吧?就像先前林志穎主演的《義賊廖添丁》那樣滑稽古怪!

(1)報載文化部已表明這部電影參加金馬獎角逐「不成問題」,因為符合新修定的「金馬遊戲規則」。

(2)接下來是部份國人從意識型態出發,對這部電影是否親日或媚日的質疑和爭議,在民主和多元價值的台灣島內,這爭議其實說穿了沒什麼實質意義。魏導前一部電影《賽德克巴萊》以莫那魯道抗日運動(霧社事件)為主題,它的「政治正確」

應該無庸置疑,但是在大華人區,尤其海峽對岸,這部電影並沒有因為「政治正確」而開出亮麗票房,反而被批評「過度血腥暴力」,碰了一鼻子灰。所以,無論任何人說魏導是親日(反中?)還是抗日(親中?),就魏導前後這兩部調性明顯不同的電影觀察,任何一種結論都似乎相當主觀武斷,而且對一位執著以電影來敘說故事的藝術工作者而言,這些結論其實都無關痛癢。

▲KANO在大阪謝票。(圖/威視)

(3)然而,如果把票房因素考量進去,這部日語系電影,想在對岸中國及港澳地區有所表現,恐怕會是過份樂觀的期待吧?以海峽對岸和日本二戰以來的歷史恩怨(仇日情緒),以及雙方近來因釣魚島主權和東海防空識別區問題磨擦不斷,中國官方放行這部他們認定具有「親日」色彩電影的可能性,各位不妨思考一下吧?失去大中華市場的《Kano》,想要「回本」,就得乞靈於日本市場,可是如果多數日本並不捧場呢?少了日本市場票房的挹注,想要「回本」的願望,恐怕有相當難度罷?

(4)就第三點而言,魏導從《海角七號》五億多票房之後,吃了大力丸信心大增,匯聚了相當人氣,於是後續才有大手筆的海角七億多的《賽德克巴萊》和三億多的《Kano》,雖然都是經由「天使名單」(民間借款)的模式勉強籌得資金,所幸魏導心臟夠強。前者在政府的一億元票房獎助金支援下,勉強小虧收場。後續的《Kano》命運如何呢?小馬哥等這些政要是否願意繼續「情義相挺」,仍有待觀察,但不可否認這方面將具有「指標性的意義」。不過如果按報載宣稱:「島內要有六億元票房才能回本」,難免不讓人替魏導捏一把冷汗吧?如果「人算不如天算」,《Kano》的下場恐怕會比下片不算太久的《花漾》,還慘上好幾倍吧?這風險魏導當初似乎應該曾經過審慎評估,才會有如此過人膽識,再度作莊喊出「唆哈國片票房」,但是「要六億票房才能回本」,換算下來必須有200萬人次的觀眾買票入場觀賞,亦即重現《賽德克巴萊》的盛況,這其中的難度,似乎得把觀眾因對魏導作品出現「彈性疲乏」,產生衰退的可能性,這些因素給一併考慮進去。

(5)就國內電影的現況而言,文化部統計去年(2013年)出產160多部電影,總產值為10億台幣,扣除《大尾鱸鰻》和《陣頭》這兩部大咖票房電影的那五億,剩下的除以總數,平均值僅每一部約300來萬,換言之台灣電影雖然已經刻意壓低製作成本,多數電影仍然處於「大虧」的情境,台灣的電影產業依然是個充滿風險的「鈔票黑洞」。

我不敢設想一旦出現以下的頭條新聞:「某位大導演耗資5億的電影,上映兩週票房僅500萬,叫好不叫座」,會是怎樣的情境?如果國內的大咖製片和導演,在玩這種「梭哈台灣電影」的遊戲之前,沒有針對題材和觀眾市場去詳細琢磨,不去較精確地估算製作成本和可能負擔的風險,那麼我相信這種「慘案」必然會一個接一個發生,然後發出一片「搶救國片大作戰」的哀嚎聲,連帶很快地把國產電影所有可能的資源銷蝕殆盡,也就是「玩到掛點」,此後可能就是進入長期的「偃旗息鼓」,因為所有的投資金主都被「虧慘虧怕」了,沒有投資者願意再「撩落下」,自己捧著鈔票去當「肉包子」。

穩健的作法應該是,如果要玩大型的「梭哈票房」遊戲,投入數億成本,就必須找到具備「國際票房潛力」的題材,如「安平追想曲」、「鄭成功」,如此才可望透過國際票房收益的挹注,不僅回本而且還能大賣特賣。李安的《少年pi》,以英語對話,題材和拍攝手法走的正是國際化這條路線,加上奧斯卡桂冠的強力加持灌頂,才能賣出170幾億的天文數字票房,他的成功有跡可循,不是碰運氣。

結論是:(1)多數的中小型國產電影,應該要精算並有效控制製作成本,避免一再追加預算,如《賽德克巴萊》般割喉放血,風險越滾越大。

(2)找出主要和潛在的市場觀眾群,估算出可能的票房收入,態度寧可保守,不要過度樂觀,以免屆時「雷聲大雨點小」。

(3)製片和導演應該要將心比心且念茲在茲,放棄以往的割喉放血或殺雞取卵的賭博心態,以投資方的心情,當省則省撙節開銷,去製作叫好又叫座的電影,儘量降低可能的虧損風險,更而為投資人創造倍數的利潤。如此,才不會一次慘虧,就嚇壞所有的投資人,成為「空前絕後」的「一部片」製片和導演。往後要再籌資拍片,眉開眼笑的投資人願意主動雙手把資金供上。亦即製作團隊必須竭盡所能地去創造「投資人和觀眾」雙贏,那種「叫好又叫座」的優質電影,不只能通吃國內市場,還能「行銷國際」賺取外匯。

●作者陳去非,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文所碩士,著有長篇小說、電影劇本、電視連續劇本十數種,曾獲2010年《電視節目劇本創作獎》長篇首獎,為台灣島內最高金額獎項。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

關鍵字: 陳去非 ET論壇 Kano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