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孤獨成為國安問題:北捷隨機傷人事件給社會的自省

▲北捷中山站隨機傷人犯嫌郭彥君面對警方偵訊時,僅說了「只為洩憤」「一切都來不及」等話。(圖/記者孫曜樟攝)

文/施以諾(輔大醫學院職能治療學系專任副教授)

近年來台灣發生不少令人憤慨、鼻酸的隨機殺人事件,無論是轟動一時的捷運鄭捷殺人事件,幾樁校園殺童案,或是最近因找不到工作在北捷中山站刀傷四人的治安事件,皆讓社會人心惶惶,甚至讓政府在校園、捷運上加派警力巡守!

案發的頭幾日,整個社會氛圍如臨大敵,彷彿面臨了國安危機那般。而無論是這幾次國內的隨機殺人事件,甚或國外的幾起隨機殺人案,當記者去訪談加害者周遭的人時,他們幾乎都不約而同的形容加害者有點孤獨、孤僻。這邊所形容的「孤獨」恐怕不是描述那些加害者「身邊沒有人」,而是「身邊沒有認同自己的人」、「身邊沒有人瞭解自己的好」,身為一個精神科治療師,我不難想像這樣的感受長期下來,可能會對一個人的性格所產生的質變。

當然,年輕人因對未來前景感到絕望,進而憤世嫉俗,除了家庭教育需負責任之外,政府自然也有可以被檢討的地方,一個有肩膀的政府,必會在此時檢討自己是否有給下一代營造一個有希望的打拼環境;但憑心而論,除了家庭、政府,恐怕媒體、大學教授、學校老師們也有可以「自省」的地方。

其實一個人存在的「價值」是可以很多元的!上天創造每一個人都有其無可取代的意義。然而,我們的媒體在報導人物時,會否往往只聚焦在那些最有錢的、最有外貌的?甚至花篇幅去報導他們那些無關緊要的吃穿;在大學的畢業典禮上,被請回來上台致詞的校友,會否永遠是那些捐錢最多的,或名氣最高的?在中小學裡,較常被獎勵的,會否往往也是那些功課最好的?

▲北捷再次發生隨機砍人事件,雙北員警進駐協巡117個捷運站,其中25個站體全日派員駐守。(圖/記者孫曜樟攝)

媒體、大學教授、學校老師們,彷彿正在聯手向青年世代傳遞一個「狹窄的價值觀」:那就是你必需有錢、有名,才值得社會觀注,才是有價值的!這讓被排除在這標準之外的其他年輕人如何不悶?如何不有「身邊沒有認同自己的人」、「身邊沒有人瞭解自己的好」的感慨?而如果他們又實在渴望得著社會觀注,不難想像有些被排除在這狹窄的優秀價值觀之外的青年人,會因一念之差而在網路上揚言要效法鄭捷,揚言用錯誤的偏激方法來快速獲得大眾注視,來向這個社會示威。

或許,在我們對那些犯案者搖頭嘆息、對政府的作為感到恨鐵不成鋼之餘,媒體、大學教授、學校老師們也可以一起來作一些事:不要太常報導那些最有錢、最有外貌的人的婚姻或私生活,把篇幅給拿去多報導一些小市民在品格面的溫馨事蹟;下次大學各系所校友返校活動時,請回校演講的校友,不一定要是錢賺最多或最有名的,可以偶爾也多請一些願意放棄大都會工作頭銜、默默去偏鄉服務的校友,甚或相夫教子成功的家庭主婦回來分享,共同傳遞一種「寬廣的價值觀」,告訴下一代「優秀有很多種類型」!不要讓擠不進某些狹窄標準的青年人覺得「孤獨」,覺得不被瞭解。

孤獨,可能使一個人性格扭曲,甚至造成危及國家社會的治安問題。身為一個精神科職能治療師、高等教育工作者,我不否認在學理上有些人格異常者無論我們怎麼作也許都無法確保他百分之百不會走向偏峰,當然,我們固然可以用改變刑責或提高警力來作為防範,然而用更寬廣的眼光,多去關心、肯定人在不同層面的優點,或許才是對這個社會更「治本」的藥方。

●作者施以諾,現任輔大醫學院職能治療學系專任副教授、臺北市醫學人文學會理事長。本文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