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紙/我們為什麼會想匿名謾罵?

文/問紙團隊 張瑜

不確定從什麼時候開始,台灣媒體除了在網路上架設新聞平台供應新聞外,也增添了留言區,讓看過新聞的網友抒發自己對新聞的想法,記得最初是新聞報導下方有許多情緒選項,要求閱聽眾點選,後來才漸漸發展成留言區。

新聞經常報導社會上的諸多問題,而這些問題往往趨向光譜上情形糟糕的一端,因而觀看完新聞的閱聽眾總是被勾起憤怒,快速的在留言區抒發己見。其中不乏對政治新聞的不齒、對社會事件中負面人性的不解加以謾罵、對公眾人物行為的不滿、或是對公共政策的不屑。彷彿這樣做,我們除了表示憤怒外,還能連帶給那些新聞中的人事物一個警醒似的。

而身為網路使用者的一員,或多或少的都經被網路上的新聞言論觀點帶著跑。以此次藝人楊又穎自殺事件來看就是最好的例子,一個個新聞標題寫著:

「楊又穎自殺王尚智:《大學生了沒》扭曲價值」(自由時報娛樂版,20150422)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地獄』 楊又穎遺書訴不知可相信誰」(聯合報娛樂版,20150423)

「網路霸凌害輕生楊又穎生前對話曝光」(蘋果日報社會版,20150423)

「阻止不了楊又穎...哥哥:家人事前已收起氣體鋼瓶」(東森新聞雲影劇版,20150423)

「楊又穎疑遭霸凌自殺 雞排妹痛批匿名謾罵的歪風」(NOWnews,20150423)

一條條新聞標題赤裸的告訴我們,藝人楊又穎疑生前遭受霸凌,無法承受心理壓力自殺身亡。我們當然可以單純看新聞,了解疑似害死楊又穎的匿名網站「靠北部落客」,或藉由文字的敘述一點一滴拼湊楊又穎生前心中的煎熬,最後婉惜她結束生命的選擇。但除此之外,我們還能從以上的新聞中得到什麼呢?

在艾倫.狄波頓所著《新聞的騷動》一書中,指出新聞為了增加點擊率與刺激流量,總是報導社會不堪而尚待改善的事件,勾起我們對這個世界的恐慌不安等情緒。我們藉由觀看新聞建構對周遭陌生人的既定印象,新聞甚至加諸閱聽眾對這個世界的負面想像。卻極少報導社會樂觀而充滿希望的一面,這「樂觀而充滿希望面」,並非要新聞烏托邦地完全剔除社會事件,而是平衡報導社會上持續進步或人性光明的面向。

新聞媒體24小時不間斷的報導除了迫使閱聽眾接收訊息外,也麻痺了注意力。然而新聞業若要進化,讓閱聽眾看完新聞不只煽情與發洩情緒,而能從中獲得一些對閱聽眾有用的知識。讓新聞事件完整,閱聽眾與媒體雙方必然得放棄追求不必要的即時新聞,以避免求快而可能造成失真、或是查證不足報導。

以此次藝人楊又穎自殺事件為例,將觀看公眾人物自殺一事訴諸到更高的視野:檢視人性與制度的缺陷。

我們為什麼會想匿名抱怨或謾罵?

這些想謾罵與抱怨的負面情緒從何而來又將如何平息?

當我們身處於黑羊效應中的其中一環時,如何避免成為屠夫(加害者)、袖手旁觀的白羊群(旁觀者)、或是承受莫大壓力的黑羊(被害者)?

面對霸凌,從校園到新聞體系都肩負教育大眾的社會責任,我們該如何調整心理,避免走上悲劇一途?

這些結構性的複雜問題,不是快速肉搜找到一個匿名發文者加以撻伐或是關掉電視與網路即可遠離風暴。這問題需要抽絲剝繭,以時間與精力文火慢燉才能歸結問題發生的各種原因。

處在現今新聞爆炸的社會裡,資訊的傳播與良好價值觀的傳承不只是身為媒體與校園教育者應致力其中,身為閱聽大眾,也應該以實際行動拒看草率的即時新聞、破碎化新聞議題報導,並支持深度而較具遠瞻性的系列報導來迫使新聞媒體提升素質。

●作者張瑜,問紙團隊,臉書粉絲團「問紙 wenz」,《問紙週報》每週印刷發行,夾入四大報紙訂閱戶中,以提問方式為主,補足報紙資訊不完整等問題。已獲授權使用。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討論與聲音,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