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在思考,其實我的學生們很有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應該也是學生時期培養和灌輸觀念的緣故。
因為有些學生即將投入職場,也有學生想繼續升學讀研究所;未來的路要怎麼走,常常會來徵詢一下我這阿伯的意見,其實當中也不乏許多學生高中職畢業之後就直接就業。
怎樣才是對學生們最好的路,所謂的前途一片光明又或者前途一片黯淡,我不敢說,只能用一個「60-70年代」的內心想法來說明。
我認為台灣社會變化得非常快,以前的高中職技職體系的學生,往往是成績比較不好的人所就去讀的。記得學生時代,考不上最好的高中,老爸說,「那就是去讀私立高中就是考高中讀大學~其他門都別想!」
考上台北工專機械,老爸說,「NO,沒電機科。」考上大安高工機械 老爸說,「NO,沒電機科。」
當時台灣是科技島,讀電機就是王。
當時大學考上醫事放射系,其實我也是懵懵懂懂;至於為什麼會選放射,是因為起初我喜歡X戰警,隊長眼睛可以發出紅色的光。
我覺得很帥...選這個系...大概就是這樣了。
其實一個18-19歲的人會懂科系...業界...那機率算是微乎其微吧!
記得還被班上的同學唸,同學說 ,「 讀電機才好,配股一年都可以年薪百萬,科技新貴耶!」
但現在無薪價,科技大廠廠房一間一間的賣...
看著我的放射系同學一個月4-6萬穩穩的,而且班上多數人都結婚生子、成家立業。最近有個29歲台大畢業的老師來應徵,他告訴我班上全部都還沒結婚,因為...經濟不夠穩定,所以會再等等。
當然現在一定很多人問當你的學弟好不好?
因國內大專院校有放射系的從3間變到10間以上,一窩蜂的設立,此專業領域對於這混沌社會的就業優勢...我不敢說。
約莫3-5年前,我開始改變作法,考上北市明星高中的學生,有些學生我依照特質分類鼓勵試試看去就讀大安高工...等。
當時這項作法是會受到家長的責罵,但是這些學生在快要升大學的時候,家長的態度便一百八十度的轉變。有的還來致謝,反而是當初兒女考上明星高中的家長跑來責罵,連國立大學都考不上。
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一兩屆更明顯,一考完試,如果沒有考到前10志願的家長。馬上衝來問看大安高工、台北商專、松農、士商、松商...有沒有上的可能。
我認為大家總是...一窩蜂,看到大家做什麼...我也要做什麼,這可能就是台灣人的特性。
現在家長(們)多了一個一窩蜂的新選擇-餐飲科,因為台灣到處就是吃吃吃+美食,吃什麼都要拍一張幫美食照一張(遺照)。
代表這美食-它~曾經活在這世界上
恩...台灣正在轉變台灣正在從一個科技島轉型成服務島 ,這點我一定要提一下(中間想打拼成生技島,但確實是失敗了。有好一段時間,生技相關科系可是很搶手,分數要很高。)
服務觀光型島嶼能不能撐很久,大家可以以日本為借鏡,每次美食都以誇大的表情和動作說明東西有多好吃,如今卻也只剩下很誇大驚嘆聲...在大家的腦海中;至於介紹什麼東西...大家早已忘記,整天想一些無厘頭的無趣發明...實際上卻根本不實用。
精密的日本工業已完全沒看頭,現在還要被台灣企業吃掉。
個人淺見,台灣根本不太需要太多的碩博士生,但是台灣的大學院校狂招生,就是為了申請教育經費、招生率
一些博士教授關在學術的最高殿堂,靠著學說理論,卻很少去了解業界的進度跟想法。
如果非常知道業界動態的,那投入賣弄專業投入弊案的也不在少數。
那天一個曾是我的學生跑來找我聊天,目前他就讀某知名理工學院改制大學(現在大1升大2),科系是資工相關。
他跟我說,「他高中努力讀書,大學填志願也填了頗有興趣的資工系。」
我興奮地問他,「那你的資訊工程應該會越來越厲害嚕,以後可以教我。」
他卻答,「我沒什麼興趣了。」
我問他 ,「現在APP很當紅,你們開始學習了沒有」
他回答,「我們大概大三才會開始學製作java遊戲。」
