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聰財/不要再有下一位房思琪 好好談性教育

▲性教育(圖/視覺中國CFP)

▲在臨床實務上,像房思琪這樣的女孩非常多,我們怎樣做好一輩子的性教育功課,真的很重要。(圖/視覺中國CFP)

最近與太太連袂到某女好友的電台,與聽眾在空中相會,配合時事,談談「性教育」。當然今年與性教育最相關的事件與書籍,便是「林奕含」、《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以下將我們三位身為父母親的對話整理出摘要,與你們分享。

主持人:我們今天要來從不同的面向來討論之前已經被討論很多的林奕含事件。其實我們能談的面向很多,包括了少男、少女情竇初開的時候,爸爸、媽媽跟孩子怎麼樣討論這件事情。我們今天現場來到了這對大家都非常熟悉,也對他們都很具信任感的楊聰財醫師和Wendy老師。林奕含的事情紛紛擾擾已經談得很多了,不管是電視的政論節目還是廣播也都在談,那如果說從精神科醫生、兩性生理專家的角度來看的話,你們會怎麼看這個事件?

楊聰財醫師:先說明一下,我本身背景除了是一個精神科的專科醫生,同時也是台北市、新北市性侵害防治的評估小組委員(這是針對加害人出獄後,在社區進行預防再犯的專業團隊)、台北市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的委員、台灣性教育學會理事。所以,剛剛提到的課題,談師生戀、談愛情、談性侵害,從年頭談到年尾都談不完。林奕含這事件真的會對我們整個社會造成很大的效應,我認為從事件發生以後到未來,至少5年內都會影響我們的性教育。因為對這件事的來龍去脈,我們並不是完全了解,但是我們可以從她的那本著作《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從書中主角去解讀到很多東西,因為在臨床實務上,像是房思琪這樣的女孩非常多,她涵蓋了師生戀、合意性交、誘姦、精神疾病,包括嚴重的憂鬱症、創傷後壓力症(俗稱PTSD),甚至到精神異常。我們怎樣做好一輩子的性教育功課,真的很重要。

主持人:從林奕含事件到《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這本書,到這本書的作者上吊自殺,我們應該不是在談論這個八卦的本身,而是從這件事情我們可以學到甚麼才是比較重要的。Wendy老師,妳是一位生理學的專家,又是一個媽媽,妳怎麼看這樣的事件?

Wendy老師:我本身是台灣性教育學會認證的性教育師,針對主持人的問題,從這個社會事件到這本小說延伸以來,我們女生最近見面常常會互相問:「你以前有沒有師生戀?有沒有崇拜過老師?」因為老師相對來說是一種知識豐富的象徵。但是師生戀和崇拜老師是不一樣的,我們先來釐清愛與喜歡到底差別在哪裡。一般來講,喜歡涵蓋三個元素,分別為尊重、對於喜歡的對象是高度評價的、有相似的環境與背景。所以在一個學校裡面,為什麼會有師生戀情的發生,可能就是因為「界線已經模糊了」。女孩子幾乎都曾經崇拜過老師,也都愛慕過老師,不少男孩子也會偷偷愛慕女老師的。

主持人:那Wendy老師是哪個階段崇拜過老師?

Wendy老師:我差不多是17歲、18歲的時候,那個時候好崇拜一個化學老師,所以我的有機化學可以學得那麼的好。

主持人:像我是國二的時候對教數學的班導會有崇拜,甚至當時班上跟我要好的女同學比我更欽慕老師。我現在回想起來,會不會跟我父母講呢?我想我不會耶,因為難以啟齒啊!

楊聰財醫師:我想提醒一下,妳們兩個講的時間點都在青春期。我推薦大家看一本書,叫作《不是青春惹的禍》。大家要知道,以現在的生理、心理學來講,青春期從傳統的12歲到18歲,現在已經提早兩年,10歲的時候開始,並延後7年到25歲結束。我們也同時要知道,性教育是一輩子的事,在家裡是父母親,在外面要找到專業的人。我們常碰到是不會跟爸爸、媽媽講,尤其在青春期時只會跟同儕講。

Wendy老師:會講就不是青春期了。

主持人:我想如果那個時候,那個老師萬一對我的那個女同學有甚麼feedback的話,會不會有甚麼事情發生?

楊聰財醫師:很容易「天雷勾動地火」,做出越軌的言行。(限於篇幅考量,就此住筆。敬請期待後續精彩內容)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 楊聰財,人稱「洋蔥醫師」,楊聰才身心診所院長、理性的獅子座,就像《湯姆歷險記》中的湯姆隨時充滿活潑能量,對事情總能有條理、有邏輯性的分析處理。本文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文章請寄editor@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