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調查顯示多數兒少仍停留在「認識公民議題」的階段,缺乏實際行動參與,但認識就代表關心公民議題嗎?(Photo by Pasty Xie/ Flickr)
在媒體看到家扶基金會出爐的「2017台灣兒少公民參與情況調查」結果,逾37%的受訪兒少認為「未來10年生活會變糟」;近75%對未來表達負面看法。其中,42.8%的受訪者認為「國家最好的日子已經過去」,僅25%認為「國家往正確方向發展」。
只看摘錄過的新聞內容有點不扎實,我其實挺想看到實際問卷題目和引導方式,畢竟多年前曾短暫開設過「戰國社生活情報研究所」,對民意調查此一學門始終關注。
所謂42.8%受訪者認為「國家最好的日子已經過去」,我懷疑青少年真能具體說出「國家最好的日子」是哪一段嗎?問卷設計者有試圖說出自己的「潛台詞」嗎?如果沒有參與過某段日子,為何會有比較值?這觀點又是被誰以及如何形塑的?
同樣的,僅25%認為「國家往正確方向發展」,問卷有繼續追問:「你心目中國家的正確方向是什麼?」
兒少最關注的公民議題前三名是「婚姻平權」、「課綱審查」、「一例一休」,首先,不知道全部選項還有哪些,是否都只選了近期的新聞?其次,影響答案的會不會跟新聞熱度有關,卻跟答卷者真正的「關注度」無關?所謂關注是短期知曉,還是對這一領域長期注意不同階段發展?
知道新聞,不代表關心細節,連大人都一樣,更多可能是道聽塗說、捕風捉影、看了影子就開槍,便以為自己很關注某些公民議題了。理想中,應該針對某些議題進行細部推演測試,才能知道答卷者對該議題的熟悉、深入,甚至獨立思考的程度,不是這樣問一問「你最關注哪些公民議題」,就能解決。
還有,所謂「曾實際參與公共議題」,是否該列出各種參與方式做選擇?否則聽起來實在太過籠統。不過我猜就算細分了,仍在學的兒少參與比例也不會高,但至少輪廓會更清晰。
舉個例,如果細問:「你會在網路上和人公開討論公共議題嗎(經常/非常偶爾/從不)?」再追問是在哪裡發表意見,遇到不同意見或爭論時該如何處理等,不就更能細膩理解「準公民」問政態度的第一步?
否則,碰上對時事連討論都不討論、發聲都不發聲,所謂民主程序、議事規則都沒興趣,只會唸課本、追逐時髦,或只想玩樂、逞凶鬥狠霸凌同學的青少年,我們要期待他們直接「覺醒」,開始組讀書會、走向街頭、當義工或直接助選嗎?
好文推薦
●陳樂融,知名創作人、媒體人、策劃人。遊走於作詞家、作家、主持人、編劇、文化評論家、品牌及營銷顧問、人文心靈講師等多種角色。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88論壇歡迎多元的聲音與觀點,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