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慶瑋校長對北市校長退休潮,提出呼籲。(圖/翻攝自桃園市福豐國中網頁)
文/宋慶瑋(桃園市立福豐國中校長)
報載北市國小校長退休潮今年21人退休,此新聞觸動了現職校長的內心想法,同時也讓普羅大眾知道,校長選擇年輕時退休的現象。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
除了少部分校長是由教育主管機關派任,大部分國中小校長都是由基層老師做起,經過豐富的學校職務歷練,最後當上校長得以發揮理想。與大多數校長一樣,剛考上校長胸懷大志,總認為透過自己的努力,教育應該可以變得更好,這是每一位初任校長的想法。然而在經歷過一任四年二任八年甚或久一些,所有的「想法」與「感覺」完全不一樣,為什麼?有人打趣的說,校長工作第一任信心滿全,第二任有責無權,第三任委屈求全,最終不小心可能落得褫奪公權,這是校長經歷的最佳寫照,有些校長可以撐到65歲屆齡退休,但畢竟是少數,目前看來50~55退休者佔絕大部分。
從教育制度剖析,當上校長年齡層絕大部分在40歲以上(少部分未滿40,又國小年輕些)。換算下來,從初任老師到當上校長,服務年資大約20年上下,此時的「教師」經歷最豐富,體力最好,當上校長自然駕輕就熟最能發揮。從專業角度來看,20年資歷的老師在課程教學與班級經營上最有經驗,從行政的角度看,歷練不同組長、主任的職務,最有利於行政工作的推展。
一個學有專精,閱歷豐富的教師當上校長,為何會在很短(不算長)的時間裡,早萌生退意、卸甲歸田?很值得大家省思。吾輩身為其中一員,自我剖析,或許可以找出箇中答案。以下從不同角度分析為何校長要提早推休。
一、校長特質
校長特質是影響校長領導作為最大因素,此特質與生俱來成份較大,難會改變也難學習。到底校長特質應屬於哪種才能擔任稱職的校長呢?誰也說不準。但觀察有績效學校的校長作為,我們不難發現校長有以下特質:堅定的教育信念與教育專業能力、敏察力、邏輯分析與歸納力、問題解決能力、承擔力、幽默力、表達與溝通力、公關力、群眾魅力、口說能力、人文關懷力、批判思考力、創造力…等等綜合能力。
二、主觀因素
家庭因素、健康狀況是校長最重要支撐職務的主觀因素,幸福的家庭、健康的身體是所有擔任校長職務的基礎與必要條件。但是人生際遇不同,擁有幸福的家庭有時是個奢望,健康則必須靠自己維護與保養,定期健康健查是不二法門。
三、客觀因素
雖然傳統價值觀對於教師一向非常的敬重,但是多元民主思為浪潮,讓天地君親師五倫的信念受到不少衝擊,擔任一校之長,作為老師的老師,社會期待總是最高,認為校長是老師的代表,能夠把老師帶好,進而帶好每一位學生。因此擔任校長之前就應該把武功練好,上場時才不至於掉漆。至於社會期待,會隨著時代的演進產生變化,簡單的說,校長要負所有辦學成敗之責,對內是CEO,對外是代表,因此校長必須有十八般武藝,且要隨時變化,滿足多元的社會期待。
▲校長負辦學成敗,對內是CEO,對外是代表,壓力大可見一斑。(圖/翻攝自桃園市福豐國中網頁)
四、內在環境
現代社會多元混沌,價值分歧笑貧不笑娼,以致校長在辦學經營上,必須面對不同價值的聲音,簡單的說要懂得政治妥協,技術要靠協商。其中的操作方法也絕非單一,面對教師團體、家長團體、行政組織,都要有「善巧」的能力,才能左右逢源,減少與化解衝突。校長角色非常尷尬,在勞委會的定義是「雇主」,教師要與校方協商「工作權益」(導護、早自習、午餐、課輔等工作),校方代表就校長。一旦校長有事要採取申訴案件,卻被不公義的制度與行政怠惰下限縮成「教師」,這是國家對校長很不友善的制度。
五、外在條件
