茱莉亞/耶魯大學生搶破頭要上的「快樂學」,濃縮5帖秘訣不藏私告訴你

朋友,友誼,友情,大笑。(圖/pixabay)

▲人人都想知道快樂的秘訣,「心理學與美好生活」課程因而創下耶魯大學3世紀來最受歡迎紀錄。(示意圖/Pixabay)

1月,美國大學一開學,校園恢復蓬勃朝氣,堪稱菁英大學中的翹楚「耶魯大學」有一堂課「心理學與美好生活」(Psychology and the Good Life)原本只有300名學生選修,沒想到3天之後,突然暴增快1200人報名,校務人員緊急從別的學院調派助教,並把教室換到可以容納的地點。

從這幾年名校紛紛開辦幸福學主題課程,獲得廣大熱烈迴響,可以得知這些所謂「人生勝利組」意識到精神健康危機,想為注意力在學業中抽離回到生活最重要的事。雖不排除多數人選修這種通識課程原因,在於分數營養好拿,但上完課之後,能對人生追求的意義產生省思與改變,才是開這堂課真正價值與回饋。

主講教授桑托斯(Laurie Santos)沒想到這堂會成為耶魯大學有史以來最受歡迎的課程,但樂見學生能投入作業練習,看見生活習慣與人際關係的改變,而不要專注高分等於好公司與好生活的目標上。

Laurie Santos不單提出方針,還鼓勵學生從行為改變,參與自我改進的項目。預計3月她將在教育平台Coursera推出一系列名為「幸福學」(Science of Well-Being)的免費課程,提供更多人認識自我,發掘人生努力的價值。

快樂學的幾個重點不外乎強調找到物質以外內心真正的需求,可說是與理性相抗衡的知性內涵,我們以為耶魯大學生不就是菁英中菁英,充滿自信與自律力,但這些天之驕子卻有著不為人所知的一面,會有空虛、低潮、焦慮情緒,對人生產生茫然的時刻,才發現巨大競爭的背後,學生犧牲健康、人際關係與娛樂活動參與機會,只為交出一張漂亮成績單。

如你早已脫離學生身份,在職場打滾,每日汲汲營營,是否只為更多財富與相對應的物質享受呢?出了校園,沒有老師教我們該怎樣解決各種生活議題,更沒有準則可依循,看到書店一堆傳授成功學的書,獲取技能如投資理財、交友、把妹、聊天各種撇步,我們是否多一點專注與自己切身有關的事物,如懷抱對生命的熱情之類的主題,找到活出自己人生的方向。

我擷取快樂學幾個準則與大家分享,不管你是還在學,或已在社會接受歷練,當你意識到生活庸庸碌碌,沒有感受到獲得學習、工作上的成就感,人際關係淡薄如水,轉眼間成為宅宅一份子,感覺未來混沌不安,請靜下心檢視以下幾個觀心練習,重新找回自己的積極態度。

1.感恩

Laurie Santos給學生出的作業,其中有一項是每天花10分鐘寫出5件覺得感恩的事,不是單單寫下對象與事件,而是回想感動的時刻,能讓心底產生溫暖的溫度。

2.助人為快樂之本

Laurie Santos研究發現,捐助需要的人,內心會浮現溫暖的光芒。這也是在地震頻傳的台日兩國,人民透過金錢捐助,幫助災區重建,人們心底永遠記得這份溫暖,感受施比受更有福。當你感覺徬徨無助,獲得陌生人出手相助,是否心底會永遠惦記這份美好。

我曾在國外碰到需要搭便車的緊急時刻,幸運得到老外的幫忙,心中發願日後出國有機會自駕,看到有人路邊比出大拇指要搭便車,一定要稟持助人為樂停靠讓他上車,這也是為何我旅伴訝異我在紐西蘭山區路邊竟沒多想就讓背包客上車的緣故。

3.把時間和精力花在對的地方

這一項在英文寫的是「Spend time and energy in the right way」,我想正好符合時下「把事做對vs.做對的事」的討論,一天之中,我們把時間是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還是不自覺揮霍殆盡,嘴巴還不停囔囔,「好忙」、「忙到沒時間」呢?從去年開始,我克制不要賴在臉書或Google+社群網站,少花點時間滑手機看訊息,把時間用在生活感受,出去拍照,探索咖啡館,逛書店,和家人相聚,接觸人群反而讓你更有活力。

4.充足睡眠+適度運動

我承認充足睡眠是我的罩門,必須改變當夜貓的習慣,睡不好或睡太少,身體產生疲態不說,情緒更會受影響,容易惡性循環,這是週末再怎樣補眠都補不回來的。至於運動更不用說,在前面我加「適度」是有鑑於很多人平日都成了沙發馬鈴薯,假日卯起來去健身房,或長時間的跑步,反而對身體是一種負荷。我現在保持每日運動習慣,雖偶有一兩天懶散不動,但會馬上振作,運動的好處不勝枚舉,自然而然我會多喝水,促進新陳代謝。

5.冥想練習

以剛接觸冥想的我來說,會很自然把閉上眼睛在心中默想視為禱告,前一陣子透過瑜珈老師的提示,身體躺平,搭配深層呼吸,放鬆全身肌肉,但心中雜念並無法馬上放下,總還會想著等會晚餐要吃什麼,要不會想起白天還沒做完的事等。經過幾次練習後,我開始想像身處在大自然某個地方,有時是遼闊草原或幽靜山谷,享受放鬆思緒遨翔的自由。

Santos教授的作法,每日用10分鐘,以正念祝福的方式,放送給她身邊在乎的親朋好友,希望她們幸福快樂,感覺和禱告很像。大家有機會可以安排固定時間,從最基礎的靜心開始練習,有人會搭配背景音樂、引導式App幫助進入冥想,時間長短可依身體節奏來定,只要覺得差不多,就可停止,習慣建立後,慢慢會意識原力覺醒,看見超越情緒的自己變得更好更專注。

正因為我們活在一個想符合別人期待的社會,無形中把自己困在某個框架,要努力讀書,要勤奮工作,好成就各種物質享受,卻忽略自己的情緒,不斷累積負面能量,才有現在流行語厭世的說法。沒有覺察心理危機的人,持續累積不滿,成為憤世嫉俗的一份子,否決改變的可能,對進步與成長沒有自信。

這幾年從哈佛幸福學到耶魯快樂學,教授指導提升自我的方式大同小異,大家不是不懂,而是願不願意實踐在生活裡,Santos給學子最後一則忠告,提醒大家每天練習,鍛鍊身心靈的準則跟運動一樣,堅持下去成為習慣,總有一天會看見改變。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Julia Lin,用文字與影像紀錄網路、社群、設計、攝影、戲劇、音樂、旅行的部落客。本文轉載自《Julia says》部落格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88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