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運】王凱平/奪牌光環背後 受傷的運動員們

▲台灣發展體育的同時,也須加強運動傷害防護。圖為華南盃青少棒賽主投陳浩恩,4月份國中硬式聯賽曾因與內野手相撞而受傷。(圖/記者楊舒帆攝)

「你們再來一個二壘手,我就可以湊一隊跟的其他隊友打紅白對抗賽了!」這雖然是一句玩笑話,但不同的項目、類似的故事在門診中反覆發生:一天內兩所學校,6個排球選手,9個膝蓋同部位慢性發炎,最長的持續5年。幾年下來真的會讓人疑惑,台灣的運動傷害防護環境是否有持續改善?

我是一位運動醫學醫師,服務的醫院是台灣最早期投入運動醫學領域的醫療機構。由於除了將運動醫學中心作為主要特色之外,院方也非常重視社區醫學,所以我們不只關注菁英、優秀選手,同時也耕耘基層選手的照護。

這些年來,我們與官方、半官方、民間團體合作。包括支援徐生明棒球發展協會的醫療計畫、協助或執行體育署運動傷害防護員巡迴服務計畫、桃園市優秀運動員醫療服務計畫、中華奧會運動醫學下鄉計畫……等。這些經驗讓我們感受到台灣各地城鄉之間、冷熱門項目之間、基層與菁英選手之間所面對的不同狀況。

這篇文章主要想從偏向基層運動醫療的角度,提出一些建議而非批評,希望能讓整個台灣體育環境有機會持續提升。

重新檢討對各級體育教育的評核方式,各層級的體育教育應該有不同的使命。

對於官方,我建議首先應該重新檢討對各級體育教育的評核方式。一般來說,各層級的體育教育應該有不同的使命。國小、國中階段著重的應該是啟發興趣,以及培養基礎技術、體能、觀念。其中運動傷害防護的基本觀念也應該在這個階段被建立。然而我們看到的是,越熱門的項目就越是奪牌導向,醫療防護觀念很難在這樣的環境下落實。

這邊並沒有要將問題歸咎於教練的意思,我們瞭解教練來自各方面的壓力。當背後是家長與選手的期待,校方、各級政府拉紅布條、發布新聞稿都只重視成績時,沒有多少人先天就扛得住、禁得起試煉。

從小看球,我們都知道打擊戰就是比投手戰好看,每個人都會講防守很重要,但是大多數人的眼球都是被進攻吸引。加上各種影劇、動漫鼓吹「熱血」,那除非準則改了,告訴大家從現在起防守是最優先的衡量標準,不然我們如何扭轉人的天性,告訴小選手防守(醫療防護)在某些階段,真的比進攻(奪牌)重要?

建議運動傷害相關指標,納入基層體育考評。

我曾在一些與官方的座談中不只一次聽到,建議將運動傷害與防護醫療的相關指標,納入對體育重點學校、教練的考評中。我不敢說自己了解體育教育的評核機制,但「考試引導教學」這個道理大家都很懂,因此若目前的機制中沒有這樣的概念,我相當認同納入運動傷害相關指標,或提升相關指標在基層體育的權重。

評核的細節應該由各方討論協調。理想狀況下,若能達成共識,則應能讓醫療人員、教練之間的目標互相靠攏,至少不再是雙頭馬車,互相牽制、拉扯、批評、指責。在這樣的前提下,對受傷選手影響力最大的兩方,才能更有效地溝通,共同影響家長,一起達成:減少傷害、加速回場、提升表現的分段目標。

當醫療人員、教練、家長一同將運動傷害防護看做一件真正重要的事,各個體育協會、學會所舉辦的訓練與持續教育,才能夠發揮真正的效益,而不再只是徒具形式的大拜拜。

今年一月我碰到一位非常熱心的桃園市大園國中校護,在一次持續教育之後力邀我到她的學校對學生進行演講。到了之後我發現,她已經把前持續教育中的內容簡化為學生版本,放在保健室給他們參考。不僅如此,她還從不多的經費中擠出一些圖書禮券用作有獎徵答,小朋友反應非常熱烈。事後除了將這些內容(和我本人)推薦給其單位,還主動來電尋求下一學年度的活動建議。

因為她,那一場桃園市校護的持續教育變得特別有價值,也是我們希望看到的:當各方面都有共識時,體育、教育、醫療各界的各個單位能積極串聯、提供彼此的資源讓運動醫學教育能夠從小扎根!

醫界專業之間的隔閡,「運動傷害防護與醫療」在現實中變得破碎。

對於醫界本身來說,我們是醫療服務的提供者,提供更好的產品與服務是我們的責任。「整合」應該還是目前首要的方向,這是因為運動醫學本身就是一個高度整合性的專業領域,運動醫學醫師除了能夠治療運動傷害之外,也應該是「運動員或運動愛好者的家庭醫師」,而作為家庭醫師需要了解的不會只有單一領域。

比較誇大但大家可以想像的狀況是:骨科看不上復健科,認為他們不會開刀;復健科鄙視骨科,覺得他們凡事只看骨頭;每一科都忽視中醫科,雖然台灣有4成以上的民眾運動傷害後會看中醫;上述這些科別都不見得會處理婦科疾病,雖然女性運動員理論上佔了一半:還有,這些人都在幫選手看診,可是不見得知道選手是怎麼受訓的!

這件專業之間的隔閡,使得本來應該被視為一個整體的「運動傷害防護與醫療」在現實中變得破碎。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一個整合性的運動醫學專科是應該被建立的。

目前,台灣已經有台灣運動醫學醫學會(TASM)正在推動運動醫學專科醫師的培訓與認證。2017年已經有約100位各科醫師完成培訓,並產生16位通過學會認證的醫師,2018年度的考試剛結束,預計會再產生第二批運動醫學醫師,2019年預計會辦理第二屆的培訓課程。這些醫界內部的努力都是為了積極提升台灣運動醫學的品質,但無論如何都不能缺少官方的支持,大家最期待的里程碑,就是運動醫學能夠真正被衛生服利部認定為「部定專科」,那將會是兩岸四地運動醫學領域的重大創舉!

在亞運期間透過這篇文章抒發一些淺見,不外乎是希望起一點拋轉引玉的作用,仍讓大家多了解一些台灣體育,尤其是運動醫學領域的事務和觀點。期望在各方的努力下,體育改革的成果能真正落實、嘉惠選手。一些異常的醫療案例,例如:四年級打棒球,六年級手肘報銷開刀,永遠不要在我們的門診中再次出現。

延伸閱讀

【亞運】趙春山/為中華健兒亞運表現喝采

【亞運】閻大富/楊俊瀚慢了千分之一秒的省思

【亞運】丁政豪/從運動傷害防護建立體育文化─台灣站上國際體壇有你不缺席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讚!

●作者王凱平,桃園縣壢新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桃園縣壢新醫院運動醫學中心主治醫師。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

關注我們

回到最上面