我一陣錯愕 ,「java遊戲那不是好幾年前的小朋友下樓梯遊戲嗎?早就已經過時了。」
他跟我說 ,他現在在台北車站的飯店打工,現在很有興趣。
我內心想,「其實那就高中畢業直接就去當學徒,又或者直接國中畢業當學徒,不至於浪費時間,也許20歲就可以出師了,到時頂著頭銜想再進修容易得多了。」
我只想給我的學生們一個很特別的想法,畢竟目前在台灣也只有不同的路,才能走出不一樣的前途,人一定有私心,我當然也希望我的學生出社會能有亂有思想的,可以獨當一面、霸佔局面,所以有些事情我只跟我學生說。
但大方向是不會變的,也想跟大家分享,倘若真的很喜歡讀書很有興趣讀,那當完兵,或者工作就業一段時間發覺自己哪裡不足再繼續求學,這非常好。
倘若真的只是為了就業機會,而繼續攻讀研究所或者博士班,那大可不必;因為後者一開始(為了就業機會)這個目標和方向已經錯了...不要忘記22K都已經幫你規劃好了。
▲部分新鮮人成窮忙族,工作12小時存不到錢。(圖/東森新聞提供)
我大學畢業時,大學校長曾經致詞講了很長一段,但其實我只記得這麼一段,這是引用美國某大學校長的畢業致詞,但是到現在我還認為很受用,因為現在就我觀察還是如此。
他說,「恭喜你們畢業了 !前幾名的 ,恭喜你們以後是學者教授專家,中間名次的,恭喜你們投入基層或者是公家機關人員(當然現在公家機關也不好考了)國家少不了你們,後面名次的 ,偉大的倒數畢業,以後變成奸詐的商人,有社會地位的人,別忘了捐款給學校,感恩。」
這句我現在聽起,再觀察身邊的同學,非常受用。我深深認為現在台灣的局面,大致上只要高中職畢業即可具備謀生的技能了,也可以因此闖出一片天。
德國在高中時期就出現升學和就業的分軌,現在非常強盛。
台灣大學管理學院曾公開歡迎郭台銘先生直接就讀,一方面可以為此學院添光彩,但大家會看到郭董走進去讀嗎?我想應該是不會的。
台北科技大學也因為前副總統蕭萬長先生從沒有就讀過,只是因為考上沒去讀,常常懷念台北工專;學校就頒發給他榮譽博士的頭銜,還親臨受獎,這件事也是非常的弔詭。
還有間學校姑且先不說是哪間,認識的老師跟我說,學校只為了拿更多的經費、蓋大樓、養地、養房與養蚊子,一切說穿了,只是為了拿到更多的補助經費。
那天我老爸跟我說,以前的年代老師請大家寫《我的志願》,班上的學生幾乎全部都會寫(總統),但那時老師只說總統只有一個,所以不可能有那麼多的總統。
其實我們60-70年代的同年齡層的人是非常羨慕自己爸媽那個年代的人(戰後嬰兒潮40-50),一片經濟起飛,一片榮景,只要肯努力,開計程車2-3年就可以買一棟房子。
那時的台灣錢可以淹到膝蓋,反觀我們這個60-70年代出生的人,投入了職場,任人宰割讀的科系不一定對,很肯努力做事,但是薪水卻很不給面子。
我們的點子多,也很肯努力,但是比起戰後嬰兒潮的大人們,所擁有的機會就是很少。
如果(40-50)如果會給(60-70)年代機會的原因,大多是:
1.去享受人生,因為賺飽飽。
2.爛攤子丟給我們,把責任丟給60-70年代的人。並說,因為他們是草莓族啦,不堪一擊啦!
60-70年代的同輩朋友,在我的觀察已經夠慘了...真的。
那天打開電視看到一些財經名嘴在那邊說,退休存款要3000-6000萬,才可以每個月過著快樂幸福的退休生活之類的屁話,真想告訴他們...少在那邊屁,有種分一點給我們6、7年級生。
80-90年代出生的小孩,受到無微不至的照顧,想法點子更多,但是40-50-60-70年的人深深地為80-90年代的小孩前途感到不安。
在我的觀察,只較缺乏~~~持續力
1.對朋友的敏銳度
2.連結朋友的能力
3.創新的思考
4.非常早接受到媒體網路手機通訊的優勢
不可否認是比我們60-70還要強得多,只要能夠堅持自己的想法和貫徹信念,應該會是一個特別的新一代。
●作者謝大哥,原文《前途》發表於2012.09.07。ET論壇歡迎網友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