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眼看台/臺灣調調

文/一休

轉台看到《康熙來了》採訪配音演員,一下子勾起童年回憶。小新,哆啦A夢,櫻木花道……兒時伴我們成長的卡通角色,連同它們的聲音一起成為80後的專屬記憶。原來那些時而委屈,時而抓狂,時而開心的聲音就來自臺灣國語,原來我們與臺灣調調相識已久。

初中時非常迷戀的那個學長,會唱王力宏的《唯一》;周杰倫的腔調也會成為同學們茶餘飯後的談資,但誰也不能單憑聽就猜到《雙截棍》裡的歌詞;現在回憶起來覺得驚訝的是,高中三年早操前放的歌曲都是蔡依林的,想來負責廣播的同學應該是Jolin的忠實粉絲。從關注他們的歌開始,慢慢大家希望瞭解他們的動態。於是,娛樂節目中開始採訪這些臺灣偶像明星,我們,也開始習慣從偶像那裡聽到好聽的臺灣調調。

什麼是臺灣調調,從我們最開始接觸的臺灣國語來看,它與普通話相似,但有自己的特色。比如幾乎沒有「兒」話音,取而代之的是尾音會長些,最後會延伸為音調中的一聲,有時還會有在最後一個字上有些轉調;比如會有一些我們不常用的感歎詞,「耶」、「啦」之類;比如有些字發音的差異。就像我們在戀愛的時候,偶爾聽男朋友或是女朋友講一句家鄉話,自己不太聽得懂時會覺得對方特別有吸引力。這種新鮮的臺灣調調,讓我們覺得有些活潑的生氣,也有些溫柔的魅力。

高中開始,《流星花園》、《惡作劇之吻》之類的臺灣偶像劇開始進入我們的生活,臺灣調調一下子便和帥哥美女的形象聯繫在一起。他們鮮活生動的形象給臺灣國語做了一個好廣告。有些同學會因為崇拜明星模仿「臺灣腔」。而小男生總在憧憬會說這麼溫柔調調的女生出現在生活中。

來到臺灣之後,發現臺灣的調調不只是臺灣國語這一種,捷運上會用國語、台語、客家話、英文四種來報站。聽上去,台語和大陸的閩南話相像,而客家話比較像廣東話。我們比較熟悉的臺灣國語,既有北方話的傳統,又有江浙一帶口音,還受台語、客家話等的滋養。一日在捷運上,一位3、4歲的小男孩從我身邊穿過時, 稚氣的說「謝謝」,頓覺臺灣調調真是好聽。

●作者一休,上海,研究生,現為暑期來台實習生。本文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文章請寄→editor@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