擔任校長,不可避面要與外界打交道,地方民代、上級主管機關、媒體、公共關係等,都要儲存「人脈資源」,哪天重要需要來臨時,原來儲存的人脈資源可以解燃眉之急,甚或活化整個校園,辦出特色亮點。此點校長必須與自己的內心對話,無論在個性上或是身體與家庭上,勉強或欣喜接受對外的公共關係,絕對會影響校長辦學的績效。外在條件操之於他人,身為校長應有所體認,人脈就是金脈、人際公關絕不能視而不見。
六、其他壓力
學校一早開門,柴米油鹽醬醋茶,每件大小事都攸關下一代的成長。在過程中難免遇上偶發事件、校園危機,要懂得SOP處理;嫻熟教育法令與12年國教的教育改革,萬變不離其中,抓住教育的核心價值準沒錯。
台灣是一個小島,量體很小,各領域都容易被操弄,教育也脫離不了此藩籬。當2011年教師課稅時,教師課多少補多少,唯獨漏掉校長(每年短少3萬餘元)。當2012年政府財政緊縮,校長特支費打八折計算至今,仍未見改善。2016年為鼓勵兼職教師從事行政,再度減授組長、主任授課時數上限(改採加發超時鐘點費),又再度忘記校長(每年也將短少3萬餘元),東掐西扣,校長年減10萬餘元,如何激勵校長續任。沒有一個校長願意「為私」的爭取個人權益,但是主管機關始終見不到校長的OS,令人氣結。
教育主管機關網羅了碩博精英從事教育管理工作,卻常見制訂出來的法令與政策脫離民意或是偏私於利益團體。校長是教師出身,深諳第一線教育的梗概,所有重責大任也都自己扛起,令校長最為難過的是整個教育界的氛圍對校長職務的不尊重與不友善。校長受限「常態編班」難於實施適性教育;「零體罰」難於輔導與管教冥頑不寧的孩子;「取消早自習」良善美意卻讓校長承擔需要早到孩子的重責大任;「統合視導」多如牛毛重疊性高的評鑑,校長疲於應付,「中輟生找回來」校長難在無人無錢的情況下予以安置輔導;少子化嚴重失衡,校長必須親身為超額教師圖謀轉介出路;公平與正義的校長遴選制度應予檢討,莫再有人受傷;學校無採購專職人員,校長一肩扛,稍有不慎褫奪公權……林林總總的壓力、不友善,都是讓校長蒙生退意的原因。
早年(一世代指30年),當上校長是一件大事,榮耀門楣、光宗耀祖。而今,師道不存亦已久矣,尊師重道的價值早已式微。第一線的校長尊嚴不斷地被啃噬,原本無罪推論的午餐弊案,讓太多旣認真又有績效的校長在第一時間被政治算計犧牲,多年後的平反早已換不回逝去過程被誤解的代價。校長面對主管機關的「求自保」或「官僚生態」早生退意,校長面對各方壓力自己要扛,委屈又求不了全,當然選擇離開。
世界衛生組織將現代人界定50-55歲屬於壯年,校長與其無尊嚴、有責無權、委屈求全的賴著當,不如在國家制度保障下速速離開。與大多數人一樣,能當上老師都是在求學階段的精英,最終當校長一展長才,抱持教育理想要具體實現,但太多的價值紛亂如年金制度、教育改革、法律責任、工會制度…等耗損了績優校長的辦學。主管機關成員大多未在學校長期待過,少有對基層校長辦學壓力充分理解,遇事要校長一肩扛,校長心寒其來有自啊!因而醞釀出大量退休潮,制度是遠因,感同身受才是禍首。
回歸教育本質,分析校長提前退休的原因,並排除校長辦學不利條件,制度訂定要讓校長有尊嚴,不合宜、不友善的制度早該大刀闊斧地修訂。主管機關處處要為校長「設想」、「考量」,讓校長感受得到溫暖。不要再讓剛得師鐸獎、領導卓越獎校長提前離開教育界好嗎?我的呼籲,誰聽得到!
●作者宋慶瑋,桃園市立福豐國中校長,座右銘:教育是感動的動能,關懷才能感動,付出才有價值。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88 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