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學聖、莊育修/為閒置樂器找出路:給偏鄉孩子一個夢

▲實踐大學樂器維修基地,讓老舊樂器有了新生命。(圖/記者蕭玗欣攝)

文/陳學聖

教育部自2015年12月起,開始試運作樂器銀行,樂器銀行的運作計畫目前由實踐大學承辦,據教育部在官網所公開的新聞資訊所述,樂器銀行係為「結合產官學界資源,藉由閒置樂器統整、民間團體捐贈以及樂器產業界支援等三方資源,達到樂器媒合、維修、交換等三個大目標的」整合式計畫,而2016年的4月樂器銀行也正式掛牌營運。

對於大多數偏鄉的學童來說,學習樂器通常是一個奢侈的夢想,偏鄉的資源總是比都市來的少,再加上往往一件樂器大多都要價不斐,並非每個家庭都能購買得起,因此當教育部提出樂器銀行這項計畫的時候,對於這些處於偏鄉地區,又渴望學習樂器的孩童來說,實在是一大福音。

以往,學校成立樂團所購買的樂器,在到了使用年限之後,會被當成大型廢棄物來處理,然而可惜的是,這些樂器在經過適當的維修與保養後,其實還是可以繼續使用,更甚至曾發生過學校所購買的全新樂器,被塵封在校內倉庫內生灰塵多年,或是整批被丟棄,這些景象在缺乏資源的偏鄉學校、家長、學童的眼裡,無疑是一種天大的諷刺與浪費

▲偏鄉小校透過樂器銀行,也能一圓音樂夢。(圖/記者蕭玗欣攝)

由於樂器銀行目前的捐贈來源,主要是以各個學校的閒置樂器為主,原來美意其實就是希望能夠讓學校內的閒置樂器再利用,但是在實際執行上卻發現,有部分的學校雖然有閒置樂器,卻不願意捐贈出來,因為擔心這批閒置樂器會影響到學校自身的教學評鑑,進而影響到主管人事考核,所以這些學校寧願選擇隱匿不報、不捐贈,使得教育部原本的美意反而成為一種顧慮,因此教育部在此一部分,應該要訂定明確的獎勵辦法,例如增加捐贈學校主管的記功嘉獎,真正鼓勵擁有閒置樂器的學校能夠捐贈出來,提供給其他有樂器學習需求的學校來使用。

在這些偏鄉學校有了樂器之後,接下來就需要師資投入教學,若是僅靠校內編制教師來教學,成效總是有限,且若是有更專門的樂器類別,就需要校外的專業人士來進行教學,因此教育部其實也應該要針對樂器銀行媒合後的教學部分,規劃相關教學的媒合計畫,讓有師資需求的學校也可以進行申請,同時也能增加音樂教學從業人員的工作機會,真正達到產官學資源結合的目標,否則沒有後續的教學師資媒合,這些閒置樂器不過也只是從一個學校倉庫,移到另一個學校的倉庫而已。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88論壇粉絲團按個讚!

●作者:陳學聖,立法委員;莊育修:委員助理。陳學聖曾修訂文化資產保護法、博物館法、電影法、水下資產保護法等,對環境保護不遺餘力,並關注動物保育議題,致力於臺灣土地上文化歷史保存與自然環境永續發展的關懷。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88論壇歡迎多元的聲音與觀點,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