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民進黨立委皆稱「促轉條例」是參考德國而來,且德國比台灣還要嚴格,但卻沒有人提到德國的福利政策又是如何嘉惠人民。(Photo by PRORay Yu/Flickr)
誰能反對伸張正義?但究竟什麼正義?這可能要上一門哲學課好好辯論,但絕對不是一個已經權力在握的政黨,可以定義正義。執政黨一旦有權定義了正義,勢必有人因此被認定不正義,而受到公權力的制裁,造成了不正義事件。可政黨一旦再輪替,正義又是誰說了算?「促轉條例」到底被如何看待,每個月的民調都會提醒執政者,政策對或不對,不必多辯解。
所有過去因為政治或公權力而受到不當對待的人民,都有伸冤的權力,也該有平反的機會,可是當一個法律可以無限授權到定義什麼是正義、什麼不是正義,那就太過分了。
台灣人民曾被一個大家不熟悉的組織調查「國際化」的程度,結果排名第三,前面是中國。台灣人也許不服氣,但有時因為環境因素,旁邊住著惡鄰居,讓台灣的世界被限縮了,許多國際會議、元首會面都離台灣很遠,自己的邦交國全是小朋友或是黑朋友,沒有什麼影響力,導致台灣人關注國際的程度也很低。因此,每當提起德國,大家可能只知道已經70年前的希特勒、集中營,或者現任的梅克爾,旦對於這個遙遠國度過去的真實變化卻很陌生。
偏偏台灣很多學法律的人都是留學德國的,理論上對德國的了解不應只有以上那些名詞,因為很多留德的人,也都了解人家是如何鼓勵他們的出生率、花了多少錢,很多單親家長可靠著撫養兒女過活,不會被視為吃閒飯的。這才是真的很左派,很福利國家的概念。
台灣如果有那麼多的預算來改名、來清查已經很明白的歷史,為何不為自己台灣人之子、之女做更多事?尤其從明年起,台灣的出生率就會低於死亡率,那台灣到底會不會再有2,300萬人,才是執政者更該關心的事。如果是很左派的政府,怎還會任由財團獨享了幾十年的GDP?為何對低薪拿不出政策?不關心人民、只關心政治的政黨,永遠不可能永續。陳水扁再會選舉,也因政治道德拖累了民進黨。政黨眼中只有政治和選舉,人民眼中就不會有這種政黨。
▲執政者的高度,就是要尊重所有族群在台灣所經歷過的歷史情感,而非僅偏重一方。(圖/記者季相儒攝)
如果認為以前的政權都是不義政權,那民進黨為何要繼承現有的政權呢?如果「促轉條例」認定的事情,都是全民認定該轉型的正義,那又為何需要政策說明、何需辯護呢?中南洲等新興民主國家的政權之所以如此不穩定,就是因為大家都認為自己才是最民主,才是最正義,講文藝一點,就是大家都「不明白對方的明白」,才會互相推翻政權,造成國家動盪。
從威權時代一路走來,身為台灣民主的推動者,應該最懂得什麼叫做尊重不同的政治訴求和聲音。台灣有從大陸來的人民,也有日本殖民時代的人民,當從大陸來的人在選舉時,指著台灣人是日本殖民者時,引起了多少的憤怒,反之呢?
明明台灣人已經用很多次的選舉來平復歷史給這個島嶼的傷痛,例如2008年選擇了馬英九,平復了台灣長期的省籍傷痕,2000年、2004年,用選舉選出了民進黨的陳水扁,給了推動民主政黨的肯定。儘管當年那些真正民主的推動者,都無法享受自己努力的後果,但人民是公平的。
已經第二次執政了,民進黨仍對這個長期融合的痛苦歷史無法全盤接受。執政者的高度就是要重視日本曾經殖民的歷史感情,同樣也該尊重那些跟著國民黨來台灣的人,以及他們的歷史感情。這些也許是選舉時的敵對對象,選舉完了,他們也是執政者統治的人民。過去,只偏重一方的國民黨執政者因此而下台了,民進黨難道不應以此借鏡?
佛教禪宗六祖的名句,「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跟此對比的是另一首「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究竟誰心中有塵埃?其實很清楚,沒有塵埃的人,就不需要時時拂塵埃。
好文推薦
●陳敏鳳,資深媒體人、TNN滔新聞社長暨總主筆、美麗島電子報主筆。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論壇歡迎多元的聲音與觀點,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