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種老闆出不起高薪?

洛杉基

早年大學還是座窄們的時候,只要能進大學讀畢業,起薪都還不錯。那時候,台灣是四小龍之首,就業市場正夯,外商、本土商比賽搶人,名校畢業大學生自然是奇貨可居。

這十多年來,台灣耗費太多的時間與精力在政治內鬥上,產業始終無法升級。外加民粹鎖國,外商在台總部紛紛出走,需要與對岸做生意的台商,也陸續移到對岸,總體就業機會大幅下降。教改又大方地將所有專科學校升等為大學,大學生滿街跑,不再那麼值錢。工作機會變少,大學畢業生人數又變多,供需失調的情況下,大學畢業生的起薪,自然就一再地被壓低。

十年前,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就提出一個微笑曲綫的理論。關鍵元組件、品牌與服務,在這個利潤曲綫的兩端;利潤最低的中間部份,就是組裝代工業。台積電、聯發科等,設計及生產關鍵晶片,穩穩站在曲綫最左端;施先生自己身體力行,把Acer品牌產品透過自己的通路,推向全世界,站上了曲綫的最右端。其他如最近崛起的華碩、HTC,也走向自有品牌與通路。這些產業,毫無疑問的,老闆都是比較願意出高薪的本土企業。

但是極大部份的台灣產業,還是集中在利潤最低的組裝與客製化代工(ODM/OEM)。除了鴻海因為能夠有效掌握供應鏈與成本,從組裝大量產品中獲利外,其他的組裝代工廠,都是靠着「毛三到四」(毛利只有3%到4%)勉強維持。因此,嚴格控制直接人工(線上工人)與間接人工(工程師)薪資,成了他們維持低毛利率的不二法門。

出得起高薪的老闆,才會真的把有能力的員工當「資產」,是幫他們賺錢的「招財貓」,越多越好;出不起高薪的老闆,自然就把員工當成獲利的「成本」,越少越好,最好是一人當三人用。

政府沒有大型建設或投資,本土產業無法升級,外商到台灣投資意願低,外加或某些地方政府對外商又特別不友善,台商回來又機關重重,整個產業像一潭死水,自然不會增加就業機會。就業機會少,畢業大學生又多,粥少僧多的情況之下,那些靠着低毛利過日子、算盤打得精的老闆,怎麼可能願意花高薪去聘人或留人?

除了獲利能力在微笑曲綫兩端的企業願意用高薪去聘用他們需要的人才外,中間獲利能力低的產業,只能一再地壓榨勞工薪資來維持其起碼的毛利率。政府如果不能協助這些獲利能力低的產業升級,就得嚴加監控,不讓他們繼續違反勞基法,或不讓員工投保,只求讓自己能夠再多苟延殘喘幾年。

網路上有不少文章反應出這些無良老闆如何用付現金、聘臨時工等手段規避政府勞基法的規定,剝削員工還理直氣壯。我有位以前一起在外商工作的同事,後來轉到本土企業工作,竟然因為老闆現金周轉不靈,而被積欠了好幾個月工資,又不敢自願離職怕再也領不到這幾個月積欠的薪資,只能欲哭無淚,繼續為老闆免費幹活,祈禱着老闆能很快地賺錢。最後還是得靠打官司逼着老闆把欠款吐出來。還有一位朋友在被公司解職後,想向勞保局申請失業給付,才發現老闆根本沒有每月繳付勞保費,只能靠打官司去討回公道。

政府應該讓這些利用壓榨員工薪資、違反勞基法的公司早些關門外,勞工局更該將屢屢欠稅、積欠勞工薪資保費、違反勞基法的公司列入黑名單,供求職者參考,並積極主動地監管這些已經瀕臨倒閉的企業老闆,防範他們在積欠員工薪資、退休金、保費後,迅速脫產一走了之。

求職者自己也該懂得如何趨吉避凶。求職前不要偷懶,自己先在網路上調查該公司的產業屬性、產品內容等背景資料。我就遇過有求職者到公司面試時,竟然開口問:「你們公司是幹什麼的?」,讓人差點從椅子上跌下來。如果該公司是上市公司,獲利能力與歷史記錄都是必須公開的資料(不過得要懂得如何看人家的財報)。避免到勞力密集、低毛利的產業做事,非但這些老闆不可能出高薪給你,還可能欠你薪資一走了之。如果別無選擇,只能到這些財務不健全的企業做事,就別對低薪、無保、超工時這些現象感到大驚小怪了。明知道自己被剝削,還是趕緊低頭努力學會本事,一邊騎馬一邊找馬,兩年內有機會就換工作,另擇良木而棲,才是上策。

●作者洛杉基,北市,博,專業經理人。簡介表示,他出生於台灣北部漁村,留美博士,曾旅居美國、中國,現長住台北市。如蒙轉載、剪貼,需事先徵求作者同意。ET論壇歡迎網友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

關於勞基法攏細假--我遇到的除了假還是假!

離開舒適圈的勇氣--我放棄博士班的學業了

22K真的有那麼可怕?--一個大陸人看台灣

阿娘喂~我差點領到鬼島正妹的低級月薪「4468」元

勞基法攏係假?鬼島正妹:我月薪只有4千元

關鍵字: 洛杉基 ET論壇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