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梓翔/我們熱愛的中華隊

文/游梓翔

「最大公約數」 (Highest Common Factor) 是數學名詞,指能整除多個數字的系列數字中,數值最大的一個。例如12、16與20間的最大公約數是4。

如果比喻某件事是你我他之間的最大公約數,意思是說那事是我們的「共同成分」,即使我們呈現的樣貌並不相同。

英文也有類似說法,但一般習慣說「最小公分母」 (Least Common Denominator) 或「公分母」,這是指多個分數中不同分母的「最小公倍數」(可以整除所有分母的數中最小的一個),例如1/2、1/3和1/4分母間的最小公分母是12。

要是比喻某件事是你我他之間的「最小公分母」,等於是在說我們都是那事的一種成分,你我他樣貌不同,但有個更大的事物是我們的「共同歸屬」。

台灣是個多元社會,不同群體的歷史經驗、政治信仰各異,雖然生活中我們其實擁有不計其數的「共同成分」,但每當遇到認同與政治,似乎就難有共識,難以找到那個「最大公約數」。

好在經過這些年的政治發展,很多人相信「中華民國」慢慢成為了那個「最大公約數」。經過了多年的背對國旗、否認中華民國之後,反對黨候選人終於出現在中華民國的生日慶典上,這總是一個好的開始。

但如果真心把中華民國當成最大公約數,就不該再出現「去中華」的舉動,例如不掛國旗,不使用國旗配色,或是在運動競賽中,抗拒多年來早已成為最大公約數的「中華隊」稱呼。這種抗拒總讓人想起民進黨上一次執政時如火如荼的「正名」運動,總讓人懷疑他們真的把中華民國當成2300萬人的「共同成分」。

況且,中華民國不該只是我們的「共同成分」,她應該是台灣所有人的「最小公分母」,是我們的「共同歸屬」。你我他樣貌不同,但我們都屬於中華民國,我們無分族群、無分政治立場挺的都是同一個中華隊,無論比賽結果如何。

更重要的是,一旦中華民國成為我們的「最小公分母」,將更有助於確保台灣的現狀和安全,因為無論對岸如何解讀,都無法否認「中華」與「中華民國」確實是他們歷史與文化的一部份。兩岸之間因為中華民國,將可能找到某種「最大公約數」,讓和平發展的現狀能夠維持。

既是台灣人的「共同歸屬」,也是兩岸間「共同成分」,這個「中華民國」我們怎麼能不好好保護,怎麼能不大聲喊出我們熱愛的「中華隊」?
 

●作者游梓翔,現任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系專任教授。本文不代表公司立場。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