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當局有意修改憲法,刪除關於國家主席任期限制的條文,允許國家主席習近平2023年後續任。(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日前,中國大陸提出修憲內容,其中「取消國家主席任期限制」赫然在列。這個消息不但對大陸內部帶來不小衝擊,也引發台灣各界的關注和猜測。各界對此條款可能變化的解讀,除了主流的支持聲音外,也有不少人對今後如何設立退場機制表示擔憂。究竟這是歷史使命召喚使然,還是落入「終身制」的退步?又將對兩岸未來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中國大陸憲法第七十九條第三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每屆任期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相同,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而今提議將修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每屆任期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相同。」如果單純取消國家主席任期限制條款,但無附加退場機制,那未來國家領導人將成為「終身制」。因為中共總書記的任期沒有明確規定,一直按照國家主席任期「不得超過兩屆、10年為限」的慣例執行。故這樣的修憲提按,影響所及恐不只政府層面的領導人任期,而這也是各方皆擔心的問題。因為無論國家屬何種體制,都應寄望制度選拔、培養和產生優秀的領袖,而不應將一個大國的命運全押寶在一個已出現的好領導人身上。更何況再好的領導人都會老去、死去,完成無縫交接才是國家穩定的基礎。
此外,反貪腐政策與機構改革已執行5年時間,再給一個5年應就能完成制度建設。倘若仍無法完成,那就不過是為了能長期把持權位所找的藉口,最後成了依靠人治卻違背法治的初衷。所以這種修憲方式,亦被視為是替某領導人量身訂做的,且會讓現在因反貪腐、大力改革贏得良好口碑的領導階層背負頗多爭議。
其實回顧習總5年來的建樹,在國內、國際已形塑正面有力的形象,也因此修憲只為習總一人,相信絕大多數人應沒有異議。但如何能確保下不為例?尤其若遇到能力、操守,甚至年齡、身體狀況等遠不如習總的後任,一旦任期沒有限制,又該怎讓其自動退場?要知道,權力自身的屬性和周圍欲討好之人,都有可能促使終身任職的現象發生。
現階段來看,贊同修憲的聲音容易理解,因為他們多認為習總是數十年來難以遇到能振興中華民族的領袖。上任以來不僅老虎蒼蠅一起打,政治體制、軍隊改革的力度和成效同樣有目共睹。若能放長任期繼續深化改革、鞏固改革開放的成果,完成強國大業將是時代的召喚,歷史使命的使然。可是捨棄反對或認同修憲的理由與擔憂不說,這種設計的合理性和普適性又在哪呢?
▲對於這次中共當局的修憲提案,兩岸學者皆認為藉此已能看出習近平欲解決台灣問題的急迫性。(圖/視覺中國CFP)
首先,國家主席對現今的中國大陸而言是種象徵。在沒有更深層的改革之前,這種取消任期的設計,其作用更像是新加坡的總理或國王,也許亦更能無縫銜接新任總理等權力交接。而黨職領導則可在完成階段性使命後,在最後換屆階段以黨章、黨綱明確之,於是就有了退場機制。當然,年齡限制也是另一個比較有效的退場機制。其次,按照習近平這屆領導班子可能會有的頂層設計,這種修改是否會導引國家的政府體制朝更超然、更合乎實現的黨政分離,讓國家治理步入類似經理人模式,踏上更專業、穩定的軌道前進?很多人皆願意相信這將是根本性的改革,更像在下一步大棋。
值得一提的,就是兩岸學者皆公認這種修憲設計有一半原因是基於解決台灣問題。僅此一點,就足以讓大陸多數民眾振奮和接受這種改變。台灣當局去中國化讓兩岸漸行漸遠,使大陸民眾深感失望,也因此希望兩岸認同取得突破的呼聲愈來愈高。所以大陸民眾希望有膽魄的領導人能完成此項艱巨工程,而這也是時代賦予習近平的使命。有台灣學者表示:大陸在此階段修憲已能感覺出習近平欲解決台灣問題的急迫性,雖其主政這5年來不缺政績,但對中華民族尚無功績可言,因此解決台灣問題就是他最好的功績。
總之,此次修憲提案絕非心血來潮,肯定考量到階段性使命和長期架構,自有其普適性的道理。但此修改仍有不小負面效應,若要讓負面效應最小化、正面效應最大化,除了須傾聽各方聲音,更需要與民眾做好全面溝通和解釋。因為理解之後獲得的支持,永遠比打壓之後的沉默更容易形成凝聚力。
●皮傅,大陸兩岸資深評論員。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本網保留刪修權。88論壇歡迎多元的聲音與觀點,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